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应该「抓过程」还是「管结果」?

职业生涯规划师王静 2025-04-09 11:20:07

职场中领导应该管过程还是管结果,为什么?

这个问题还挺常见的。

老板跟你说:不要跟我说过程,我只看结果。

可老板又跟你说:要注重过程管理,不要只看结果。

矛盾不矛盾呢?不矛盾。

.

过程管理的核心价值是标准化和风险控制。

适用于高合规要求的行业和领域,比如医疗、金融等,确保每个环节符合规范。或者制造业流水线、连锁服务业等需要统一服务标准的场景。

对于新人培养也很有帮助。当员工经验不足时,标准的SOP、规范的工作方法论、定期反馈等过程指导,可以加速新人成长,减少试错成本。

还有在比较多的跨部门协作上,过程管理可以确保信息的透明度。

.

结果管理的核心优势是激发创造力。

因为目标导向的管理可以赋予员工更大的自主权,去激励他们最大限度围绕结果去创造。

对一些研发、创意类岗位可以有更大的试错空间;对提升效率、追求结果的销售类岗位也很有用。

尤其是需要快速迭代的领域,比如互联网公司、创业公司,结果管理可以让团队自主的进行动态策略调整,有利于抓住市场机会。

适合成熟度高、专业能力强的团队。相比较管理者的成本也会低一些。

.

他们各自有哪些管理方法和手段?

反馈机制上

过程管理:每日站会、双周复盘结果管理:月度进展汇报、季度成果评审

资源配置上

过程管理:提供详细操作手册和模板工具结果管理:开放信息资源和跨部门协作权限

激励机制上

过程管理:质量达标奖励结果管理:超额业绩分红混合模式:过程合规+结果达成的复合激励

.

如何去平衡?

现代管理更趋向于「结果导向+过程支持」的混合模式。

管理者应扮演「资源整合者」角色,在明确目标的同时,为员工提供必要的工具、培训和信息支持,让员工在清晰的框架内自主决策。

关键要建立动态调整机制,根据业务特性和团队状态灵活切换管理模式,而非陷入非此即彼的选择困境。

不同场景下管理方法的选择和使用也不相同。

根据团队能力调整:

对低成熟度团队(能力/意愿不足)需过程指导(高任务导向);对高成熟度团队则侧重结果授权(低任务导向)。

根据公司或项目阶段差异:

初创期要以结果导向为主,快速验证商业模式;成长期,过程管理介入,建立标准化流程;成熟期可以两者结合,保留创新空间同时优化运营效率。

根据不同岗位:

不同岗位上,比如研发/销售一般采用结果管理,生产/财务一般采用过程管理;高潜力员工可以给予更多自主权,基础岗位要强化流程管控。

根据文化与环境适配:

等级文化较强的组织(如日企)更依赖过程管理;扁平化组织(如科技公司)倾向结果导向。

.

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要去感受和融合,去构建过程-结果的闭环。

二者缺一不可。

在设定目标的同时,把目标拆解为关键过程指标,在关键节点进行干预和复盘。

建立定期沟通机制,既关注结果,也提供必要的过程支持。

避免过度管理过程。

过度的抓过程,会引发员工的抵触情绪,扼杀员工主动性。

优秀的管理者,是会用结果定义方向,用过程搭建系统的。

这样才能在确保战略方向一致的基础上,提供实现路径与支持保障。

通过动态平衡,让团队在“被赋能的过程”中实现“可持续的结果”。

今天就到这,明天见~

1 阅读:31
职业生涯规划师王静

职业生涯规划师王静

职业规划,自我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