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光美去世,一新疆妇女在人民大会堂痛哭:妈妈,女儿还没报答您

烟火照人心自暖 2025-03-17 22:11:21

2006年10月20日,王光美追思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一新疆建设兵团妇女痛哭道:“妈妈,您的女儿来迟了!未及报恩,您已离去!”她与王光美的渊源及感恩之情,引人探寻王光美的非凡事迹。

王光美出身名门,父为民国代理农商总长,母乃富商之女。她被誉为“数学女王”,本可成杨振宁学姐。但为革命,她弃科学梦赴延安,结识刘少奇。1948年两人成婚,她过上了简朴的中共领导人夫人生活。

结婚时,刘少奇夫妇无正式婚房,仅以标有“奇字第三号”的小书箱为象征。婚礼日,刘少奇忙于工作,派卫士长搬运行李。外事组送贺幛与蛋糕,在领袖祝福下,王光美与刘少奇结为连理。

婚后,王光美圆满履行刘少奇政治秘书职责,并细心照料丈夫。因刘少奇常深夜用餐,为体谅厨师,她亲自热剩饭烩餐。家人戏称她为“烩饭厨师”。即便刘少奇任副主席,仍朴素如初。

刘少奇当时极忙,既要出席外事活动,又要参会批文,致肩周炎严重,需针灸电烤治疗。王光美缝制衬肩以助缓解,且常为其缝补穿了十多年的布衣布鞋。

刘少奇与王光美对孩子要求严格,孩子常穿补丁衣。60年代阿富汗王后欲见,觉衣不整,欲借外交礼服。王光美建议缝花于裤补丁处,以遮瑕疵。

王光美以独特审美让孩子们着装得体。刘少奇夫妇月薪500余元,虽节俭,却几乎无余。扣除孩子学费、生活费等共390元,余款多用于亲朋救济。

刘少奇逝世后,王光美继承其遗志,担任“幸福工程”主任,致力于救助贫困母亲。她深知母亲对家庭影响大,贫困地区母亲最需帮助。因此,她发起“幸福工程”,提供小额贷款和教育,助其脱贫。

王光美率先捐款,并号召社会各界支援。她亲赴贫困地区,与贫困母亲交流并给予关怀。三年后,“幸福工程”助数千贫困母亲脱困,归功于她的不懈努力,甚至不惜拍卖家传古物筹款。

她的善举感动众人,吸引更多人参与救助贫困母亲。大家踊跃捐款,致敬王光美的奉献。她的故事彰显普通妇女也能有大贡献,激励我们思考并为社会进步贡献绵薄之力。

王光美,以己之力变数千家庭命运。她创立“幸福工程”,助贫困母亲走出困境,带来希望与幸福。临终前,她仍心系项目未来。您有何感想?如何向她学习?欢迎留言分享!

她的故事深深触动人心,奉献精神长存。而“幸福工程”救助近4万贫困母亲,惠及18万人,免费提供230万元药品,助2600人次治疗,办千余期培训,6万人次受益,传递社会关爱。

早期受助的母亲脱贫后不忘回馈,成为榜样。如甘肃潘冬香,参会时用奖金买铅笔盒赠村里优生;贵州诸仁敏获贷后,创新豆腐技术,将家中小作坊升级为加工坊,带动村民共富。

他们的事迹鼓舞更多人加入“幸福工程”,共改命运。9年间,该工程投入1.8亿,惠及400余县市,救助12.5万贫困母亲,利及60万人。而王光美身体日衰,虽欲再捐字画,却已无力执笔。

王光美离世令人惋惜,但精神长存。追思会上,众人致以敬意。新疆建设兵团的侯银花痛哭,称“幸福工程”让她们脱贫,王光美如同她残疾一家的母亲与恩人。

无数人视王光美为母亲,感念其帮助与奉献。她的故事激励人们持续奉献助人。她的“幸福工程”惠及贫困母亲,影响广泛,但仍多待助者。我们应学习她,投身公益,助力脱贫,传递温暖与希望。回答:要让更多人参与公益事业,可加强公益宣传,提高公众意识;同时,提供多样参与渠道,如线上捐款、志愿服务等,让公益行动更加便捷。

0 阅读: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