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类角度看清代巅峰版图,太适合发展远洋海军了,日本将被锁死!

小僧乱翻史书 2024-10-17 10:38:46

写作不易,作者每天也是辛苦写稿,只是为了养家糊口,希望各位观众老爷可以多多理解,文中加入5秒广告解锁,观看5秒后便可以免费阅读全文啦,感谢各位观众老爷的理解与支持哦~~~

文|临川

编辑|t

引言

清朝巅峰时期,中国的版图囊括了库页岛、日本海一带以及朝鲜、琉球等东亚地区。这么一看,真是绝佳的海防配置:一个大好局面摆在清政府面前!

当时若是发展远洋海军,完全有机会“锁死”日本,甚至影响整个太平洋。

但为何清政府始终对海洋熟视无睹,把宝贵的战略位置当成“摆设”呢?

清朝的“护城河”怎么成了“摆设”

清朝这幅地图,摆在今天简直就是块“海上保险牌”啊!从东北的库页岛到东南的南海,四周连着的地理位置天然形成了一道道“屏障”。

库页岛的位置就不用多说了,放在东北的海上,可不就是个绝佳的战略要地嘛!谁要是从东北方向来“找茬”,都得绕过这道屏障,而清朝只要在这里驻上一支海军,控制个日本海、鄂霍次克海那是绰绰有余。

其实,清朝的藩属国不是简单的“听话小弟”,在地理位置上那可都是“宝地”,一个个站位刚刚好,宛如一条“海上项链”。

比如朝鲜半岛,正对着辽东半岛,要是部署个防线,海上来人通通堵在半道上!而琉球群岛更是绝妙,夹在东海和太平洋之间,一旦控制了这里,日本就跟被锁在“海上小黑屋”一样,别想轻易出来晃悠。

可清政府呢,对这些天然屏障基本没上心,光觉得让这些藩属国定期“上贡”“纳财”就万事大吉了。把朝鲜、琉球摆在外头当个“门面”,倒是觉得挺体面,可真要到了关键时候,这些“门面”根本没法挡得住列强的坚船利炮。

清朝真要是在这些地方设立稳固的军事基地,甚至发展海上力量,那就如同在东亚布下“铜墙铁壁”,谁想进来都得掂量掂量。可惜的是,这幅“保险地图”在当时成了个摆设。清政府只满足于“朝贡来往”,让这些藩属国维持表面上的臣服,却忽略了它们真正的战略价值。

比如琉球,清朝“看守”不力,结果直接被日本“收编”了。想想看,要是当年清政府真的重视海防,早早把这些藩属国当成“前线防护带”,结果会不会大不一样?

错失良机的“海上霸权”:清朝为何不建海军?

清朝看不上海防,这得归因于他们的“陆地情结”。朝廷一直觉得“江山”在陆地上,海洋不过是个“边角料”。对他们来说,只要守住陆地疆土,那“海上那点事儿”根本不值一提。

大臣们觉得,陆地才是江山的根本,而海防只不过是个“附带项目”。甚至有官员主张,“海疆无关痛痒”,于是清政府将大部分资源用于西北、西南的边防布置,而海防预算常常被挤得所剩无几。

甚至朝廷不少大臣认为海防是“多此一举”,觉得只要陆地边疆稳固,海上出点小乱子也没多大关系。

再来看技术方面,清朝对西方航海和造船技术的兴趣也极其有限。明朝时期,郑和七下西洋,甚至打造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舰船队伍。然而到了清朝,这种海洋意识不仅没有延续,反而因为禁海政策逐渐被消解。

与此同时,日本却逐渐崛起。日本自明治维新后迅速推行“富国强兵”,建立了现代化海军,力图控制整个东亚的海上权力。

清朝的水师规模虽不小,但造船技术落后,装备不足。面对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清朝水师力不从心,甚至对付盗匪、平息内乱尚且吃力,更别提去实施远洋控制了。

举个例子吧,清朝的康熙大帝收复了台湾后,朝廷还真是感觉“海疆无忧”,对南海和东海的管理没有任何进一步动作。至于琉球、朝鲜这些地儿呢,压根没想过去设防,反而对陆地的长城更是情有独钟。

这一来一去,把沿海防线搞得是“有形无实”,到处留了窟窿。后来列强的炮舰一来,清朝才意识到自个儿的“空门大开”,这才慌了手脚。

再看看当时的日本,简直就是一个“海军狂魔”。自从明治维新之后,日本的“海上野心”一下子冒了出来,一心想当个“海洋帝国”。

清朝那会儿还在修边墙防外敌,日本已经“砸锅卖铁”地造军舰了。对比之下,清朝的水师跟玩似的,船只又旧又破,海战技术落后一大截。甲午战争一爆发,清朝的水师就像豆腐渣工程,根本顶不住,眼看着日本海军在东海上风光无限,清政府却只能望洋兴叹。

由于清朝缺乏海防意识,结果导致日本占据琉球、觊觎朝鲜。清朝的这一防御漏洞最终在甲午战争中暴露无遗,尽管手握版图优势,却被毫无顾忌地逐步蚕食。

假如强大海军出现在东海:历史会怎样改写?

假设当年清朝建立起一支强大的海军,日本的“出海梦”恐怕就得被彻底堵死了。琉球群岛位置太“刁钻”了,正好卡在日本的出海要道上。

要是清朝早早在琉球建个海军基地,日本就算有再大的野心,也得老老实实呆在家门口,想出海也得三思而后行。琉球控制得住,日本海军根本连个“窗户”都开不了,估计“海上霸主”的梦根本不会有萌芽的机会。

其次,如果清朝在朝鲜、越南一带建立海防系统,这些地方将成清朝海上防线的关键一环。朝鲜半岛的地理位置像是专门为了防守而存在的,如果在这里部署海军,周边的任何风吹草动都可以轻松“锁死”。

越南位于南海要地,若在这里设立“水上堡垒”,日本的南下企图根本别想实现。

从东南亚到东北亚,清朝如果能构建起一整套海防防线,那就是“东亚锁链”,日本再强也只能困在家门口自个儿“郁闷”。

这样一来,清朝不只是靠海防守住国土,还能借助东海和南海的优势,顺势发展起海外贸易,不再局限于陆上的丝绸之路。可以想象,凭借这样的双重发展战略,清朝的经济和国力恐怕会进入另一个巅峰状态,成为东亚乃至世界的大国。

但历史往往就是这样,清朝在巅峰期的时候,没能意识到这个“海上宝图”的真正价值,最终没建立起远洋海军。等到日本跳出来叫板,列强觊觎东亚时,清朝只好干瞪眼,眼睁睁看着自己那些“前哨基地”一个接一个地失去控制。

正如今天我们从清朝地图上看到的那只“雄鸡”,展翅欲飞却缺乏海洋支撑,终究没有飞得更远。

0 阅读:0
小僧乱翻史书

小僧乱翻史书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