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们必须准备不断‘杀死’前一天的自己、颠覆前一天的自己,然后才能够有更长的时间活着。”
本文由无冕财经(wumiancaijing)原创发布
作者:杨一轩
编辑:雷缓之
设计:岚昇
实习生:张伟
荣耀旗下超高端旗舰荣耀Magic3系列将于明日正式开售,目前预售阶段,全网预定量已超百万。作为售价覆盖4599元至7999元的高端机,消费者对荣耀的热情,似乎在骤然间搅动了沉闷的国内高端手机市场风云。
▲荣耀Magic3系列全网预定量已超百万。图片来自网络。
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华为在手机市场步步退让,苹果得以在国内高端市场“一家独大”。荣耀CEO赵明曾表示,未来主要竞争对手是苹果。Magic3系列面世,是荣耀吹出的冲击高端市场、抗衡苹果的冲锋号。
但外界免不了质疑荣耀的雄心。
毕竟,荣耀离正式独立不到一年,而三个多月前,其市场份额还一度跌至3%的谷底。此外,荣耀此前一直聚焦互联网手机,看看小米仍在努力撕掉“性价比”标签就知道,荣耀的高端之路充满挑战。
面对存量搏杀的市场竞争环境,站在“巨人肩膀”出发的荣耀,冲击高端、对抗苹果,又属于不得不为。既然号角已经吹响,荣耀的实力,到底积聚得如何?
高端市场要洗牌?
国内高端手机市场,去年下半年开始变局。
根据IDC报告,2020年上半年,国内高端手机(4000元以上)市场份额,华为与苹果分列一、二位,几乎是平分秋色,两者加起来占到88.1%。
随着华为的退让,引发其他手机厂商入局抢食。
小米先是针对高端市场推出小米11,今年初亮相的小米11Pro和小米11ultra,最高价已达约7000元。vivo和OPPO也不甘示弱,新品起步价就超过5000元。此外,一加、魅族、中兴等也加入战局。
但现实情况是,国内手机厂商的增长动力,还是来自中低端市场。以VO为例,据市场调查机构Canalys称,vivo、OPPO今年一季度销量强劲,得益于两者在入门级5G产品领域表现强劲,这些产品定价普遍略低于2000元。
今年5月,华为消费者BG CEO余承东也在朋友圈直言,“华为手机、平板的国内市场高端让给了苹果,中档及低端让给了OPPO、vivo 和小米等,海外让给了苹果、三星及国内同行。”
苹果成了最大的赢家,其此前在国内市场已经疲软,但今年一季度,苹果在4000元-5000元档的增长率为196%,而8000元以上档位增长率达260%。在今年电商平台统计的618单品累计销量排行榜中,上榜的两款高端机,都来自苹果。
华为Mate和P系列缺席,苹果独大,国内高端手机市场好不尴尬。
曾与华为一同冲上高峰的荣耀,此时想冲到前线与苹果战斗,也在情理之中。更何况,单从Magic3系列产品看,荣耀也有冲击高端手机市场的底气。
有数据显示,国内消费者的换机周期已经达到28个月,背后是国内手机多在进行低水平的重复。面对同样的芯片和硬件,考验的是手机厂商的技术和优化能力。
▲市场研究机构Strategy Analytics的报告指出,全球智能手机市场在今年第一季度有25%的收入来自批发价格超过900美元的超高端智能手机。图片来自Strategy Analytics。
而Magic3系列,正好体现了荣耀的这种能力。
处理器方面,荣耀Magic3搭载的是骁龙888 5G芯片,Magic3 Pro及至臻版搭载旗舰芯片高通骁龙888 Plus 5G芯片。值得一提的是,为提升性能,荣耀Magic3系列集OS Turbo X、GPU Turbo X、LINK Turbo X新技术于一身,用于提升系统流畅度、提高GPU图形处理效率、升级通信能力等,这使得Magic3系列在使用与别家厂商同样的芯片时,AI算力提升20%。
影像技术也是荣耀的强项,Magic3系列整合荣耀优势影像能力与AI技术,首次将电影工业视频流程AI化,让普通人也可以拍出电影大片,算是一大突破。
此外,在设计方面,荣耀也力求创新,Magic3和Magic3Pro将机身背部圆形摄像头模组居中,打造出独具一格的“缪斯之眼”,令人眼前一亮。
在Magic3系列发布几天前,市场研究公司Counterpoint Research曾发布文章称,凭借出色的品牌优势,累积的研发能力和分销优势,荣耀即将发布的Magic 3系列,有望进一步加剧中国高端市场的竞争。
荣耀蜕变
对国内高端市场来说,Magic3系列来势汹汹,但面对苹果这样的劲敌,荣耀真的准备好了吗?
