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的错误绝不能再犯!中美对抗越激烈,中国就更需咬死这一点

文山聊武器 2025-04-04 08:56:53

这几年,中美之间的对抗是越来越白热化了。从贸易战到科技战,再到南海的军事对峙,美国对中国那是围堵加打压,招数一个接一个。中国现在面临的压力不是一般的大,外部环境可以说前所未有的复杂。这时候,咱得回头看看俄罗斯的教训,尤其是苏联解体后那段日子,俄罗斯在外交、经济、军事、思想上犯的那些错,咱可千万不能再重蹈覆辙。俄罗斯的下场摆在那儿,对西方抱幻想、妥协退让,最后换来的不是和平,而是被排挤、被削弱,国力一落千丈。中国得咬死这一点:自己的路得自己走,核心利益一步都不能让!

第一部分:俄罗斯的错误及其教训

俄罗斯当年的一个大坑,就是外交上对西方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1991年苏联解体后,俄罗斯觉得自己能跟西方做朋友,甚至融入欧美那套体系。当时的总统叶利钦一心想向西方靠拢,1993年加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还申请加入北约,想跟西方搞“战略伙伴关系”。结果呢?西方根本没把俄罗斯当回事,反而趁机搞北约东扩。

1999年,波兰、匈牙利、捷克三个国家加入北约,北约的边界直接推到俄罗斯家门口,俄罗斯的战略空间被挤得喘不过气。可那时候,叶利钦政府还在做梦,以为西方会接纳他们。

2000年普京上台后,一开始也想跟西方缓和关系。2001年“9·11”事件,美国要打阿富汗,普京第一个给布什打电话表示支持,还让美国用中亚的军事基地。可西方对俄罗斯的态度一点没变。2004年,北约又吸纳了7个东欧国家,包括波罗的海三国,俄罗斯西部边境的威胁更大了。2008年,格鲁吉亚跟俄罗斯干了一仗,西方集体谴责俄罗斯,普京才算看清,西方的“友谊”是假的。2014年乌克兰危机,俄罗斯吞并克里米亚,结果西方经济制裁接踵而至,俄罗斯的日子更不好过了。

这些事儿说明啥?俄罗斯在外交上对西方的妥协和幻想,非但没换来尊重,反而把自己逼进了死胡同。中国得看明白,美国对中国的敌意不是一天两天,也不是靠低头就能化解的。咱要是还想着通过让步换和平,那真是想多了。俄罗斯的下场就是例子,妥协没用,只会让对方更嚣张。

经济上,俄罗斯的失误也够惨的。苏联解体后,俄罗斯搞了个“休克疗法”,想一夜之间从计划经济转市场经济。1992年,时任总理盖达尔宣布价格自由化,物价一夜暴涨,通货膨胀率2500%,老百姓的存款全没了,商店里啥都买不到。1993年,大规模私有化开始了,国有企业被贱卖,大批国家资产落进少数寡头手里。1998年,金融危机来了,卢布贬值70%,银行倒闭,经济彻底崩盘。整个1990年代,俄罗斯GDP缩水40%,工业产值掉60%,老百姓的生活苦不堪言。

为啥崩得这么惨?根子在于俄罗斯没守住自己的经济命脉。改革太激进,没计划没底线,经济直接失控。更要命的是,俄罗斯后来太依赖资源出口,尤其是石油和天然气。2000年后,普京上台,经济靠着油价上涨缓过点劲,可2014年油价暴跌,俄罗斯又不行了,卢布大贬值,通胀飙升。经济结构单一,没创新没多元化,国际竞争中完全被动。

中国得记住这教训。经济是命脉,钱袋子得攥紧。现在美国对中国下手,贸易战、制裁华为、卡芯片技术,都是想让中国经济瘫痪。咱得明白,经济强才是硬道理。改革开放这些年,中国靠经济腾飞才有今天的位置。现在得接着抓经济,一是转型升级,别老靠低端制造业,得搞高端,弄科技创新;二是稳住内循环,14亿人的市场是底气;三是防着西方资本渗透,俄罗斯当年国企被卖惨了,中国可不能重演。

军事上,俄罗斯的教训也很明显。苏联解体后,军费大幅削减,军队士气低,装备老化。1994年,第一次车臣战争,俄罗斯军队在格罗兹尼被车臣武装打得满地找牙,坦克被炸,伤亡惨重。2000年普京上台,想重振军力,可2008年跟格鲁吉亚的冲突,军队还是乱糟糟,装备落后。2014年乌克兰危机,俄罗斯拿下克里米亚,可面对西方的军事压力,军队实力跟苏联时期没法比。

军事是国家的硬保障,没这个谁都敢欺负你。现在美国在亚太搞围堵,航母军演、基地建设,全是冲着中国来的。中国得把军队搞强,不是要打仗,而是得有让人不敢动的威慑力。航母现在有辽宁舰、山东舰,将来还得多几艘;高超音速导弹也得抓紧研发,关键时候能顶用。俄罗斯当年军队跟经济脱节,军事工业跟不上。中国得把民用技术跟军用技术结合起来,加快现代化,军队强了,美国想挑衅也得想想后果。

