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5日,“碳”索之路·城市行系列活动在江苏省东海县行政中心举行。东海县委书记张其兵、东海县副县长侍华林会见了与会的专家学者、民营企业代表团一行。
侍华林对欧盟中国商会副会长王稚晟,人民日报社属中国城市报“碳”索之路组委会秘书长张超南,北京欣博电子科技董事长梁敏学,无锡金云智联科技总经理、创始人郭银波,北京薇邻运营管理公司董事长刘楚,中云汇(成都)科技集团党支部书记、总经理黄山泉等一行的到来表示欢迎。
据介绍,东海县产业多元、潜力无限。其中,工业方面,正在积极培育硅产业、新循环经济产业、新材料产业、矿业产业“四个百亿级产业”;服务业方面,东海是闻名中外的“世界水晶之都”,水晶制品年产量4.5亿件、交易额460亿元,穿戴甲年销售额80亿元、占全国70%。
会上,王稚晟表示,后续会围绕东海县发展定位,进一步加强合作交流,助推东海产业升级绿色转型。
张超南表示,“碳”索之路城市行系列活动,是中国城市报主动服务城市,助力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品牌活动,旨在走一座城市、带一批产业、报道一些案例、助一方经济;助力城市招商引资、招才引智,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
郭银波表示,金云智联集团依托自研的AIoT核心技术优势,通过智能环境监测、适老化康养设备联动、数字化运维管理等创新应用,构建起“硬件+平台+服务”的一体化服务生态,助力地方政府实现保租房精细化管理和康养产业智能化升级。
刘楚提及,国家“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以“实施城市更新行动”与“发展县域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双轮驱动战略,而县域作为城乡结合的关键节点,应该通过城市更新突破传统的发展瓶颈。通过城市更新拉动绿色低碳、智慧化等上下游产业链,有望成为拉动内需的另一个经济增长点。
黄山泉举例,在成都街头,处处涌现出科技的活力,一座座“5G智慧碳中和公厕”正悄然崛起,这种“无水冲、无臭味、无污染”的新型公厕,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变着城市面貌与生活品质。从“厕所革命”到“产业裂变”,一座公厕折射出中国式现代化的有力实践。
座谈会由侍华林主持。东海县委宣传部、发改委、商务局、住建局、东海县生态环境局、水务局、科技局、数据局等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参加会议。
此行,“碳”索之路·城市行考察团一行还到东海县循环经济产业园、江苏海格新材料有限公司、东海硅产(江苏)科技有限公司等地进行实地考察调研。
■来源:中国城市报记者 胡安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