一般而言,决定一家企业能走多远的,不是看它能到达怎样的高度,而是看它从谷底反弹的能力有多强。而荣耀正在证明这种能力。
2013年,荣耀作为华为的子品牌诞生,对标小米的中低端手机,承担的是以互联网手机吸引年轻人的任务。因为与华为共享品牌、技术、渠道等,荣耀一度风光无限,2020年,年出货量超7000万部,在国内市场份额一度达到16.7%,属于国内市场前二的手机品牌。
但荣光戛然而止,去年9月,华为遭遇芯片断供,荣耀也受到波及。11月,华为“断臂”,独立的荣耀从此自谋出路。芯片短缺引发缺货,荣耀的艰难时刻很快来临,赵明此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称,“4月是荣耀最黑暗的时刻,最少的时候,只有几十万台货”,市场份额跌至3%。
但转机也很快到来,等到6月份芯片供应全面恢复时,荣耀产量回升,逐渐收复国内市场份额,5月已达到9.4%,到了7月底,其市场份额回升至14.6%,跻身国内市场前三。
触底反弹速度如此之快,最显著的原因在于供应链恢复。
此次发布的Magic3系列,芯片来自高通,手机摄影采用的是索尼IMX766传感器,据赵明向媒体透露,荣耀未来的终端产品也会支持GMS服务。
目前,荣耀已经与AMD、英特尔、镁光、三星、微软等供应商完成供应协议签署,供应链100%恢复合作。
供应商快速响应,显然是荣耀能为他们创造价值,而研发能力,才是创造价值的根本。
荣耀刚独立时员工约8000人,其中超过4000人来自研发团队,而这个研发团队出自华为体系,同时继承了此前华为和荣耀的摄像头技术以及Link Turbo、GPU Turbo等软硬件独家技术。
独立之后,除了拥有中高端手机原班研发团队完整建制,荣耀还有多个研发中心、100多家业界一流水准的实验室,的确是站在巨人肩膀上重新出发。
一般一款旗舰机需要耗费1年甚至数年,但荣耀独立后几个月内就推出荣耀50、Magic3系列等。要知道,荣耀以前用的是麒麟芯片,但独立后要切换成行业芯片,挑战之大可以想象,但据赵明对媒体表示,“在晚于行业45天拿到芯片资料的情况下,我们提前其他品牌30天推出高端产品荣耀50”。
除了已经拥有的技术实力,还能在底层新品、算法等领域进行创新,荣耀在高端市场的表现值得期待。
更大的野心
正式独立4个月后,今年3月31日,赵明对外宣布,荣耀完成整合,在战略层面,聚焦在手机、平板、笔记本、智慧屏、穿戴、音频等领域持续耕耘,绝不分散精力,直到成为这个领域的第一。
万物互联时代,手机厂商的竞争已经从单纯的手机转向生态布局,而荣耀很早就构建了1+8+N智能全场景战略,围绕各类设备形成生态协同解决方案。荣耀此前提出的新目标则是,用AI加持手机、平板、笔记本、智慧屏、穿戴、音频等设备的一体化无缝体验。
要实现这一战略目标,必须做到全场景、全人群覆盖,冲击手机高端市场,就成为荣耀的关键战役。
除了强大的研发和产品创新能力外,高端手机要打开市场,线下渠道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红颜美眉
粉丝把花为忽悠残了,又开始忽悠荣耀 ,自己几斤几两没个避暑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