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中也好,职场中也罢,我们总会遇到形形色色的人,因为种种原因不得不打交道。
不同的人脾性不同、利益不同,难免会遇到小人。
有些小人会在背后耍心机,有些小人会使用阳谋进行言语挑衅。
不管遇到哪种,一旦我们被激怒,做出了过激反应,就很容易着了小人的道,顺了小人的意。
轻则从“受害者”变成了背锅侠,名誉受损,事情不顺,心情不爽。
重则发生更严重的冲突,得不偿失。
因此,如果遇到被小人激怒的情况,千万不要骂回去,聪明人都会这样反击。
保持冷静,理智应对
作家陈玮说:“控制情绪,才能控制局势。”
当我们被人激怒后,很容易情绪上头。
一旦情绪失去控制,就很难保证自己的行为不出错。
而小人激怒我们的目的,正是在等着我们出错。
在电视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中有个情节:
盛家姐妹受邀参加马球赛,盛明兰为了帮助好姐妹赢回亡母遗物的彩头,在球场上与国公府小公爷组队大出风头。
明兰的庶姐盛墨兰回府后,与自己的小娘林噙霜商议,要借“明兰球场表现损害盛府闺阁女儿名声”这个由头让明兰吃个苦头。
墨兰母女不仅借此事在盛紘面前搬弄是非,使得明兰受到父亲盛紘的训斥,割裂了两人本就不深厚的父女之情。
墨兰还故意送明兰《舐犊情深图》,讽刺她生母早亡,而她却无法手刃仇人。
明兰生母之死,本就是她解不开的心结,墨兰母女的这番操作,成功激怒了明兰,使得她内心愤怒不已。
但明兰并没有冲动行事,而是冷静地跪在《舐犊情深图》前分析局势,规划接下来的行动方案。
冷静理智的明兰,不仅让想抓她错处的墨兰母女谋划落空。
而且通过自己的理智谋划,一步步揭露了墨兰母女的阴谋,为自己亡母报仇雪恨。
反观墨兰,面对明兰安排的丫鬟言语之间的故意激怒,她没有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反而冲动的跑去找明兰骂架。
骂架争斗中,墨兰失手划破了明兰脸颊,使得明兰差点毁容,险些酿下大祸。
墨兰素来备受父亲偏爱,平时父亲不忍责罚她,但因此事她却被父亲盛紘狠狠责罚,损害了她在父亲心中的形象,简直得不偿失。
面对被人激怒的情形,像明兰这般冷静理智,才能将局面控制在“利我”状态。
被情绪掌控着,冲动之下地回击,很可能会将自己推到“不利”的局面。
只有控制被激怒的情绪,不被对方牵着鼻子走,才有机会做出正确的回应,保护自我,回击他人。
真正的高手,能够做情绪的掌控者,他们遇到问题会保持冷静,理智应对。
言语反击,不用自证
有句话说:“人不要陷入自证的境地,当你想自证时,就被人拿捏了。”
被人激怒时,尤其是遇到被人诬陷想要进行言语反击时,千万不要急着进行自证。
一旦开始自证,就容易陷入被别人支配的陷阱中。
在电视剧《甄嬛传》中,甄嬛怀着双胎从甘露寺高调回宫,遭到了众妃嫔嫉妒。
不久后,宫中便流言四起。
她们说,甄嬛的肚子比同样月份的孕妇显得更大些,分明是少报了怀孕月份。
她怀的根本不是龙种,而是在皇帝去甘露寺之前就已怀了孽种。
面对这种致命性的流言,甄嬛心有怒意,但并没有急着回应流言自证清白。
而是选择合适时机,在太后面前状若自然地说出自己怀的是双胎,所以肚子比寻常孕妇更大些,使得流言不攻自破。
