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中国电动汽车在全球汽车行业涉嫌弯道超车,传统的日欧车企日子是越来越不好过了。
本来日子就不好过,都想在电车时代彻底来临前多卖点车,万万没想到有人不讲武德。
美国对进口车加征关税了!
25%的额外关税,一下子让所有的汽车制造商都“叫苦连天”,日本更是快哭晕过去了。

尽管14号,特朗普声称为了“帮助”车企搬到美国而考虑“考虑部分关税豁免”,但这些车企的日子依旧不好过。
因为他们又被中方反击特朗普关税的稀土出口管制令,误伤了!
车厂恐停产我们都知道,稀土在制造业中的应用十分广泛,像是新能源汽车、高端制造、国防军工、环保能源、电子信息等领域,稀土都是必不可少角色。

以前我们知道美国F-35战斗机离不开中国稀土,但其实汽车制造业也高度依赖中国稀土。
拿传统燃油车来说,铈和镧是尾气净化系统的催化涂层核心材料;部分轻稀土元素可作用于发动机、提高耐高温或抗腐蚀性能;而传感器与其他电子设备的性能也相当依赖稀土材料。
而相比于燃油车,新能源车对稀土材料的依赖度更高!

电车的电池、电机、传感器都需要用到稀土,尤其是目前主流的永磁电动机需要大量人造永磁体,制造这种永磁体需要大量稀土材料。
有人统计过,一辆新能源汽车平均需要1.5-5公斤稀土材料,其中,相当一部分材料是重稀土。
而目前,中国仍是全球唯一具备重稀土分离技术的国家。
所以,在中方管制稀土出口后,不仅卡了美利坚的脖子,还让一众车企面临停产风险!

英国金融时报4月21日称,日欧汽车行业已经有了供应短缺和停产的担忧。
一些贸易商警告,某些关键材料库存将在数月内耗尽;某贸易公司金属交易员说,多数车企及其供应商的磁铁库存仅够维持2到3个月。
一旦某些稀土材料无法完成补货,这些车企是真的面临停产风险的。

日欧企业这些年来不是没想过摆脱对中国稀土的依赖,但事实上,他们就是做不到。
毫无还手之力稀土,只听名字就知道产量不多,其中,中国以4400万吨的探明储量位居世界首位。
尤其是中重稀土储量,中国占了全球88%,这类稀土恰恰是军工、航空航天等尖端领域中不可替代的材料。

也就是说,中国不仅稀土储量最高,最罕见的重稀土更是基本要靠中国供应。
除了储量优势外,中国的稀土还有一系列全球领先的加工技术,并形成了稀土制造的全产业链。
曾几何时,尽管中国拥有丰富的稀土矿,却只能靠出口原材料赚取微薄的利润。
六十年代,虽然国家还一穷二白但还是成立了稀土研究团队,进行技术攻关,只为了不将国家的矿产廉价卖出。

1972年,徐光宪团队自主研发出串级萃取工艺,彻底打破了技术封锁,实现技术赶超。
随着该技术的大规模应用,中国坐稳了全球稀土加工的主导地位!
之后,随着产业链的完善,以及离心萃取机等技术研发,中国稀土终于建立起技术壁垒和全产业链优势。
至此,中国在稀土行业的地位不可撼动,稀土也成为了中国应对经济霸权的一张王牌。

欧美日韩国家其实都想过摆脱对中国的稀土依赖,但美国尽管也拥有全球第二大稀土矿,却早已形成了“采矿-出口”的以来模式,加工技术出现断代,比如至今仍沿用20世纪的传统分离技术,效率十分低下。
另一方面,美国的开采成本也比中国要高得多,且多为中轻稀土,重稀土完全非常依赖中国进口。
如今随着特朗普关税政策放出来中国稀土这张王牌,带来的影响还在扩散,日欧车企停产只是其中一方面,更多的影响还在后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