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高考”-A水准考试(二讲)

坡科课程 2025-03-03 04:06:34

A水准引言

书接上文,上一讲中偏重于介绍了A水准含义、优势、科目、构成等话题,那么本篇注意偏重于选课、计分方法等技术方面的讨论。

A水准选课组合

每个学生都会被分配到10-12个学习点(Study Unit),用这些点数可以选择自己心 仪 的学科。其中学科被分为:

“知识技能类”(Knowledge Skills)“语言类”(Languages)“人文/艺术类”(Humanities & Arts)“数学/科学类”(Mathematics & Sciences)。

同时,A level的科目还按照难度进行了划分,有H1和H2的选择(正常都选H2,但是如果成绩没法达标就只能drop到H1),对于学有余力的同学,有H3的课程供选修,其难度和大学的课程难度相当,只在高二(JC2 or SH2)开设。H1科目占1个学习点,H2占2个,H3占1个。特别说明,语言类的学科属于H1学科,且只有O Level的母语没有达到D7标准的才需要修,不然是可以用高级母语课程的成绩直接代替的(也就是说默认修完了)。

1. 一些必修

Knowledge Skills包括了General Paper (阅读理解和写作)、Project Work(PW,课题研究),都是H1的科目,都是必修的课程。其中PW是高一的课题,这一年结束了到高二就不需要继续学,也没有机会继续了。

2. 交错学科

新加坡教育局还有一个规定,除了数学这一门理科是要必修的,每个学生的最终选课必须要有Contrasting Subject(我自己翻译为“交错学科”,意思是错开来学)。意思是你文科理科至少都要选到。例如,你不可以全部选择数学、科学类的,必须要放弃一门科学换成人文、艺术学科。

一般的情况下,除去必修课的GP和PW,和以及过关的语言课,还有数学(默认H2),已经用掉了5个学习点了。那么既然最多是12个点,省下的7个点只够大家选择3门H2的科目(还得考虑交错学科的要求),外加一个H3的科目。

常见科目组合推荐

1、数学+进阶数学+物理:适合对理工科感兴趣,且数学和物理基础较好的学生,可用于申请工程、物理、计算机等专业。

2、数学+经济学+商务:适合想学习经济、金融、商科类专业的学生,数学为经济和商务学习提供基础,经济和商务相互补充。

3、生物学+化学+数学:对于想申请医学、生物科学等专业的学生是不错的选择,数学可提升逻辑思维能力辅助生物化学学习。

4、历史+地理+政治:适合对人文社科感兴趣,想学习历史、国际关系、社会学等专业的学生,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分析能力。

5、艺术+设计与技术+摄影:适合有艺术天赋和兴趣,想申请艺术设计类专业的学生,展现创造力和艺术素养。

A水准评分标准

对于参加新加坡A水准考试的学生来说,了解A水准考试评分标准,知道如何换算各科成绩,就可以根据计算得出的排名分数和其他先决条件申请大学。下面是具体的新加坡A水准评分标准。要了解如何换算成绩,首先要知道什么是Rank Points。简单地说,就是将考试成绩换算成Rank Points。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一点,下面是A水准考试各科目的评分标准:

对于H1 级别,所有学生都必须参加必修科目:综合试卷和项目作业。如果学生在中学阶段选修过高级母语课程,则可以在A水准中免修母语课程。但是,如果学生没有选修过该科目,则必须在Junior College选修母语科目。

对于H1和H2科目,考生可能会被评为S级(Sub pass)或Ungraded,这两个等级都表示学生未能通过该科目。同样,未能通过H3级别科目的学生的成绩也会显示为Ungraded。学生还必须注意,母语B不被视为A水准课程。

A水准成绩的计算方法是将学生在不同科目中获得的总分相加。H1和H2的分数被划分为A至U级。现在,H1和H2中的每个成绩都有A水准Rank Points,从0到90分不等。例如:H1的"A "级为10 分,H2为20分。H1的"B "级为8.75分,而H2为17.5分。查看下图,你可以很容易地判断出A为最高分,而U为最低分。

政府A水准成绩计算举例

• 情况1:

全部 4 个 H2 科目,不含 H1 和母语语言。

考试科目:4 个 H2 科目、1 个 H1 综合试卷和 H1 项目作业。假设成绩为AAAA/AA。

计算科目:3 个 H2 科目 + 1 个 H1 科目(最低的 H2 分数将转换为 H1 分数) + 1 个 H1 GP + 1 个 H1 PW

= 20 + 20 + 20 + 10 + 10 + 10

= 90

因此在总分 90 分中,上述情况的Rank Points是 90 分。

• 情况2:

全部 4 个 H2 科目,不含 H1 和母语语言。

考试科目:4 个 H2 科目、1 个 H1 综合试卷和 H1 项目作业。假设成绩为ABBC/AA。

计算科目:3 个 H2 科目 + 1 个 H1 科目(最低的 H2 分数转换为 H1 分数) + 1 个 H1 GP + 1 个 H1 PW

= 20 + 17.5 + 17.5 + 7.5 + 10 + 10

= 82.5

因此在总分 90 分中,上述情况的Rank Points是 82.5 分。

国际A水准成绩计算

A-Level成绩的基石是UMS(Uniform Mark Scale)制,UMS是一种将不同科目、不同试卷、不同难度的考试成绩转化为统一的分数标准的方法。在A-Level考试中,每个学生都会得到一个原始分数Rawscore,这个分数反映了他们在卷面上的表现。但是,由于不同考试局的各个科目和各个部分(Paper或Unit)有不同的分值和难度,所以不能直接用原始分数来比较和评定学生的水平。因此,A-Level考试会根据每个部分在最终成绩中的占比,把原始分数换算成UMS(UniformMarkScale)标准分(换算结果可能超过100),这样就可以用一个更公平和更清晰的分数来表示学生的成绩水平。

初始分(Raw Score):学生完成考试后获得的基本分数,UMS标准分:基于Raw Score,结合各科目、各试卷在最终成绩中的权重,通过特定算法得出的标准化分数。这一分数可能超过100.用于更精确地反映学生的能力水平。

A-Level成绩等级由高到低依次为A、A、B、C、D、E(及格)、U(不及格)。值得注意的是,A的获得需完成所有单科考试,且存在特殊计算方法。等级对应UMS分数:

A*:至少90%的UMS

A:至少80%的UMS

B:至少70%的UMS

C:至少60%的UMS

D:至少50%的UMS

E:至少40%的UMS

U:40%以下的UMS

成绩换算机制详解。每次考试后,考试机构会根据考试难度制定Raw Marks与UMS的对照表,学生可通过此表将Raw Score转换为UMS分数。接着,根据UMS分数确定具体等级。当完成某一科目的所有单元考试后,将所有单元的UMS分数相加,再对照等级标准,即可得出最终成绩。

A水准结语

小文老师已经用两篇的篇幅给大家讲解了新加坡A水准的各个方面的知识和要求,那么此时的你肯定也有了全面的了解,那么剩下的就是考生自己努力备考的阶段了,在这个阶段呢,更注重效率和针对性复习,在这个领域恰恰小文老师可以帮得到你,让你事半功倍,信心满满,取得好成绩。

声明:

本宣传资料中部分图片来自网络,所有转载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知识产权归该权利人所有,但因为技术能力有限无法查得知识产权来源而无法直接与版权人联系授权事宜,若转载图片可能存在引用不当或版权争议因素,请相关权利方及时通知我们,以便我方迅速采取适当行为,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0 阅读:2
坡科课程

坡科课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