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最高700万元,开发新一代人工智能项目

元力社 2024-09-19 17:13:16

9月14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发布《上海市2024年度“科技创新行动计划”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技术攻关(第一批)项目指南》。申报时间为9月25日-10月17日。

根据《项目指南》可知,征集范围涵盖:新一代人工智能关键技术研究与模型系统开发、机器人智能体与新一代人工智能融合技术研究、前瞻技术与方法研究等,资助额度在100万到700万元不等。

1. 新一代人工智能关键技术研究与模型系统开发(每项资助额度不超过700万元)

研发端到端的高效多模态模型架构,开发具身主动感知与认知推理专用基础模型

研发数字-物理空间融合的机器人虚拟仿真环境,研发“力-位”混合的决策执行模型

研发兼容多种具身本体的通用运动算法框架,建立统一运动控制算法库

2. 机器人智能体与新一代人工智能融合技术研究(每项资助额度不超过500万元)

机器人智能体上肢设计与具身智能融合技术研发

场景驱动的具身智能机器人平台技术研究与验证

3. 前瞻技术与方法研究(每项资助额度不超过100万元)

研究机器人智能体新原理、新路径、新方法、新技术

近年来,上海市政府对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给予了高度重视,并通过一系列精心设计的政策措施,为该领域营造了一个极为有利的发展氛围。

这些政策不仅奠定了人工智能作为城市重点发展领域的坚实地位,还通过细致入微的规划,如《上海市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十四五”规划》和《上海市推动人工智能大模型创新发展若干措施(2023-2025年)》等,为产业的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

为了激发企业的创新活力与研发动力,上海不仅设立了专门的人工智能产业投资基金,该基金已累计募资超过31亿元,并成功将大部分资金精准投放到关键技术领域,有效促进了产业链上下游的协同发展。

此外,该基金还通过投资红杉、奇绩创坛等12只子基金,进一步放大了资金效应,撬动了高达572亿元的投资规模,为人工智能产业的蓬勃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在政策的强力推动下,上海的人工智能产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据最新数据显示,规模以上的人工智能企业数量从2018年的183家迅速增长至2023年的348家,产业规模更是从1340亿元激增至超过3800亿元,稳居全国领先地位。尤为值得一提的是,首轮人工智能“上海方案”的各项任务已全面落地,形成了从基础理论研究到高端应用创新、从软件模型开发到智能终端制造的完整产业链布局。

在技术创新与应用方面,上海同样取得了显著成果。截至目前,已有41款大模型成功通过备案,如君弘灵犀、AI学伴、Gil-GPT等,这些大模型在金融、制造业、教育、智能机器人等多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不仅提升了行业效率,还为用户带来了更加便捷、智能的服务体验。

为了支撑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上海市政府还高度重视人才队伍建设。通过构建人才高地、搭建交流平台、举办高端论坛等多种方式,成功吸引了大量国内外优秀人才来沪发展。目前,上海的AI人才规模已接近25万,占全国总数的三分之一。同时,上海还积极与高校、科研机构开展深度合作,共同培养具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工智能专业人才,为产业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的人才基础。

此外,上海还集聚了一批国家级新型科研机构和创新平台,如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脑科学与类脑研究中心等,为人工智能技术的研发与应用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0 阅读:9

元力社

简介:一堂每时每刻都在“进化”的理财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