近日,网络曝光的一组照片引发了国内航空爱好者的关注:由运- 9 平台改装的空基预警平台700 已喷涂上我国空中力量的徽标,标志着这款专门针对隐身目标的新型空基预警平台或已进入列装阶段,即将正式服役。 作为中国新一代中大型空基预警体系的核心成员,空基预警平台700 将与更大型的空基预警平台3000形成 "高低搭配",构建起覆盖亚太的全域战场感知网络。
在2024 年初时,这款新型空基预警平台就在网络上首次曝光。其独特的 "奶嘴" 型机头设计、大型共形天线阵列和双面旋转雷达罩,迅速引发外界猜测。从 2024 年 1 月首飞照片曝光,到 2025 年4月刷号即将服役,仅仅15个月的时间,这款被网友命名为 "新型空基预警平台700" 的高新特种机就完成从原型机到量产机的华丽转身。这种 "中国速度" 远超美国新型空基预警平台E-7 长达7的年研发周期,彰显中国航空体系的强大整合能力。
空基预警平台700因其具备专门探测隐身目标的能力,被大家赋予了"空中铺路爪"的外号。实际上,这已是我国领先了美国两代的空基预警平台,此前的空基预警平台500就以第三代数字阵列雷达技术、多维度反隐身探测能力和战场数据融合优势,领先美国一代 —— 其采用的三面阵固定有源相控阵雷达,相较美国空基预警平台 E-3的机械扫描雷达实现了跨代超越。
美国现役的空基预警平台E-3“ Sentry”(机械扫描雷达)和E-2D“先进鹰眼”(有源相控阵雷达+AESA)仍以传统雷达为主,反隐身能力有限。其下一代空基预警平台,如MQ-28“幽灵蝙蝠”无人机空基预警平台尚在研发阶段,且未实现多频段雷达与全向覆盖的结合。
中国空基预警平台700的双波段雷达和全向探测能力,相当于跳过了美国E-2D的“单频段相控阵”阶段,直接进入“多频段+多源融合”的下一代技术。美国目前非常缺乏类似空基预警平台700这一类的中型机,且其大型空基预警平台(如E-3)已显老旧,已形成“代际断层”,与我国更是有着技术代差。
从公开的影像资料展示的空基预警平台700的外部布局特征分析,其探测系统呈现体系化设计:前端机鼻处配置了大尺寸光电探测模块,主雷达系统采用新型复合体制阵列,显著增强了针对低可探测目标的识别,极有可能采用了最新的双波段相控阵雷达,专门强化了反隐身能力。
机身多部位集成增强型探测单元,包括侧视阵列和尾部补盲装置,配合顶部圆盘状分布式传感组件,构建起多层复合探测网络。这种多节点协同设计突破了传统预警机的探测盲区限制,形成了覆盖多维空间的全向感知阵列,显著提升了复杂战场环境下的态势感知效能,真正具备了上中下360°无死角探测能力。
过去的几年中,空基预警平台500与歼-20在东海方向的协同演练,已让外方切实感受到我体系化作战的压力;而随着空基预警平台700与未来南北六代战机的深度配合,二者将通过超视距数据链实现信息无缝融合,依托多维度态势感知网络构建起立体化作战体系,基于智能算法的战场决策速度将提升数个量级,战场信息单向透明的优势将进一步扩大,敌方目标从被发现到被打击的响应窗口将被压缩至极限,多维战场空间的主动权将彻底掌握在我方手中。
随着新型空基预警平台700与战略级空基预警平台3000的列装,即便是美制F-22、F-35乃至B-21等隐身装备,在我方全域感知体系面前亦将无所遁形。这种技术代差带来的单边战场透视能力,将从根本上重构西太平洋地区的战略平衡。
金牛复国
厉害了我的国哥[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