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在抗战胜利后,打算派陈毅去东北,为何他最终去了山东?

史说新域 2024-07-11 08:20:59

1945年8月,随着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意味着抗日战争胜利结束。毛主席已经对未来的局势变化作出了准确的预判,决定把当时还在延安的部分将领派到前线去。

早在两年前,担任新四军代军长的陈毅已经按党中央指示回到了延安,为了应对抗战结束后的新局面,党中央经过研究后,决定把陈毅派到举足轻重的东北地区,去主持那里的军事工作。

要知道,东北是我国的重工业基地,从各方面来看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必须尽快从日伪军手中将东北接收过来。在当时的条件下,必须首先采取军事上的手段,才能达成这一目标。

对于主持东北军事工作的人选,党中央经过慎重考虑,基本确定了两个人选,其中一个是文武双全的陈毅,另一个就是在军事方面有着过人才能的林彪。可以说,这两个人选都是非常杰出的人才,任选其一都堪当大任。

但毛主席经过反复研究后,还是认为把陈毅放到华中地区去,既能满足形势的需要,又能更充分地发挥陈毅的特点。

在与毛主席谈话时,陈毅其实是有一些顾虑的,因为他对于与饶漱石的合作并不抱乐观的态度,因此他对毛主席直言不讳:“如果我回华中去的话,恐怕没什么事可做,起不了什么作用。”

毛主席并没有拿出什么长篇大论,只是简单明了地回答了一句话:“陈毅同志啊,只要你坐在那里,就能起很大的作用。”

从1928年陈毅与朱德率领部队到达井冈山起,他跟毛主席已经认识了17年,彼此之间非常了解,不需要做太多的说服工作,因此陈毅略一思索,就爽快地给出答复:“主席请放心吧,我愿意回到华中去工作。”

8月25日,中国共产党的20多名将领按照中央的安排,乘坐一架美军飞机,到达山西黎城县的长凝机场,随后再各自奔赴指定的战略区。陈毅就是其中之一。

但就在陈毅前往华中的途中,却收到党中央发来的一封电报,传达了一个新的命令:“你不要到华中去了,取捷径直到山东,接替罗荣桓的工作。“而当时的山东军区司令员兼政委罗荣桓,已按照党中央指示,即将前往东北,成为林彪的搭档。

陈毅按照党中央这一安排,立即奔赴山东,终于在10月4日晚到达临沂,与早已等候在那里的罗荣桓完成了工作交接。

此后,陈毅作为山东解放军的最高领导人,将华中野战军、山东野战军整合为华东野战军,将其打造成为解放战争中我军的三大主力之一。

参考资料:《陈毅传》(当代中国出版社)、《中国人民解放军全国解放战争史》(军事科学出版社)等

0 阅读:91

史说新域

简介:分享尘封史事中那些有温度、有趣味的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