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世纪80年代之前,朝鲜的经济实力一度超越了韩国,就连农业生产也基本上全部实现了机械化,
那时候的朝鲜,可谓是风光无限,人均GDP能在亚洲范围内排前五。以至于很多人都说,朝鲜只差半步就能迈入发达国家行列了。
从1993年起,朝鲜竟然陷入了长达十年的粮食危机。而在朝鲜内部,这次粮食危机有一个好听的名字——“苦难行军”!
那么问题来了,为何短短十多年后,朝鲜的经济发展水平反而停滞不前甚至出现下降的趋势呢?
本篇文章,我就和大家简单聊一下朝鲜国内经济和农业的发展史。
背靠大树好乘凉1953年,板门店停战协议签署后,朝鲜国内一片荒芜,百废待兴。
金日成见此情形,从巩固政权和改善民生方面考虑,也明白只有发展经济才是硬道理。
这时候,苏联身为社会主义国家的领头羊,更是朝鲜建国的最大依仗,自然要做出一番姿态。
在斯大林和赫鲁晓夫时期,苏联给予了朝鲜大量的工业援助。
此外,还有一点值得说的就是,中国在那时候也给了朝鲜很多的帮助。
当时,驻扎在朝鲜的志愿军战士们帮助朝鲜进行农业生产,为朝鲜人民修路。不仅如此,还慷慨赠送了一些工业装备给朝鲜,为朝鲜的工业基础的建立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但实事求是地说,由于综合国力的限制,中国的援助力度还是比不上苏联。
在当时,苏联确实才是朝鲜工业发展的最大援助国。
上世纪50年代末期,中苏交恶后,苏联开始挤压中国,并让朝鲜选边站队。
朝鲜一开始并不想站队,毕竟能同时在两边都获得援助是最理想的状态。
为此,金日成还特意进行了说和,但此番努力以失败而告终。
不久之后,苏联加大了对朝鲜的援助,并还邀请它加入经济互助委员会。
该组织由苏联创立,成员国除了苏联外,还有其他11个位于东欧的社会主义国家。
组织内的成员国有的工业发达,有的是农业发达,通过优势互补的方式,让各成员国的经济发展更加地均衡。
苏联对朝鲜的说法很直截了当,你站在我这边,我给你提供低价的石油、拖拉机、化肥等物资。
朝鲜只需要做一件事,把地里出产的苹果和小麦等物资再卖给苏联和东欧等国。
相当于是苏联帮助朝鲜发展农业生产的同时,还主动带着东欧各国收购朝鲜的农产品。
这样的话,朝鲜在这场贸易中可就赚大了,属于旱涝保收类型。
苏联虽然在这场贸易中是亏本的,但毕竟收获了一个铁杆小弟。再加上苏联的体量很大,损失一点皮毛也是无伤大雅的!
快速走上工业化道路在苏联强大国力的支撑下,朝鲜的工业化进程非常之快。
到了20世纪60年代末期时,朝鲜的人均GDP已经超过了韩国。
根据史料记载,到了70年代中期时,朝鲜的农业基本上已经实现了机械化生产。
这一时期,朝鲜的城市化水平也很高。由于机械化水平高,农业需要的劳动力很少,大量的农村人口进入了城市中工作,促进了城市化的进程。
可以这么说,70年代就是朝鲜的巅峰时期,外贸收入稳定、人均GDP高、农业机械化水平也高。
后来,随着韩国总统朴正熙进行的经济改革,韩国也踏上了经济快速发展的道路。到了1980年左右,朝韩的人均GDP已逐渐持平。
1983年,韩国遇到了百年一遇的洪涝灾害,上万亩良田被冲毁,面临着严重的粮食危机。
在此情形下,一心想着统一朝鲜半岛的金日成果断捐赠了10万吨大米给韩国,想以此来赢得韩国受灾民众的好感。
其实,进入到八十年代后,朝鲜的日子也不算好过。因为这时候的苏联陷入了阿富汗战争的泥潭之中,对朝鲜的援助已经小了很多。
但以苏联为首的经济互助组织毕竟还依然存在,朝鲜保证自身的吃喝是不成问题的,这也是它敢援助韩国10万吨大米的底气所在。
一荣俱荣,一损俱损1991年,苏联解体后,由它所建立的经济互助组织也随之瓦解。
从这以后,朝鲜再也没有了近乎免费的石油供其使用,便宜的化肥也没有了。
它所出产的苹果也损失了大批的优质客户,只能便宜卖给其他国家。
这样的后果就是,朝鲜的农业机械纷纷趴窝,不得不从城市调人帮助种田。
汽车也因为缺少石油而不得不减少行驶,很多车辆都因此而趴窝。
祸不单行的是,90年代初期,朝鲜也遇到了严重的旱涝灾害,由此引发了长达10年的粮食危机。
在此期间,美国、韩国、日本等国家都给朝鲜捐赠了大量的粮食和衣服,帮助朝鲜度过了最困难的阶段。
现如今,朝鲜已经基本上从那场粮食危机中缓解了出来。但碰到极端天气频繁的年月,依旧会有小范围的粮食危机。
但总体上而言,比起90年代来,朝鲜人民的生活已经有了很大的提升!
从朝鲜的故事中,我们也可以发现,它的经济之所以能在70年代快速发展,甚至半只脚都迈进了发达国家,主要还是靠得苏联的大力援助。
而一旦苏联突然瓦解,应对不及的朝鲜便很快就陷入了粮食危机,农业生产也从机械化重新变成了人工化。
由此可见,只有自力更生、独立自主地发展经济和科技才是硬道理!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我们曾经无比羡慕朝鲜的生活,记得有一部朝鲜电影,好像叫(苹果红了),老一辈看了只能咽口水。
要是美国崩溃解体,韩国会比朝鲜更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