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象小学、大象食堂、肇事保险……人象共存的普洱样本

极目新闻 2021-06-16 07:38:39

极目新闻记者 曾凌轲 刘琴 云南普洱报道

近日,一路向北的野象旅行团吸引了全国的关注。而象群出走背后,人象如何共存也成为不可回避的话题。

思茅区在野象出没地设置警示牌

云南普洱市或能为此提供一个可学习的样本。因全国一半以上的亚洲象均在普洱市留下活动踪迹,该市居民已积累起多种与野象相处的经验,校园会建设防护设施,进行防象教育。另一边,为了利于大象种族繁衍,同时减少象群进村次数,思茅区林草局又建设起4000亩俗称“大象食堂”的亚洲象食物园。

亚洲象食物园

全国第一所防象小学

位于普洱市东北部的思茅区倚象镇原名野象镇,因野象经常到访故得其名。6月15日,极目新闻记者到此时,倚象镇纳吉村村委会主任告诉记者,目前正有20头野象在镇上活动。不过,它们的活动均在监测员的检测之下。

象群到食物园觅食

高峰期时,最多有40头野象会在纳吉村周边活动。为了减少人象冲突,该村除了有专门的大象监测员监测大象位置外,村里还特地装设了100多个帮助防象的太阳能路灯。路灯在夜间自动亮起,大象就不会随意来到村间小路上。

纳吉小学校内的棕榈树曾被大象采食

2019年,倚象镇纳吉小学还成为全国第一所防象小学,顾名思义,即学校为防止野象伤人在校园内外设置了诸多设施。

2020年纳吉小学将校内棕榈树替换成火焰木

极目新闻记者在纳吉小学校门口看到,除了重达10多吨的防护栏增设在原本的水泥校墙外,校门口还有可以移动的防护栏,便于在大象来访时及时堵住大门。此外,学校还将防象知识融入平时的课堂,让学生们认识到野象的危险性。老师们还会在期定期在校内进行防象演练。

纳吉小学门口的防象工程

纳吉小学校长朱超介绍,2019年暑假期间,因垂涎校内的棕榈树,象群曾进过校园采食。不过好在正值假期,师生均不在校内。事后,学校将棕榈树统一换成了火焰木,并在校门口增设了防护栏。

大象在纳吉小学门口

纳吉小学的学生们对经常在校园周边活动的象群已习以为常。多名学生告诉记者,见到大象及时避让即可,比如“躲进最近的建筑物并上楼”。

不过,为了避免人象冲突,纳吉村的大象监测员还会随时在村民微信群里汇报大象实时位置,村民出门时就可以提前避开大象所在位置。

野生动物肇事补偿标准

给大象建“食堂”

一边防象,一边又要考虑到大象保护。2016年开始,普洱市思茅区林草局开始在象群常年活动的区域,人为种植大象喜食的作物。

思茅区六顺镇境内常年有45头亚洲象活动,另外,此处也是西双版纳象群北上时经常到访的区域。2018年,区林业局就开始在此建设亚洲食物园基地。

“我们通过长期的预警监测、跟踪监测以后,找到了象群活动规律和活动路线,然后就在活动路线的分布区域里星状布置这些‘食堂’。”普洱市林草局野生动物和湿地保护科科长周智韬介绍。在这里,有大象爱吃的玉米、甘蔗等作物。工作人员也会设置硝塘(含有盐分的水洼),方便大象补充盐分。

据周智韬介绍,林草局工作人员不仅在食物园里种大象食物,还会增种植物维护食物园内的生态。“如果种植食物的地方恰好要占用农民的田地,会以200元/亩的价格进行补贴。”

由于目前,这些星状分布的食物园附近还有百余名村民在住,此处也设置有专门的观象塔和大象监测员。杨忠平已经在此监测大象四年了,每天早上和下午,他都会在观象塔上用望远镜眺望大象所在位置,再通过微信群和电话的方式通知村民。

“除了常年在这里活动的大象外。每年七八月,还有成群的野象从西双版纳到访思茅区的山林,直到第二年过年后才离开。如果哪年大象来少了,我还感觉心里空落落的。”杨忠平笑着说,“经常进村活动的两头大象,村民还给它们起了名字,一头叫断牙,一头叫黑皮。”

纳吉小学门口的防象工程

明码标价的动物肇事保险

除了防象和护象措施。在食物园附近,极目新闻记者还见到了关于野生动物肇补偿标准的告示牌。

普洱市2020年至2022年野生动物肇事补偿标准显示,如有野生动物造成的人员死亡,保险公司一次性补偿60万元。医疗补偿和伤残补偿限额20万元。

对于野生动物破坏的农作物,则根据作物种类和损坏程度进行赔偿。例如,经济作物橡胶,生长五年以下的赔偿20元/株,五年以上52元/株;咖啡三年以下8元/株,三年以上16元/株;茶叶苗1元/株,茶叶15元/株。农作物类别里,被大象偷食的稻谷按2.7元/公斤的价格赔偿,玉米赔付价则是2.3元/公斤。

纳吉村村主任李光良家里的水稻田就曾被大象破坏。他说,发现稻田被大象踩踏后就打电话给定损员,定损结束后保险公司会按照作物的市场价进行赔付。“所以,我不着急。”他说。

0 阅读: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