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贼心没贼胆,他屠戮亲族企图篡位,稍有危险就逃跑,被活活吓死

历史控 2021-02-17 17:14:28

八王之乱是一场发生在西晋时期的皇族内乱。这场内乱危害巨大,延绵十六年,从统治集团上层逐步殃及晋国平民百姓,直接导致了晋国的统治系统近乎崩溃,国力锐减,晋国周边少数民族乘虚而入,中原进入十六国时期。今天要说的主角,就是八王之乱的最后一位参与者,东海王司马越。

司马越,字元超,河内温县(今河南温县)人,是司马懿四弟司马馗的孙子,算起来是晋武帝司马炎的堂兄弟,晋惠帝司马衷的堂叔。司马越的出身年月已遗失在历史中,无从考据,从经历上看,应该比他侄子司马衷大不了几岁。司马越小时候名声不错,为人谦虚而且有礼节,在朝野中颇受好评。少年时期他与其他司马氏子弟一起读书听学。长大后被封为散骑侍郎,后又担任左卫将军,加任侍中,这些都是皇族子弟的常规任职,没什么分量。直到司马越堂兄弟晋武帝司马炎病逝后,司马衷继位为帝,司马越才迎来崭露头角的机会。

由于司马衷天生智力有障碍,无力把持朝政,大权旁落到杨太后哥哥杨骏手中。皇后贾南风为了夺回皇权,与汝南王司马亮、楚王司马玮联络,突然发动政变,杀了杨骏。这次政变中,司马越也参与了诛杀杨骏一党,因而受封五千户侯,升任散骑常侍等职务,后来被封为东海王,食邑六县。被封为一方之主后,司马越来到封地,暂时远离了晋国的权力中心。但晋国权力中心的乱斗并没有停止。

贾南风诛杀杨骏一党后仍没达到目的,因为大权竟然旁落到司马亮和卫瓘手中。贾南风再次玩弄阴谋,娇诏让司马玮诛杀司马亮和卫瓘,引起朝廷上下不满。贾南风又诛杀司马玮以安众心。这下贾南风终于如愿,大权独揽了。但是太平日子没过几年,贾南风又想杀太子,也就是愍怀太子。原因是贾南风没儿子,她担心过几年愍怀太子掌权,自己的好日子就没了。贾南风再次施展阴谋诡计,她把太子灌醉后,让其写了有罪的文件,并以此为借口要杀太子,却遭到大臣反对。贾南风只得先囚禁了太子。

这时太子的手下司马雅等人为了救太子,打算找司马伦等人发动政变。司马伦是太子太傅,老师,由于一直拍贾南风马屁,所以没受太子事件牵连。司马伦也有野心,于是先借贾南风之手杀了太子,又借太子党羽的力量发动政变,杀了贾南风。司马伦把持朝政后,先是排除异己扶植亲信,准备妥当后直接废了晋惠帝,自己登基称帝。这下司马氏诸王都不愿意了。齐王司马冏、河间王司马颙、成都王司马颖起兵讨伐司马伦。司马伦皇帝当了不到一年就兵败被杀。

司马伦被杀后,司马冏掌握大权。没过多久,司马颙打算除掉司马冏,夺取大权。于是挑拨司马冏去杀都城内的司马㐅。司马颙本想让双方杀个两败俱伤,他好渔翁得利。但司马㐅轻松反杀司马冏,并掌握大权。司马颙目的没达到,便联合司马颖讨伐司马㐅。这时身处都城的司马越见攻城军队势大,心里害怕,于是用计捉住了司马㐅,并交给司马颙部下。司马㐅被活活烧死。此后司马颖自封黄太弟,独揽大权,封司马越为尚书令。

不久之后,司马越的野心也越来越大,打算攻灭司马颖,自己掌权,发兵攻下邺城后又被司马颖打败。司马越赶紧逃回封国。

司马越在封国积蓄实力,两年后发兵攻打司马颖等,经过复杂的征战,司马颖失势死去。司马越掌权。公元307年,晋惠帝病亡,司马炽继位,是为晋怀帝。同年司马颙被暗杀。至此这场皇族内乱正式结束,司马越成为最后胜利者。但这并不是司马越的终点。

八王之乱后期,西晋周边少数民族已纷纷爆发叛乱。司马越掌权后不久,他听说转战在江汉一带,由石勒领导的少数民族起义军可能攻打洛阳。司马越认为洛阳难守,就以讨伐石勒为借口,带领精锐部队逃回封地。司马越临阵胆怯已不是第一次了,上一次他因为胆怯出卖了同族司马㐅,造成司马㐅被活活烧死。这次,他因为胆怯,留下晋怀帝和缺乏防守的都城给石勒,独自带着大军逃亡。司马越刚离开洛阳,晋怀帝和青州刺史苟晞便声讨司马越。司马越屯兵于项,整日担心遭到晋朝军队和石勒军队的攻击,不敢开拔前行,他忧惧成疾,于永嘉五年三月,病死了。

纵观司马越一生,他没有实力时,并没有野心,当他有实力时,野心也跟着疯长,可惜胆魄却没有跟着野心一起成长。司马越固然有窃取皇权的野心,却没有保卫胜利果实的胆魄。身居高位却没有相对应的胆魄,自然承受不住外界的巨大压力,被忧虑和惊吓折磨死,是司马越的必然下场。

0 阅读:78
历史控

历史控

读书先读史,读史读野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