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脉散一方出自于《医学启源》卷下:“补肺中元气不足”,由古方“生脉散”衍生而来,其中人参味甘微苦,大扶元气为君;麦冬养阴润肺,养胃生津,清心除烦为臣;五味子归心肾经,养阴收敛,安神复脉为佐使;全方具有益气生津、敛阴止汗的功效。主要治疗温热、暑热、耗气伤阴证以及久咳伤肺、气阴两虚证。临床上根据祖国医学的整体观念、辨证施治特点、生脉饮方理药理、生脉饮现代药理研究多方面拓展生脉饮的应用,凡具有生脉饮主症、中医辨证为气阴两虚的疾病均可投以生脉饮,尤以头晕、心悸、气短、口渴、汗多、食欲不佳、倦怠乏力等症状的气阴两虚的多种疾病的患者。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3f8b0ca6daa885cdf71b1dd03c8da884.jpg)
现代药理研究发现,生脉饮中红参、黄芪含有皂苷、糖类、多种氨基酸、叶酸、微量元素铁、钙、镁及主要降压成分γ一氨基丁酸,其中人参皂苷、黄芪皂苷具有强心样作用及抗疲劳、增强机体耐缺氧能力作用。另据报道,黄芪尚具有稳定缺血心肌细胞膜、保护线粒体与溶酶体作用,从而能防止心肌细胞膜的损伤。生脉饮可产生非洋地黄类正性肌力效应,能增强心肌收缩力,同时还可扩张冠状动脉、减少氧自由基、减少心肌耗氧量,提升心肌细胞耐受缺血、缺氧的能力。为什么中医说:常吃生脉饮,心律齐了,出汗少了,血糖稳了?今天孙药师为大家一一解释:
1、心律齐了:
从中医的角度来看,是因为生脉饮具有益气复脉的作用。生脉饮能够增强心脏搏动的力量,让脉道强壮起来,从而改善心律不齐的问题。中医理论认为,心主血脉,当人体气虚时,心脏搏动无力,脉道不充,就容易出现心律不齐等症状。而生脉饮中的人参、麦冬、五味子等成分,能够健脾益气、滋阴生津,调理心脾功能,从而改善气虚引起的心律不齐。因此,常吃生脉饮可以使心律变得整齐,这也是其益气复脉作用的体现。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e82fc9ee32a4f5bc309f7d4554400e82.jpg)
2、出汗少了:
生脉饮具有益气养阴、收敛汗液的作用。生脉饮是一个气阴双补的方子,主要由人参、麦冬、五味子组成。其中,人参补气,麦冬滋阴,五味子则具有酸温之性,能增强气的收敛能力。对于气虚或阴虚导致的出汗过多,生脉饮能够益气复脉,为身体注入源源不断的能量,同时滋阴补液,改善阴虚内热的状况。因此,长期服用生脉饮后,气虚得以改善,气的收敛能力增强,汗液也就自然减少了。此外,生脉饮还对心脏有一定的保护作用,能够改善心慌、心悸等症状。对于因气虚不能固摄津液而导致的出汗过多,生脉饮也有显著的调理效果。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b746d4ad9a2f0ef8936086b9de6bee13.jpg)
3、血糖稳了:
从中医角度解释,主要是因为生脉饮具有益气、养阴、生津的作用,能够改善气阴两虚的症候,从而对糖尿病患者的血糖起到辅助调节作用。生脉饮由人参、麦冬、五味子等中药组成,这些药材能够补气固表、止汗,收敛耗散,对于糖尿病患者因气阴两虚导致的津液损伤、乏力、眩晕、倦怠、多汗、口干舌燥等症状有改善作用。同时,生脉饮还能促进新陈代谢,帮助维持体内平衡,对糖尿病等代谢紊乱情况有辅助作用。因此,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合理使用生脉饮可以作为糖尿病患者辅助治疗的一种手段,有助于血糖的稳定。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9fcfb6c172bb8a07aef82e4281985517.jpg)
在安全性方面,应用生脉饮时,极少数患者可能出现皮疹、瘙痒、头晕、胃肠道反应等不良反应,一般轻微而短暂,停药可恢复,长期服用安全性和耐受性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