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再启301条款,中芯国际产品甩卖降价40%,日韩企业却受伤严重

以山爱科学 2025-01-08 22:14:54
导读:

什么是301条款?

这是美国的《1988年综合贸易与竞争法》中的1301到1310节的内容。

简单的可以理解为,只要美国认为交易“不公平”,它就可以进行报复,包括提高关税、限制出口进口、停止双方的协定等等。

这是一个单方面对对方进行制裁的规定,从中可以看出美国的霸道。

这些年中国的半导体领域,尤其是芯片被美国进行的管制,是层层加码。

2024年最后一个月初,直接将中国的一百四十家企业拉入了实体清单。

实体清单听起来感觉不出什么,其实就是美国列出来的一份黑名单,进入这份清单的企业,就被美国剥夺了和它交易的机会。

当然明面上是剥夺和美国的交易机会,但往往欧盟、日本等一些国家会和美国的步调一致,那么列入该名单的企业,在国际上的信誉也会受到一定的影响。

如今美国又一次启动它的301条款,直接告诉美国的芯片企业,禁止将美国宝贵的7纳米以下的芯片,销售给中国。

这些消息听起来,中国似乎在芯片领域中再次面临危机。

其实任何事情都具备双面性,那么从美国这些动作中,不难看出美国的焦躁和不安。

简单的说,如果一条管制起效果,那么还需要再发起一条吗?

显然不需要。

但看看美国的举动,一个月内对芯片领域下达了两条禁令。

密集又频繁,只能说明美国心里的焦躁,首条管制没有起到预期的效果。

事实上也确实如此。

今年中国芯片出口额突破万亿大关,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提示。

其一,表明中国在芯片的制造上,已经有了成熟的生产链。

其二,出口的芯片足够的优秀。

毕竟产品不合格的话,购买这些芯片的国家也不会大规模的购入。

其三,美国的制裁和管制,并没有起到预期的效果,反而逼迫中国的芯片工艺更趋于完善。

其四,中国芯片追上来了。

当然,有人会说,中国出口的芯片只是二十八纳米以上制程的。

这话说的没错,二十八纳米制裁算不上什么高精尖的芯片,但别忘记了,这类芯片却在芯片市场上,占据了超过75%的份额。

所以在芯片市场上,二十八纳米以上制程才是芯片市场的主体。

要知道中国的芯片几乎是从零起步的,一路被美国卡着脖子走过来,走到今天,居然让中国占据了如此大的优势。

美国不着急都不可能。

这也是为什么,美国着急的将七纳米以下制程的芯片当做宝贝一样,赶紧收起来,不允许英特尔、高通等等这些美国企业销售给中国了。

说的好听一点,是美国依然掌握着芯片高精尖的产品,说的难听一点中低端芯片美国的优势已荡然无存了。

这就如同打仗一样,本来芯片领域这块市场,美国掌握着全局,结果打到现在,外围,中间全丢了,就剩下核心,遇到了兵临城下的局面。

一旦核心被突破,美国在芯片领域的话语权还有没有呢?

这个回答就不用多说什么了。

关键,在拿到中低端芯片之后,还有很多事情可以做的。

比如降个价?

于是就看到了中芯国际,在2024年十二月对外宣布,原本两千五百美元的二十八纳米制程的芯片,直接降到一千五百美元。

这就相当于原来一万块钱的东西,现在六千就可以拿到手了。

那么今天就围绕着这件事来说一说。

二十八纳米制程降价的影响

任何产品的降价,对于消费者来说是一次狂欢,原本买不起的,也会琢磨着买点回去。

而能买得起的,就会想着多买点回去。

但降价对于厂家来说,就不算是什么利好的消息。

这就意味着,产品的利润消失了一大块。

比如往年市场上能卖一百个产品,就能赚的盆满钵满过个肥年,但价格一下降,同样卖一百个产品,盆满钵满没有了不说,说不准还亏钱。

毕竟40%的降价,几乎是拦腰砍价。

如果企业还在,只能说明,过去的产品价格虚高的厉害。

那么中芯国际难道就不担心利润的下滑吗?

