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近日,为规范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设计、实施、审定和减排量核算、核查工作,生态环境部根据《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管理办法(试行)》制定了《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方法学-造林碳汇(CCER-14-001-V01)》、《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方法学-并网光热发电(CCER-01-001-V01)》、《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方法学并网海上风力发电(CCER-01-002-V01)》、《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方法学-红树林营造(CCER-14-002-V01)》。
图源: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
为充分调动全社会积极性共同做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工作,生态环境部公开征集了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方法学建议,对于各方面提交的能源产业、林业、废物处理处置等领域的300余项方法学建议组织开展了多轮次评估,按照社会期待高、减排机理清晰、数据质量有保障、社会和生态效益兼具、可以实现有效监管等原则,筛选出首批4项方法学建议,并逐一组织进行修改完善。
本次发布的4项方法学明确了造林碳汇、并网光热发电、并网海上风力发电、红树林营造等项目开发为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的适用条件、减排量核算方法、监测方法、审定与核查要点等。
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方法学:
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方法学是指导特定领域内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设计、实施、审定和减排量核算、核查的主要依据。根据《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管理办法(试行)》规定,各类社会主体应当按照生态环境部发布的方法学,自主自愿开发温室气体减排项目,项目减排效果按照方法学等核算核证后可以在市场出售并获取相应的减排贡献收益。
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专业领域划分表,图源:搜狐网-碳中和下载库
建筑行业减排势在必行:
近年来,我国城镇化进程进入高速发展黄金时期,然而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建筑能耗问题也日益严重。有相关数据显示:由于水泥、钢铁等材料均产自不可再生资源,其生产能耗大、污染重,全球近40%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来自房地产行业,更有《中国建筑能耗研究报告(2022)》统计显示,2020年我国全国建筑与建造能耗占全国能源消费总量比重为45.5%,碳排放总量占全国碳排放的比重为50.9%,建筑领域减排降碳势在必行,推进建筑行业绿色转型升级也已经成为社会共识。
图源:中国建筑节能协会《建筑能耗与碳排放研究报告(2022)》
木结构助力建筑行业减排:
木结构是节能固碳型建筑
木材是多孔材料,导热系数较小,木材的分子结构可阻延热传递。装配式木结构墙体中置入保温性能高的材料,在空腔中有玻璃纤维保温材料的木结构墙体,其热阻值是没有保温层的传统混凝土结构的30多倍,因此木结构的保温性能突出,木结构建筑在使用时用于制冷或取暖的能耗也将有效降低。
木结构保温性能对比图
木结构建筑节能示意图
此外,木材作为天然的固碳材料,用作建筑材料时能够将其在生长过程中吸收的大量二氧化碳固定并储存下来。计算结果表明,每1m³木结构能够固碳约900kg(根据不同树种这个数据略有差异)。且生产制造过程中,木结构的温室气体排放仅为钢材的1/20,因此在城市建设中使用木结构建筑,能够有效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缓解全球变暖。
木材作为建材在建筑中固碳,图源:波茨坦气候影响研究所
2、木结构建筑是环境友好型建筑
木结构建筑采用天然材料木材作为建材,木材的采伐、生产、加工、运输过程中对水体质量几乎不造成影响且能源消耗量也较低,导致温室效应也最少;其次,现代木结构采用工厂预制生产现场装配安装的模式,生产所产生的废料较少,且废料100%可降解,这些废料还能够制作成刨花板、木质颗粒燃料、活性炭等,变废为宝。同时,装配式安装施工为干法施工作业,施工现场几乎不产生废水、扬尘及建筑垃圾,不破坏周边环境。因此,木结构建筑在建筑生命全周期的各个阶段中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皆小于传统建筑形式,是真正的环境友好型建筑。
木结构与传统建筑生产全过程对环境影响的对比
结语:
随着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方法学的发布,木结构建筑项目的减排效果将能按照方法学核算核证并获取相应的减排贡献收益,实现真正的减排效益变现,这对于木结构来说是一次重大的发展机遇。中林绿碳作为以林业为主业的央企,当前的木结构业务开展得恰逢其时,符合国家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战略目标要求。未来我们将加快推进木结构项目建设,助力建筑领域减排,引领建筑业绿色转型升级,走好木结构的“碳”索之路,全力建设美丽新中国。
重庆梁平双桂田园项目实景图 ©中林木结构
中林木结构 预建碳中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