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经》与上古历史:如何看待古代神话传说?

韬滔谈易 2024-07-06 17:43:54

是谁创造了历史?当然是广大劳动人民群众。

在长达数千年、数万年、甚至可以说是几十万年的峥嵘岁月中,一代又一代的中华优秀儿女不知付出了多少辛勤的汗水,他们凭着超群的智慧用灵巧的双手,编织出一个又一个富有神奇色彩的故事,创造出辉煌灿烂的思想文化。从盘古开天地到三皇五帝的传说,都充分反映了我们祖先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勇气和毅力。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他们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从人文先祖黄帝算起,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史。然而到了近代,在西方文化的冲击下,上古时期的历史普遍受到人们的质疑。如果一个人对自己的祖先都产生了怀疑,还有什么比这更悲哀的呢?难道还不足以让每一个炎黄子孙感到揪心吗?

我们对上古历史的认识,主要是来源于司马迁的《史记·五帝本纪》,此外就是广为流传的神话故事。然而,这些流传了数千年的神话传说,比如女娲造人、黄帝战蚩尤、刑天舞干戚、夸父逐日、共工怒触不周山、后羿射日、嫦娥奔月、大禹治水等等,以现有的常识来判断,无论怎样想怎样看都又让人觉得荒诞离奇、不可思议。

现在就以大家熟悉后羿射日为例,上古时期的人类是如何用弓箭将天上的太阳射下来呢?至于女娲造人的故事就更加夸张了,最开始的人类竟然竟然是用泥捏造出来的,有谁能够用泥土捏造出有血肉之躯的人类呢?不妨再捏一个出来让大家开开眼界。

后羿射日

显然,稍有常识的人都能明白,无论是后羿射日还是女娲补天,都是不可能的事情。然而,既然大家都知道这些事情明显是不可能的,为何还会代代相传呢?

其实,《山海经》本身就已经有了答案,《山海经·大荒南经》这样记载:“东南海之外,甘水之间,有羲和之国。有女子名曰羲和,方日浴于甘渊。羲和者,帝俊之妻,生十日。”

这段古籍文献就十分明确地指出,羲和是帝俊的妻子,她为帝俊生育的儿子只是以“日”来命名的,怎么会是天上的太阳呢?

羲和为什么会给自己的儿子取这样的名字呢?否则就不会有这么多的误解了。

相信大家都听说过伏羲,但是否真正了解伏羲的含义呢?

伏羲在《易》又称作包牺氏,是古人对上古时期狩猎高手的尊称。包牺氏的一个重大贡献就是创立八卦,八卦的创立使得人类能够对世间万物进行分类认识,标志着人类由蒙昧状态进入文明社会。古人将八卦的创立看作是人类文明的曙光,于是便将创立八卦的包牺氏比作正在升起的太阳。“伏”就是爬在地上的意思,“羲”就是太阳,伏羲就是正在从地上升起的太阳。

帝俊作为伏羲氏的首领,在人们的眼里,他和他的儿子就象征着天上的太阳,这正是《易经》离卦的象征意义:“明两作,离;大人以继明照于四方。”

《易经》就是从八卦发展而来的,了解《易经》,尤其是离卦的象征意义,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羲和用“日”来为自己的儿子取名。其实,商朝也继承了这一传统,商王的名字也带有天干的名称,就是甲乙两丁戊己庚辛壬癸。

因此,《山海经》所记载的是真实的历史事件,而神话故事则后人在《山海经》的基础上重新进行创作,这些作者为了吸引更多人的注意而借题发挥,将羲和的儿子描绘成天上的太阳。不幸的是,绝大多数人都是从神话传说中了解到后羿射日的故事。

女娲造人也是这样,在真实的历史中,女娲用泥捏造出来的人只能是泥人。真实的故事就是讲述女娲如何发明陶器的炼制,但这样的故事平淡无奇,难以引起人们的兴趣。为吸引读者,后人在重新创作时便将女娲用泥土捏造出来的泥人描绘成为有血有肉的正常人类。

女娲造人

对于上古时期的历史,现在我们所了解到的基本上都是神话传说,并非象《山海经》那样的原始文献记载。上古时期的神话传说之所以能够流传至今,根本原因是有真实的历史作为依托。流传的是真实的历史,神话只是包装的外衣,它能够让平淡无奇的故事长上翅膀,飞得更高更远。

如果不是因为这些神话故事,象后羿射日,女娲制陶等真实的历史事件恐怕早就已经失传了。比方说,现在比较流行的影视作品中,带有玄幻色彩的作品更加受人欢迎。尽管大家都知道这是不可能的,但大家就是喜欢看,反而真实的故事却很少人看。

既然大家都不愿意看,有谁愿意花时间、花精力却创作呢?

现在大家应该明白,为什么这些荒诞离奇的神话故事为何能够流传数千年吧?这就是历史的魅力!因为历史是真实存在的。

上古时期这些神话传说基本上都是来源于《山海经》,或者与《山海经》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相信大家都不会有什么异议。然而,人们更喜欢经过改编的故事传说,而不是《山海经》原有的记载,相信大家也不会有异议吧?