不担心,为什么要担心呢?

这里面有三个方面的原因。

其一,市场变大了。

比如过去市场饱和是一百个产品,如今降价了,市场必然扩充,过去一些有需求但没有钱的,就成为了客户,于是市场饱和度变成了一百二十个。

市场需求多了,可以采用薄利多销的策略,去抢占这部分多出来的市场。

这叫制作新的蛋糕,将其做大。

其二,原来的市场有企业退出。

过去的市场本身就没有中芯国际太多的事,都是被国际上其他企业把持着。

现在通过降价的方式,可以丈量一下这些国际企业的成本。

如果它们撑不住,进入亏损的局面,这些企业就会从市场上消失,就会空出一大片市场。

对于中芯国际来说,抢占这些市场,就会增加销售,增加利润。

那么如果撑得住呢?

别忘了高利润下,才会有高投入,将多出来的利润投入到高水平的产品中。

现在利润下滑,再拿出高额利润来投入,拿得起吗?

而且高利润下,还会有高福利。

没有了高福利,看看这些企业的员工还会有之前的精神面貌,进行生产吗?

所以这些都是一连串的,如同多米诺骨牌效应一样,一个环节出了问题,影响必然是方方面面的。

其三,影响一旦出现,对于受到影响的企业,就会变的束手束脚。

这些国际企业就会知道对手拿着大杀器。

胆敢要挟,那么就要尝尝要挟之后了结果。

什么结果呢?

美国不将手中的高精尖芯片卖给中国,中国可以进行自主研发制作有着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芯片。

美国企业的产品只能囤在仓库里。

中国再对中低端芯片降价,美国芯片企业利润受损。

那么美国芯片企业就会两头受堵,两头受损失,结果就不用多说了。

降价后首先感到寒意的是日韩企业

俩人打架,受伤的却是场外吃瓜的第三个人。

日韩企业心里可以说是拔凉拔凉的。

为什么这么说呢?

日韩的芯片企业为了保持住市场的份额,那么跟着降价是必然的。

但这些企业并没有核心的竞争力,这种降价就会直接冲击日韩企业的利润空间。

而且这种冲击还仅仅是变化的最初冲击。

因为二十八纳米制程的芯片降价,最先撼动的是十二英寸硅片的价格。

要知道十二英寸硅片的价格一直是硅片中最为坚挺的,可以做到其他动,它自巍然不动。

但如今二十八纳米制程芯片的价格下降,这一尺寸硅片必然会下降,不然制作产品的企业会撑不住的。

这就说明一场关于芯片领域的大洗牌即将开始。

而半导体行业本来就是一个资本密集型的行业,在这场大洗牌中,谁能站到最后,都是一个未知数。

日韩企业就算是有坚定的想法想要撑住,但它们背后的资本愿不愿意撑都是一个问题。

再有就是半导体行业同样是一个技术密集型的行业,日韩企业并没有掌握太多的核心技术。

这就让这些企业处在一个风雨飘摇,随时可能翻车的境况中。

而且在利润受损的情况下,还能不能把持住手中本来就不多的技术优势呢?

当然这还不是问题的关键。

在芯片价格大降价的同时,以前和这些企业合作购买芯片成品的企业,就抓住了机会。

让本来不愿意降价或者只愿意降一点的企业,遭受到购买芯片成品的合作企业的逼迫,要求打折销售。

那么之前的合同就不说了,未来的合同降价已然成为了趋势,这种降价说不准会比中芯国际的芯片价格还要低一些。

降价保订单,将是这些企业在2025年需要做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

以至于这些企业的产能利用率也会有所下降。

比如UMC和VIS,最近的产能利用率下降了七成以上。

总结:

其实后续的影响会更大。

比如美国限制美国企业和中国的企业进行交易,已经有很长一段时间了,那么库存是必然存在的。

面对中芯国际的价格大幅度降低,想要清理库存就非常难了。

中国的市场是全球最大的芯片市场,到时候求着中国企业购买这些国际企业的芯片,就会成为了一种必然。

所以降价这一招真好。

2 阅读:324
以山爱科学

以山爱科学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