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暑期档电影中有这样一部电影,上映之前它并不被看好,甚至被众多影评界大V直接打上“逢《封神》,必烂片”的标签,结果在上映后却凭借其精彩的故事、华丽的特效和独特而考究的上古神话美学征服了观众,成为今年夏天最受瞩目的电影之一:它就是由乌尔善执导的中国首部国民神话史诗电影《封神三部曲》开篇之作《封神第一部》。
《封神第一部》宣发海报
电影预热宣传海报
《封神第一部》作为《封神三部曲》的序幕,除了通过丰富的故事线让观众看到复杂且深入的内心交战和多面的人性以了解这场战争背后的起因,还为观众创造了一个全新的“封神世界”——气势恢宏的朝歌城、庄重威严的龙德殿、榭耸凌云的露台、神圣肃穆的宗庙、古老质朴的女娲庙、返璞归真的西岐城等等,无一不是场景设计及美学风格的极致呈现,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封神第一部》,一起探寻影片中的建筑设计之美。
《封神第一部》中的建筑百态电影《封神第一部》在剧本逻辑中,创立了人、仙、妖三界的视觉美学体系,不同的建筑文化,承载着不同的政治理想和权力欲望。
电影预热宣传海报
①朝歌城
“商邑翼翼,四方之极”——《诗·商颂.殷武》
朝歌城大城门(气氛图)
朝歌城午门和龙德广场(电影画面)
朝歌城是商王朝五百年基业的沉淀,昭示着其集权和等级的威严。在《封神三部曲》的建筑体系中,朝歌城是规模最大、建筑形式最多、建筑结构最复杂的系统。
朝歌城街道民居(气氛图)
电影的美术指导老邱以这个系统确定了朝歌城设计的标准,建筑的房顶材料以草为主,以木为辅,并通过不同的草木种类、铺装方式、颜色质感差异等,体现每一座建筑的独特性。以此类推,梁作木、墙取土、基用石……用最原始的材料创造上古的视觉体验,展现封神建筑对历史感和拙朴感的美学追求,也是对华夏文明的一种致敬。
②朝歌龙德殿
“天子驾回,升龙德殿,百姓朝贺而散”——《封神演义》
龙德殿外观(气氛图)
龙德殿是朝歌城中等级最高的王权建筑,代表着权利和欲望。基座用三层青白梯形石台,木质梯形主柱,强化稳定的庄重感,面阔13间,进深7间,突出厚重的体量感,屋顶为高等级的重檐庑殿顶。
龙德殿内(拍摄现场照片)
大殿在电影中上演了庆功宴质子舞、姜子牙献宝、计杀四伯候等重场戏,需要足够大的空间来完成表演,为此设计师借鉴了山西大同华严寺的“减柱法”,去掉殿内的中柱,获得足够大的主表演区,又调整了传统重檐庑殿顶的上下层比例,下檐加长,上檐更扁平,整体挑檐下沉,并用《营造法式》求证粱架结构的合理性与传统性。
除了对龙德殿的结构进行了优化设计,设计师们还对殿内的青铜器装饰做了更贴合时代的处理,殿内的青铜器装饰呈现出规整且庄重的设计风格,与殿内的古木结构主体相得益彰,最终创造出独特的古典美学气质。
③朝歌鹿台
“台高插汉,榭耸凌云。”(湛园八景之一)
鹿台(气氛图)
鹿台的建筑美学特质是纣王的性格写照,代表着残暴骄奢和荒淫贪婪。作为殷寿的专属之地,上有摘星阁,中有聚仙阁,下有酒池肉林,上中下构成纣王的极乐世界,百姓的人间炼狱。
鹿台外观(气氛图)
鹿台的建筑设计既要延续王权建筑的美学逻辑,又要与传统的王权建筑区别开来,于是在庄重中创造一种不稳定的压迫感和坠落感,成了突出的设计重点。
