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建立系统化考试选拔人才的国家之一,科举制(605-1905年)延续1300余年,形成“学而优则仕”的文化传统,至今仍影响社会对教育的重视。人们日益都喜欢注重子女的学习教育方面,都希望孩子一飞冲天,成为家庭的栋梁或者社会以及国家的人才。
但是这压力的背后会不会存在某些潜在的问题呢?
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周末看到个很有意思的场景,清晨七点的小区门口,一个母亲应该是送一个小女孩去周末补课,那个女孩看起来也就八九岁的样子吧,她的母亲把她的书包扔在她的面前,那个书包鼓鼓的,那个小女孩过去把自己的书包捡起来,我看着她很吃力的样子,一个胳膊先把书包的肩带拉起来费力的扛在自己的肩膀上,走起路来都在缓慢挪动,而她的母亲却是不为所动的走在前方,所有的父亲母亲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可是这样真的好吗?
这种现象绝非孤例。中国青少年脊柱健康中心2023年发布的《学童脊柱发育白皮书》显示:北上广深四年级学生日均背负重量4.8-6.3公斤,因书包过重导致的姿势性脊柱侧弯检出率较五年前上升42%,周末补习日书包平均重量比上学日多1.2公斤。
"我们正在制造一批'低头族幼龄版'。"北京协和医院骨科主任医师李敏指出,超重书包迫使孩子身体前倾15-20度,这种代偿性姿势持续两年以上,将导致胸椎后凸等不可逆损伤。更隐蔽的是心理创伤——上海儿童心理研究所的跟踪调查发现,长期背负超重书包的儿童中,68%会产生"行走羞耻感",在公共场所刻意蜷缩身体。
小编肯定都希望每一个家庭过上小康生活,每一个孩子都是家庭的顶梁柱,社会的精英人才,但是我认为也要运用合理的方式和生活习惯去为孩子减少一些不必要的压力和生活习惯,让孩子能够身体和心理都能够健康成长,我们的初心都是为了孩子的教育,但是不能顾此失彼的只注重培养孩子的学习成绩而忽略孩子的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