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荀攸反对曹操称王后随即身亡,谜团:他的小妾阿骛呢?

一道知衡 2024-01-04 20:25:25

荀攸反对曹操称王后身亡,其小妾阿骛的命运如何?

风云变幻的三国时期,大曹操麾下有四大谋士,他们就是我们耳熟能详的荀彧、郭嘉、程昱、贾诩是。但是很少有人知道,在四大谋士之外,其实还有个“第五位谋士”。这个人就是有“谋主”之称的荀攸。

在荀攸参与的战斗中,除张绣、刘表偶然获得胜利以外,吕布、袁绍都是弃甲丢兵的败军之将,而袁谭、颜良等将领,皆是荀攸玩弄于股掌之中的棋子。

虽然荀攸指挥的军队被曹操留作后手,但这支部队的战斗力却超乎寻常。在官渡之战中,其他曹军采取避实击虚的战术,而荀攸的部队却选择直面强敌,展现出惊人的战斗力。在短短数日之内,荀攸率领部队连续击败袁绍、高览,越战越勇,斩杀的敌人也越来越多。在官渡之战结束撤离时,这支部队的伤亡人数竟然远低于曹操的主力部队。而荀攸本人,也成为历史上第一个正面击败袁绍的谋士。

这支部队的招降率也让人惊叹。在中牟大战时,这支部队仅有万余人,然而在曹操火烧乌巢后,军队规模竟然扩大了一倍有余,其中不乏张郃、高览这样的名将,他们曾是“河北四庭柱”的重要成员。这支部队之所以有如此高的招降率,除了官渡战火的洗礼之外,更离不开这支军队的灵魂人物——战术大师荀攸。

作为颍川许县人,荀攸在32岁时受到何进、袁绍的邀请,入宫担任黄门侍郎。仅仅在参政后的第三个月,荀攸就投身战斗,与刚刚进京的西凉军和董卓展开激战。而令人惊奇的是,曾经赞誉曹操、荀彧的相术大师何颙也参与了这次刺杀行动。

在这次事件中,荀攸遭遇了不利的情况,西凉军提前得知消息,将他囚禁在狱中。面对困境,何颙感到无力回天,最终在忧愤中自杀身亡。然而,荀攸却保持着冷静和镇定,展现出未来“大贤君子”的风采。他带领郑泰、种辑、伍琼等人,忍辱负重,时刻等待董卓灭亡的时机。

在狱中,虽然身陷囹圄,但荀攸却过上了与众不同的生活。他中等身材,饭量极大,据说每天三餐从未落下。这次坐牢的经历,让荀攸领悟出一个道理:“用剑,只能战胜一人;用谋,却能战胜千军万马。”

荀攸在194年被调到山东,升任任城相,并随后改封为益州蜀郡太守。由于他声名远扬,他被选中在当时的中原各地战乱频繁、诸侯割据的东汉时期,担任蜀郡太守。荀攸主动请缨,充分利用了蜀地的资源和地理位置优势,在纷乱的局势中保持了蜀地的稳定和繁荣将未受战火波及的蜀地作为立足之地,坐山观虎斗。

当时蜀中除了荀攸,还有刘焉、刘璋父子等皇族血脉,同时刘表资助的西川军也在暗中观察。荀攸在蜀中并没有自己的军队和部下,可以说是个光杆司令。不久之后,朝廷动荡,王允被杀,董卓旧部李傕、郭汜重新掌权,荀攸的蜀地之行被迫中断。

有趣的是,荀攸在荆州逗留了两年,最先找到他的却是他的堂叔荀彧。后来,曹操遇到了荀彧和钟繇,称赞道:“荀攸是个非常之人,我与他共谋天下大事,必定能成功。”然而,钟繇却回答道:“荀攸性格懦弱、行事笨拙,是个愚蠢至极的人。”

袁绍也有克星

三国时期的袁绍和荀攸,都是杰出的军事统帅和谋略家,但他们的风格和才能却截然不同。袁绍以勇猛著称,善于运用强大的兵力压制敌人;而荀攸则以智谋见长,擅长运用巧妙的计策击败对手。

袁绍和荀攸曾经有过多次交锋,但每次都是荀攸取得胜利。这并不是因为荀攸的兵力比袁绍强大,而是因为荀攸的智谋和胆识让袁绍束手无策。

在官渡之战的关键时刻,袁绍派遣大将颜良,率领雄壮的兵马,向白马发起了猛烈的进攻。曹操,这位英勇的领导者,在获悉这一紧急军情后,毅然决定亲自率领精锐之师,赶赴白马,展开一场惊心动魄的救援行动。荀攸却在此时提出应该分散兵力,设下埋伏,然后诱敌深入。要知道张绣对曹操的恨,可不是一般的恨,当初因为决策失误,将南阳之地及数万兵甲,拱手相让给曹军也就罢了,可这曹操志得意满,竟在招降当夜,霸占了张绣的婶子樊氏!曹操虽然疑惑,但还是按照荀攸的建议行事。张绣果然中计,被曹军大败。曹操依计而行,命张辽、关羽突袭白马。颜良仓促应战,被关羽斩杀,袁绍军大败。

在后来的战争中,荀攸又多次击败袁绍的军队。他善于运用奇袭、伏击等战术,让袁绍防不胜防。最终,袁绍在多次失败后,心灰意冷,郁郁而终。

于是,荀攸,这个原本默默无闻的新人,被曹操慧眼识珠,破格提拔为仅次于荀彧的心腹谋士。这一跃而起,不仅彰显了曹操的识人眼光,更突显了曹军对人才的极度珍视。在曹军中,有才者得以重用,无才者被淘汰,拥有特殊才华的人即使没有资历也能担当重任,这是曹军屡战屡胜的基石所在。

