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山水画中的“米派山水”:传承与创新

传承板桥杜振迎 2024-12-07 17:32:49

在中国传统山水画的广袤领域,“米派山水”无疑是文人山水画派系中的重要一支。自宋代米芾、米友仁父子开创此流派以来,数百年来传承不断,直至现代山水画领域,其技法表现力依然强劲。

在明清时期,正宗文人画家将米派山水画推崇为“逸品”,此乃文人画的极高品位。历代米派画家中,米友仁、高克恭、陈复明堪称宋、元、明三朝的代表画家。

高克恭的绘画多采用高远全景构图,中央主峰高耸兀立,山脚处林木、窠石、溪流、屋宇相互穿插,构成简中有繁的景致,既符合法度又富有动感。山形坡石以墨线勾勒出清晰的轮廓和结构,再以披麻皴展现纹理层次;树干的描绘则用线条勾皴,这些都体现了董巨的造型规则,只是有所简化和样式化。

而在点的运用方面,主要继承了米氏的“落茄皴”,但也加以分离、简化和缩小,并进一步强调干湿、浓淡和大小错落的变化,横点成为既具一定法度的造型手段,又不失独立的笔墨趣味,这种源自二米又有所变化的点子,被称作“豆瓣皴”。

高克恭的云山将原本无规律可循、偶然性较强的墨法,转变为相对稳定且具有一定程式的表现形式,既简洁闲逸,又笔精墨妙,避免了因一味求简而走向轻率随意,这是对“米氏山水”的重大发展。

他的传世作品众多,如《云横秀岭图》《春山晴霭图》《春云晓霭图》《墨竹坡石图》等。其中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的《云横秀岭图》轴和故宫博物院的《春云晓霭图》轴,堪称姐妹之作。无论是景致、构图、笔墨还是意趣等方面,在体现米派山水风格的基础上,又彰显出其独特的创新之处。

0 阅读:0
传承板桥杜振迎

传承板桥杜振迎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