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发现没有,很多小时候被家长叫嚷着“坏孩子”的孩子们,在长大之后,往往变得非常地聪明,成为了人们口中的“好孩子”。
而这也让不少父母认为孩子长大后自然就变好,其实并不是这样。
孩子那些看起来“坏的行为”,正是孩子智商高的表现,只是父母不知道罢了,所以,别盲目纠正。

孩子有这3种“坏毛病”,说明智商在飞跃,家长别急着让娃改正
家长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担负着非常重要的任务,不仅需要引导孩子建立一些正确的观念认知,教会孩子一些必要的能力,还需要及时地帮助孩子纠正一些错误的言行等等。
不过,有些看起来是“坏毛病”的行为,可未必真的是“坏毛病”,家长们不要盲目地去“纠正”。
①总喜欢拆家,拆个不停
有了孩子之后,庚辰真的是非常头疼,因为自己带孩子的时候,只要一个不注意,孩子就可能会让家里的一件东西“就义”。
比如有一次,庚辰在做饭,让孩子一个人在客厅里面看电视,本来看得好好的,但是当庚辰出来的时候,却瞬间红温了。因为孩子将电视的遥控器给拆了个七零八落。

还有一次,庚辰为了给孩子建立良好的时间观念,就给孩子买了一个机械闹钟。
结果连庚辰都没想到的是,孩子竟然直接将机械闹钟拆了。要知道,这样的闹钟并不是很好拆的,所以庚辰就觉得孩子是个天生的破坏狂,无论什么东西到了孩子手中,总会被破坏。
其实,孩子破坏东西这件事,并不是一个“坏习惯”,而是孩子“智慧的体现”。
因为在大人眼中的“破坏”,其实是一种研究行为,孩子使用自身的方式,希望从物品上获取到自己想要的信息。
比如孩子破坏闹钟的时候,就是因为孩子想要知道闹钟到底是如何运作的,为什么它能够让不同的指针运动等等。
《儿童心理学》中提到爱搞破坏的孩子好奇心强,他们通过拆解物品探索构造原理,这种探索欲和求知欲是高智商的表现。
作为家长,我们自然不能够阻止孩子的自我提升,所以我们不能够盲目地阻止孩子的“破坏”行为。
不过,我们也不能够让孩子无节制地毁坏东西,这就需要我们给孩子做好引导,协助孩子一起“拆东西”,帮助孩子探知知识的同时,也能够避免物品的损坏。

②精力旺盛总喜欢捣乱
哈佛大学研究显示,儿童时期接受更多刺激利于大脑智力发展。孩子弄乱东西是探索欲使然,能填补认知、刺激大脑。
我们会发现,有些孩子在家里的时候,总会将一些摆放整齐的东西给搞乱。
就比如邻居小玲的孩子,就非常喜欢“扔东西”,有时候是小玲给了孩子一个玩具,孩子就将玩具扔了出去。有时候是小玲刚把孩子的玩具收拾整齐,孩子却又将玩具给打乱了。对于这样的情况,小玲十分的苦恼,觉得孩子很不听话。

但实际上,很多时候孩子扔东西并不是因为孩子“坏”,而是因为两个原因:
第一,就是孩子的大脑和身体处于发育阶段,孩子更想要通过扔东西的方式,来锻炼自身的协调能力、空间感等,从而达到提升自己的目的。第二,就是孩子的一种探索行为,孩子想要通过抛掷物品,来达到了解物品的目的。所以,很多时候孩子扔东西、打乱整齐的物品,并不是孩子本性很坏,而是孩子大脑健康发育的表现,是孩子聪明的表现。

③总是不“按说明”使用东西
每一件物品,都有其主要的应用功能。比如口红,就是用来化妆的。比如米饭,就是用来吃的。又比如遥控器,就是用来控制电视的等等。
但是,我们会发现,有些孩子往往会“不按说明”来使用东西。比如有些孩子会将妈妈的口红当作“画笔”。
吃饭的时候,将米饭捏成各种形状等等。其实,不同的行为下,代表着孩子不同的目的。
比如使用口红做画笔,不仅体现了孩子对于物品功能的探知,也体现了孩子的创造能力、想象能力和动手能力等。
比如孩子吃饭的时候,捏米饭,不仅体现了孩子的精细动作能力、手眼协调能力,也体现了孩子对于食物的好奇。
有脑科学研究表明,孩子不按说明使用东西,大脑会快速运转思考新方式,神经连接更活跃,智力提升更显著。
所以,孩子“不按说明”使用物品,并不是“乱来”,而是孩子智慧的体现。

结语
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可能会表现出很多看起来“不好”的言行,但实际上这些言行很可能是孩子成长的另一种表现,家长切勿盲目阻止。
【互动话题】以上这些“坏毛病”,你家娃有几个?
(本文图片均来源于网络,侵权立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