荀攸,一个看似平凡的名字,却隐藏着深沉的智慧。在下邳之战中,他展现出了令人惊叹的低调。据他自述,战斗初期,他并未出谋划策,静观其变。当曹操因久攻不下、兵困马乏而打算撤军时,他才与郭嘉一同定下了水淹下邳、活捉吕布的计谋。尽管军中常有人质疑他的能力,认为他名过其实,远逊于郭嘉,但荀攸却以此为乐,深知自己的独特之处。

在曹军中,荀攸并不是最显眼的那个。与众多才华横溢的“天才”、“狂士”相比,他显得相当平凡。而他的“畏惧”、低调和朴实无华正是他独特的魅力所在。这些特质让他在曹操心目中留下了与众不同的印象。因此,在后来的战斗中,尽管荀攸没有亲身参加过太多战斗,但却屡屡被委以重任,指挥曹魏的名将们,从徐晃一直到曹洪。他的智慧与胆识在每一次指挥中得以完美展现,为曹军的胜利立下了汗马功劳。

在公元200年,实力尚弱的曹军勇敢地投身于官渡的烽火之中。在战争的初期,荀攸巧妙地运用声东击西之计,诱导袁绍的大军进攻延津,以此分散敌军注意力。同时,他果断地派遣张辽与关羽突袭白马,直捣敌军要害。在白马城下,他们英勇地击败了围城的敌军,并成功斩杀了敌方大将颜良。甚至袁绍的爱将文丑,也未能逃脱荀攸精心布下的“诱敌深入”之计,最终丧命于曹军的铁蹄之下。

在这场战役中,荀攸展现出了卓越的军事才能和深远的战略眼光。他精心策划了火烧故市和偷袭乌巢的行动,使曹军在战场上取得了关键性胜利。在火烧故市的战斗中,荀攸对全局的洞察力令人叹为观止。他精准地判断出敌军的动向,并果断命令徐晃率领军队在关键时刻伏击了运送粮草的敌军。这场战斗仅用时几十分钟,便摧毁了袁绍大军的主要补给线,使袁军的士气受到沉重打击。

荀攸对许攸的投降判断极具智慧,他力劝曹操采纳许攸的计策,并成功实施了偷袭乌巢的计划。在短短一夜之间,淳于琼被生擒,乌巢守军全军覆没。与此同时,在官渡的荀攸和曹洪展现出了顽强的防御能力,成功抵挡了袁绍主力的疯狂反扑。他们不仅守住了大营,还成功吸收了张郃、高览等将领的投降,进一步壮大了曹军的实力。

在官渡之战的熊熊烈火中,荀攸的智谋得到了世人的广泛认可,被誉为善于巧战、力克强敌的“荀军师”。正如硬壳核桃需重锤破壳,每当曹操面临困境,荀攸总是那个能啃下硬骨头的谋士。

在袁绍离世后,荀攸巧妙地劝说曹操接受袁谭的假降,使原本紧密团结的袁谭、袁尚兄弟分崩离析,彼此猜忌。于是,曹军势如破竹,接连攻克邺城、平原,斩杀袁谭,平定了冀州。

在三国鼎立的时期,荀攸受曹操委派,回到后方主持刑狱事务,担任中军师一职。他的顶头上司,正是德高望重的堂叔荀彧。

在212年,荀攸得知贾诩、董昭提议曹操“称公”的消息,震惊不已。他一直小心翼翼地隐藏在荀彧身后,然而他的堂叔却公然站出来反对。早在袁绍覆亡时,荀攸、荀彧就因反对董昭的“九州制”,遭到曹操厌恶,被冷藏至今。

因此,荀氏叔侄此番表态,无疑将颍川士族推向了“深渊”。

在许昌城中,许多忠于汉室的文臣武将纷纷改换门庭,获得了官职、物质上的奖励,甚至封侯拜相。在这群人之中,领头的就是荀攸。

荀攸对自保十分敏感。当时汉室直臣几乎已经绝迹,就算有,也完全被曹操压制,根本无法左右曹操的行动。曹操称公后,荀攸只能将不满深藏心底。尽管在朝廷上担任尚书令的高位,他却鲜有作为。

另一方面,曹操对荀攸十分器重。他一贯善于运用“拉一打一”的策略来收揽人心。在荀攸生病时,曹操特意安排世子曹丕前来探望,给予荀攸特殊的恩遇。

然而到了214年7月,荀攸与曹操之间的关系又出现了裂痕。在董昭、贾诩上表劝说汉献帝册封曹操为“王”后,荀攸当即表示反对,据理力争。曹操看到荀攸如此“冥顽不灵”,怒目而视:“你要步你叔叔荀彧的后尘吗?”

于是,在当年南下征讨孙权途中,曹操故意带着生病的荀攸一同前往。结果刚离开许昌不久,荀攸就因悲愤、忧郁而去世了,年仅58岁。

在荀攸去世之前,他的好友朱建平曾预言他会比钟繇先离世。因此钟繇略带玩笑地说,要在荀攸死后,将他宠爱的小妾阿骛嫁给他人。结果一语成谶。当时,荀攸的长子荀缉早逝,次子荀适年幼,家中大小事务都交给了钟繇处理。而钟繇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将玩笑变成现实,为阿骛找到了归宿。然而十六年的时间里,钟繇都没能实现答应荀攸的整理奇策十二计的事情,使其付诸于纸上。

0 阅读:33

一道知衡

简介:挖掘历史趣事,找寻生活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