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是一部群像戏,没有明确的主角,但读过原著的人都知道,故事的主线剧情都是围绕各路好汉展开的,所以也可以说梁山好汉这个团体就是“主角”,但论名气,他们中的大多数甚至都不及武大郎和潘金莲。
武大郎和潘金莲之所以能火出圈,还得归功于武松,是因为武松格外出名,这些登场于“武十回”中的角色才因他一人得道而鸡犬升天。
不过也正因为多数人对于他们的印象只是通过“听说”,而非真正品读了原著,所以多数人对武大郎和潘金莲或许没有正确的认知。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802e924b4140f9d41c635a1b0654c84e.png)
(潘金莲、武大郎剧照)
武大郎当真是老实本分的好人?潘金莲则是十恶不赦的毒妇?
这说法未必完全正确。
一、可怜的武大郎
武大郎可怜吗?
从结果来看,他似乎是可怜的,他固然没有他弟弟武松那般英勇打虎之能,他做不到为民除害,但谁说只有像武松那样才算英雄?对于普通人而言,能够照顾好自己的小家,也可以算是英雄。
所以兢兢业业为自己小家付出的武大郎自然也算得上是个好丈夫了。
而那潘金莲,作为武大郎之妻,她不仅没有照顾好武大郎,甚至还在武大郎辛苦卖饼的时候与其他男人勾搭,甚至做出谋害亲夫之举,她当真是该死。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94347798adcbc09d79ca8bde11be387f.png)
(武大郎挨打剧照)
所以当武松回乡,查明了哥哥被害的真相之后,做出那怒杀嫂嫂之举时,读者也只觉大快人心。
但这只是这个故事表面呈现的情节,你若细品,就会发现这个故事还有不少耐人寻味的疑点。
比如武大郎和潘金莲这对夫妻,其实几乎可以说是有名无实的。
二、有名无实的夫妻
武松回乡的时候,他们兄弟二人之间有过这么一段对话。
说是:“武松拜罢,说道:‘一年有余不见哥哥,如何却在这里?’武大道:‘二哥,你去了许多时,如何不寄封书来与我?我又怨你,又想你。’”
从这里不难看出,武大郎娶潘金莲也是一年左右的时间了。
可让人纳闷的是古代男女成亲当天就会入洞房,接着生儿育女那都是顺理成章的事。
所以武大郎与潘金莲若是早已“做了夫妻”的话,那此时即便他们的孩子还没出生,那潘金莲也该怀有身孕了,可书中压根没提这事,相反,施耐庵还强调了武大郎几乎压根没碰过潘金莲。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727daf450a3d56ee5924c74bb5d22476.png)
(武大郎、潘金莲剧照)
说是:“自从武大娶得那妇人之后,清河县里有几个奸诈的浮浪子弟们,却来他家里薅恼。原来这妇人见武大身材短矮,人物猥獕,不会风流,这婆娘倒诸般好,为头的爱偷汉子。有诗为证:金莲容貌更堪题,笑蹙春山八字眉。若遇风流清子弟,等闲云雨便偷期。却说那潘金莲过门之后,武大是个懦弱依本分的人,被这一班人不时间在门前叫道:‘好一块羊肉,倒落在狗口里。’因此武大在清河县住不牢,搬来这阳谷县紫石街赁房居住,每日仍旧挑卖炊饼。”
你看,施耐庵说了“武大郎不会风流”,但“人物猥琐”,如果说这前半句还算是正面评价,说名武大郎正直的话,可这后半句就明显是贬义了,武大郎不风流,为何又“猥琐”?
更让人不解的是武大郎自己从来都没有潘金莲真正意义上的做夫妻,但却在明确知晓潘金莲与其他男子有染的前提下,却没有表现出任何的愤怒之情,只是选择搬离清河县,躲到阳谷县,选择耳不听为净。
这就不合常理了,他为何愿意受这般窝囊气?
其实他愿不愿意受气还是次要的,关键是为何他娶了潘金莲,却又好似只是把她捆绑在自己身边一般?
压根没把对方当个妻子。
这一点从后来他被西门庆踢伤之时,他对潘金莲说的那番话也能证明。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61dfeb6996857f6ce729f3375dae09aa.png)
(潘金莲、武松剧照)
说是:“武大叫老婆来分付道:‘你做的勾当,我亲手来捉着你奸,你倒挑拨奸夫踢了我心!至今求生不生,求死不死。你们却自去快活。我死自不妨,和你们争不得了。我的兄弟武二,你须得知他性格。倘若早晚归来,他肯干休!你若肯可怜我,早早服侍我好了,他归来时,我都不提。你若不肯觑我时,待他归来,却和你们说话。’”
他要的,也只是潘金莲服侍他,只要潘金莲照做,他就可以不追究此事。
这是为何?
这即是武大郎的可恨之处了。
三、武大郎的可恨之处
其实早在潘金莲登场之时,施耐庵就交代了这女子的背景。
说是:“那清河县里有一个大户人家,有个使女,小名唤做潘金莲,年方二十馀岁,颇有些颜色。因为那个大户要缠他,这女使只是去告主人婆,意下不肯依从。那个大户以此恨记于心,却倒赔些房奁,不要武大一文钱,白白地嫁与他。”
你看,有多少人注意到,曾经的潘金莲也是个贞洁烈女,她不愿屈从那清河县的张大户,因此才被那大户报复,白送给了武大郎。
甚至那大户倒贴嫁妆也要将潘金莲送给武大郎,他是何用心?已经很明显了,纯粹就是用武大郎来恶心潘金莲。
同时对于潘金莲而言,武大郎都不能算是个人,他只是张大户套在她双手上的镣铐而已,你也可以理解为潘金莲是张大户的囚犯,而武大郎则是扮演了“狱卒”的角色。
所以你觉得潘金莲会感激武大郎做的一切吗?他为所谓的“家”付出的一切,是潘金莲想要的吗?
你听说过那种大山里“捡到一个媳妇,就关着不让她走的那种人”吗?他们也觉得自己是在养老婆,你能说他是好丈夫?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95c2bff096545c936e2abf9342ba6dc1.png)
(武松、潘金莲剧照)
潘金莲之所以作践自己,做出那些背叛武大郎的事,都好似是故意气他一般,只想让武大郎休妻。
可武大郎哪里敢?他收了张大户的钱财,就要替张大户办事,所以他宁死也不休妻。
既然如此,那潘金莲自然也只能鱼死网破,赐他一死了。
在整个故事中,潘金莲是从烈女变成了毒妇,确实该死,而武大郎呢?从头到尾就不是什么好人,结合他的所作所为来看,他确实是死有余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