因此,若要了解上古时期的真实历史,就应该从最原始的文献记载入手,而不是经过文学加工创作出来的神话故事。现在我们所能够看到的最早的古籍文献便是《山海经》,相传是上古时期的大禹、伯益所作。刘秀在《吴越春秋》中说道:“禹巡行四渎,与益、夔共谋,行到名山大泽,招其神而问之山川脉理金玉、所有鸟兽昆虫之类,及八方之民族,殊国异域土地里数。使益疏而记之,命曰《山海经》。”

然而,《山海经》这部奇书自古以来就倍受争议,关于它的作者、它的成书时间、以及它的内容类别,每一项都是众说纷纭、争论不休。按理说,从《山海经》中了解上古历史就是看书上所记载的内容,无需理会各种各样的争议。但是,如果不了解它的成书过程,很多内容都是无法理解的。比如《海内南经》有这样的记载:“氐人国在建木西,其为人人面而鱼身,无足。”

仰韶彩陶盆上的鱼纹图,讲述人面鱼身传说

世间上哪有人面而鱼身的怪物?虽然现在的影视作品中经常出现有所谓人鱼的形象,那都是电脑人工合成的,并非真实的东西。

氐人国的人面鱼身又是怎么回事呢?如前文所述,《山海经》的作者是上古时期的大禹或伯益。然而,上古时期文字还没有诞生,所谓“人面而鱼身”肯定不是他们的表达。对于这样的问题,《易经》也给出了答案,《系辞》下篇第二章有这样的讲述:“上古结绳而治,后人易之以书契,百官以治,万民以察,盖取诸夬。”

什么是“结绳而治”?这个问题有点复杂,需要对《易经》有比较全面的了解,大概意思是说,在文字诞生前的上古时代,人们要表达或保存某种信息,只能用图形或抽象符号来表达。只是“人面而鱼身”这样的表达方式,普通人很难明白其中的含义。因此,在文字诞生后,见多识广的圣人便用文字加以说明。

《系辞》这句话虽然是讲述《易》的成书过程,但对《山海经》同样适用。也就是说,原始的《山海经》是用图形符号来记载的,我们所能看到的《山海经》是经过后人的整理编辑,而且已经将图形符号转化成文字,并非最初《山海经》的原貌。

因此,要想读懂《山海经》,从《山海经》中了解历史的真相,首先就要符合常识。如前文所说后羿射日的神话传说,如果将“日”理解为天上的太阳,明显有违于物理常识。

其次、应当要对《易经》有所了解,还要结合相关古籍文献,相互对比、相互印证。由于《山海经》的描述过于简略,适当参照其它古籍文献记载是必须的,俚在对比印证时应以《山海经》为主,其他文献作为补充。

第三、要结合考古研究的成果。为了寻找历史的真相,于是有了考古学,人们在深埋于地下的废墟查证古人曾经生活过痕迹,还原其本来的面目。

大家都听说过祝融战共工、共工怒触不周山的故事吧?在神话传说中,共工被祝融打败后竟然一怒之下便撞向不周山,还把天柱之一的不周山撞塌了。

天都塌下来了,人还怎么活?天空天空,古人都知道天本来就是空的,根本没有什么天柱,因而没有人将这些传说当成一回事。然而,良渚古城遗址的发现却解开了这个千古之谜。

纵横交错的水道穿梭良渚古城

良渚古城最大特色就是有众多的水道纵横交错穿梭其间,这是十分罕见的现象,而且古城的城门还建在水道上,九座城门竟然有八座水门。上古时期没有马车,这些水道就相当于其他古城遗址的道路。修建这些水道就是为了方便运输货物,以便将良渚工匠生产出来的产品装载到船上,然后通过这些水道就可以运输到天下各地。

前文说到,上古时期文字还没有诞生,共工怒触不周山这个历史事件肯定不是用文字记载的,古人是如何才能把这个重大历史事件记录下来呢?按照《易》的说法,就是以绘图的方式刻写在石碑或者工具器皿上,在文字诞生并广泛使用后,某些人为了方便后人理解便用文字表达出来。

既然共工怒触不周山的事件是用绘图方式记录下来,大家不妨想一想,如果良渚古城也用线条来勾勒,这些水道是不是像一根根柱子呢?如果将良渚古城看作是天庭,这些水道就是支撑天庭的天柱。

共工氏又是如何撞塌天柱呢?确切地说,就是某一条水道被洪水淹没了。被洪水淹没这条水道肯定是与大江大河相连,共工氏把江河边的防洪堤坝毁掉,洪水不仅淹没这条水道,同时还把古城也淹没了。

共工怒触不周山的事件并不在良渚,而是在冀州,在《山海经·大荒北经》就能够找到相关的记载:“有系昆之山者,有共工之台,射者不敢北乡。有人衣青衣,名曰黄帝女魃。蚩尤作兵伐黄帝,黄帝乃令应龙攻之冀州之野。应龙畜水,蚩尤请风伯、雨师纵大风雨……”

不过,这段文字记载并不完整,也不一定能够准确地反映当时真实的情况。这世间上根本没有象风伯、雨师那样能够呼风唤雨的神人,但向天求雨这种现象是确实存在的,尤其是在古代。因此,蚩尤请风伯、雨师纵大风雨就是向天求雨,而且还求来了千年难遇的特大暴雨。结合相关传说便可以作出这样的推断:共工氏眼看就要输掉这场战争,于是想出了用洪水淹没对方的损招。

1 阅读:130
韬滔谈易

韬滔谈易

从《易经》中探讨中华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