思想这块儿,俄罗斯的教训更深。苏联解体前,戈尔巴乔夫搞“公开化”,西方价值观像洪水一样涌进来。1988年,莫斯科街头西方杂志到处传,年轻人迷上了“自由民主”,共产主义信仰被冲击得稀碎。1989年,苏联历史被公开质疑,社会乱成一团,凝聚力没了,苏联就散了。解体后,俄罗斯更分裂,连个统一的方向都没。

中国得小心,美国现在对中国的意识形态渗透一点没少,网络舆论、文化输出,都是挖墙脚的招数。咱得把思想防线守住,一是坚持马克思主义,这是根,不能让西方那一套随便洗脑;二是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讲明白,老百姓得懂为啥走这条路;三是管好舆论,尤其是网络,有些人老唱衰中国,背后没少有美国的影子。俄罗斯思想防线一垮,国家就散了,中国得拧成一股绳,14亿人一条心,美国想搞乱也难。

第二部分:中美对抗的现状和挑战

中美对抗这几年是真激烈。2018年,美国挑起贸易战,对中国商品加关税,从钢铁到电子产品啥都包括,中国反击,对美国大豆、汽车加税。打了几年,双方都没占大便宜,但中国经济压力不小。2020年,美国对华为下狠手,禁美国企业卖芯片和技术,想把华为逼死。华为是中国科技的龙头,美国这是要卡中国科技的脖子。2022年,美国在南海搞军演,航母编队在那儿晃悠,摆明了要跟中国硬碰硬。

不光经济军事,美国还在意识形态上搞渗透。美国政客老攻击中国制度,抹黑中国政策,想在国际上孤立中国。2021年,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在亚洲协会演讲,渲染“中国威胁”,干涉中国内政。这些招数,都是想让中国服软,放弃自己的路。

美国的围堵下,中国压力山大。经济上,得加快转型升级,从低端制造业往高端走,搞科技创新。2020年华为被制裁,暴露出中国芯片的短板。2021年,中芯国际28纳米工艺有突破,但跟国际先进水平还有差距,科技自主得加把劲。

军事上,得加快现代化,增强威慑力。2017年辽宁舰南海巡航,2022年山东舰带队过台湾海峡,挺有气势。可面对美国围堵,还得多几艘航母、多些先进导弹。2019年阅兵,“东风-17”高超音速导弹亮相,速度快精度高,是个好兆头。

思想上,得防西方渗透。2021年,网信办清网络谣言,关了几千个分裂账号。2022年,中小学思政课全覆盖,学生学核心价值观,电视上爱国宣传片也多了。

国际上,得破美国孤立,拓展朋友圈。2022年,中非合作论坛上,中国承诺给非洲100亿投资,赢得不少支持。“一带一路”沿线国家2023年超150个,朋友圈越来越大。

第三部分:中国必须坚持的底线和原则

面对美国打压,中国得硬气,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2013年“一带一路”提出来,到2023年沿线国家超150个,中欧班列2021年开行1.5万列,连通欧亚大陆。中国不卑不亢,在国际上站得稳。

中国还积极搞多边主义,在联合国、世贸组织发声。2021年提出“双碳”目标,2060年碳中和,国际上点赞不少。跟发展中国家合作也多,中非论坛、中拉论坛,投资援助拉近关系。

经济命脉得攥紧。得转型升级,搞高端制造业和科技创新。2020年芯片被卡,2021年中芯国际28纳米突破,2023年华为新手机用上自研芯片,挺解气。内循环也得稳住,2022年内需贡献率超80%,14亿人的市场是底牌。跟东盟、欧盟贸易也得抓紧,2022年中国东盟贸易额超9000亿。

还得防西方资本渗透,俄罗斯国企被贱卖的教训不能忘。中国得管好外资,别让钱袋子漏了。

军事得强起来。2017年辽宁舰巡南海,2022年山东舰过台海,2019年“东风-17”亮相,都是硬实力。2023年新型导弹试射成功,精度射程都提升。军队改革2016年优化指挥体系,2022年边境演习也挺硬气。

思想防线得固若金汤。马克思主义不能丢,2022年中小学思政课全覆盖,大学里马克思主义学院火了。网络得管好,2021年清谣言,2023年清朗行动继续。文化自信也得有,2022年故宫展览人气爆棚,2023年《长津湖》全球票房第一。

朋友圈得扩大。2022年中非论坛投100亿,2023年跟拉美签协议。联合国里,2021年“双碳”目标提得好,2023年G20倡议全球发展。跟东盟贸易2022年超9000亿,中日韩自贸区也在谈。

俄罗斯的错,是中国的前车之鉴。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外交妥协、经济失控、军事衰退、思想混乱,国力一蹶不振。中国面对中美对抗,得咬紧自主发展的牙关。外交硬气、经济稳固、军事强大、思想统一、朋友多多,才能在压力下站稳脚跟,走好自己的路。俄罗斯的教训告诉咱,妥协换不来和平,只有自己强了,才能赢得未来。

0 阅读:2
文山聊武器

文山聊武器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