《九成宫纨扇图》李思训 & 《辋川图》王维
薄伽教藏殿天宫楼阁(华严寺)图源:花瓣网
因此设计师参考了李思训的界画《九成宫纨扇图》中叠层楼阁尽显金碧山水的贵族遗风,并借鉴了玲珑精巧的薄伽教藏殿天宫楼阁中辽代木骨和斗拱相结合的营造方法,取王维《辋川图》隐居庭院的私密性,最终构建出悬卧于高墙内的塔式宫苑建筑。土墙高筑,塔高七层,楼阁座于拱桥,雕工细致,高挑欲飞。不仅强调了人物性格的夸张感,也是用当代的视角,解读了即有古典木构建筑之美又有现代美感的封神宫苑建筑。
④朝歌宗庙
“桀纣一旦非,宗庙自然毁”——《上汉谣》
宗庙外观(三维建模)
在那个占卜盛行的时代,宗庙是神权的象征。朝歌的宗庙既是占卜的圣地,也是殷商血脉的祖堂。
觉生寺钟楼 图源:影忆视觉 & 江山社稷铜亭 图源:美篇
宗庙属礼制建筑,在商朝称“重屋”,采用方圆嵌套式建筑形制。因其特殊的结构方式,在古建中也是非常难以复制的木构工艺。可借鉴的方圆建筑如觉生寺钟楼,江山社稷铜亭等,设计师在传统古建的法式逻辑中找寻结构规律,通过三维建模立体可视的方法推演计算,摸索出传统宗庙的营造法,构建出方底圆顶套式两进院的大商“重屋”。它也是封神建筑中独一无二的皇家宗教建筑。
宗庙内(现场拍摄照片)
⑤西岐城
“勤王敢道远,私向梦中归”——《发临洮将赴北庭留别》
西岐城(气氛图)
西岐城是乐土,是绿洲,也是人类的精神世界,是姬发人性升华的地方。因此西岐城的设定重点在人和自然的关系上,这座城池就像麦田中的家园,在阳光雨露下,孕育着希望。
设计师参考了古朴原始的木结构民居,搭建出小而温暖的西岐民居,周正且通透的西岐侯府,打造出“返璞归真”的感觉。
实地1:1搭建的西岐城局部,图源:《封神三部曲》幕后
木结构建筑美学与时代的碰撞《封神》电影中的建筑场景设计处处都展现出制作团队对中华历史文化的深刻思考和理解,不仅重现了上古时代建筑的美,更唤起了大众对中国古建筑的浓厚兴趣。
而木结构作为中国古建筑的主要建筑形式,历经千年,代代传承,其独特的结构和工艺,呈现出中华古建独有的韵味和魅力,因此也成为电影美术指导老邱在设计“封神建筑”时的重要参考和依据。
应县木塔,图源:视觉中国
随着《封神》电影的热映,曾经被遗忘的古木建筑瑰宝们再次走进大众的视野。这些古木建筑的每根梁柱都承载着历史的记忆,每一片屋檐下都流淌着岁月的痕迹,它们不仅是文化的象征,更是中华建筑美学的代代传承。
成都天府文创城规划展示厅 © 存在建筑
如今,在现代建筑中,木结构已然焕发新生。传统文化与现代木构工艺的灵魂碰撞让木结构建筑之美翻开了新的篇章,也为建筑设计创造了更多可能。
除此之外,现代木结构还可以通过数字化设计和先进制造技术的应用,与其他建筑结构相结合,创造出更具创新性和功能性、更高度定制化的现代木结构建筑。
中林木结构重庆双桂田园康养项目设计概念图
承载着古人建筑智慧的现代木结构建筑与低碳新时代的脉络紧密相连,已逐渐成为当今建筑界的宠儿。相信在未来,现代木结构将继续书写建筑发展的壮丽篇章,不断推动建筑行业的创新与演进,为人们创造更美好的未来世界。
中林木结构 预建碳中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