但众妃嫔并没有放过甄嬛,各种宫斗计谋更是层出不穷。
甄嬛生育龙凤胎后不久,祺贵人当着众妃嫔的面,向皇帝举报甄嬛与温太医在甘露寺有私情,诬陷龙凤胎是温太医的血脉。
随着证人入场,局面越发不利于甄嬛。
面对生死攸关的局面,甄嬛虽内心愤怒又惊惶,却是掩下所有情绪,没有急着去证明自己的清白。
为了证明龙凤胎不是龙种,皇后设计滴血认亲,使温太医与双胞胎血液相容。
甄嬛清楚的知道,温太医绝对不会与两个孩子有任何血缘关系。
她以此找到了突破口,用事实证明了滴血认亲有猫腻,她是被人故意诬陷的。
在整个惊心动魄的宫斗过程中,甄嬛没有急着去言语反击证明自己的清白,而是不动声色地观察局面寻找突破口,跳出了自证陷阱。
这才是甄嬛成功化解此次杀身之祸的关键。
面对别人的故意激怒,我们在言语反击时很容易下意识的进行反驳自辩。
余秋雨在《君子之道》中说:
“被伤害的君子更难自辩,因为颠覆名声的第一步,总是会破坏被颠覆者的基本信誉。既然基本信誉已被怀疑,自辩当然无效。”
“我没有、我不是、是你瞎说”等自证话语,让人陷入越想自证、越无法自证的困境中。
真正的高手会跳出这种自证陷阱,不为没做过的事情自证,还可以让对方来举证,从而实现以彼之矛攻彼之盾。
不说狠话,不做软事
古人言:“祸从口出。”
人在被激怒后,为了发泄情绪,很容易口不择言说些刻薄话,甚至放狠话。
狠话放多了,不仅容易让人忘记我们受过的委屈,还可能因此变成祸事。
在电视剧《风吹半夏》中,裘毕正就是典型的“雷声大雨点小”——嘴上骂骂咧咧放着狠话,实际行动却毫无原则底线;
而许半夏则是高手“人狠话不多”。
在剧中,许半夏是钢铁行业的后起之秀。
她从收废钢开始,一步步地做大做强,成为了能够与行业前辈打擂台的女企业家。
裘毕正是钢铁行业的老一辈企业家,仗着自己是行业前辈,瞧不起许半夏的出身,却又出于利益选择与许半夏合作。
裘毕正与许半夏合作期间,阴奉阳违,只顾自己的利益,背刺盟友。
裘毕正被许半夏发现做假账,把他送进了监狱,使他在众人面前大失颜面。
他被许半夏保释出来后,因内心愤怒,对着许半夏破口大骂。
并放狠话要与她斗一斗,看是许半夏这初生牛犊厉害,还是他这个老姜更辣。
面对裘毕正的大放厥词,许半夏虽内心愤怒,却始终面带微笑不与他言语计较,只留一句“你还是不会做生意”就开车离开。
被激怒的许半夏,实名举报裘毕正的企业产品质量不过关,再次让裘毕正面临了坐牢风险。
慌了神的裘毕正求助无门,一改先前的硬气,对着许半夏低声下气求放过。
最后他搭上了15%的公司股份,将好兄弟郭启东送进了监狱替他顶罪。
裘毕正任由自己借着愤怒情绪口不择言,实际做事却毫无底线原则,也无真本事为自己的狠话兜底。
真正的高手,是如许半夏这般,不说狠话,不做软事。
人与人的位置不同、认知不等,三观不合说再多都是浪费口舌。
少言为贵,不争辩,与其费尽口舌去解释,在言语上争个高下,不如用实际行动去证明。
不说狠话是品行,不做软事是底线原则。
▼
《道德经》中说:“善战者,不怒。”
意思是,凡是很会打仗的人,不会轻易被敌人激怒。
“不怒”不是不发怒,而是不轻易的发怒,有方法的发怒。
真正的高手发怒,不会直接骂回去,而是保有理智、不自证、有原则。
当被小人激怒时,愿你我能如高手般应对。
作者 | 幕卷·淳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