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万象硬核
编辑|万象硬核
前言
在2024年黑龙江的一个普通日子里,一位物业维修工人吕先生偶然在垃圾桶里面发现了一个稀罕物件。
吕先生之前开过一个美术社,所以比较喜欢漂亮的东西,看着垃圾堆里面放着的好像是一个什么标本,就捡了起来。
吕先生想着既然是扔在垃圾堆里面的,估计它就是已经被主人舍弃了,于是就将这个标本带回了家。
刚开始,吕先生只是把它放在小院的角落,偶尔闲暇时会看上几眼。
几个月后的一天,一个摄影爱好者来到吕明的小院,正好看到了这件标本,便告诉吕先生这鸟可能是“白尾海雕”,有可能还可以卖钱。
吕先生本身对鸟类也没啥研究,于是以为这就是“白尾海雕”标本。
但吕先生也没想到要将它卖掉,还是安置在小院子里面,但是很快吕先生的小院子就到期了,他们要重新换一下住处。
正好此时吕先生的哥哥也回来了,他觉得吕先生捡到的这个标本太占地方了,于是就让吕先生将这件标本卖掉拉到。
于是两个人商量了一下,最后定了一个5000块钱的价格就挂到了2手平台。
然而,他们没想到的是,几天后,民警看到了这个标本售卖的链接和图片。
很快,吕先生和哥哥就被民警传讯了,交代了前因后果之后,标本就被拿出去鉴定了。
后来鉴定机构给出了权威的结果:吕氏兄弟售卖的标本并非他们以为的“白尾海雕”标本,而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金雕的标本,价值约6.4万元。
这一结果让吕氏兄弟陷入了深深的懊悔和恐慌之中,但是吕先生和哥哥在网上卖捡拾的野生动物标本的行为是否具有法益侵害性还是需要衡量的。
所以南岗区检察院组织召开了公开听证会,最后经过讨论,认为吕先生和哥哥出手标本的恶意还是比较小的,最后决定不对他们俩起诉。
那么白尾海雕是什么鸟儿,为什么会和金雕混淆在一起呢?
——【·相似的鸟儿·】——
白尾海雕是大型猛禽,平均体长为84-91厘米,雌雄同形,但雌性相较于雄性体型略小,雌性平均体重为2.8-3.7千克,雄性的平均体重为3.7-4.6千克。
金雕的体型和它大差不差,体重也上下浮动不多,所以外行人认错也是正常的事情。
白尾海雕的头和颈部为淡褐色或沙褐色,还长着暗褐色的纹路,前额基部颜色较浅,喉部也为淡褐色。
虽然金雕和白尾海雕的毛色有一点差距,但总体来说都属于深色,所以也比较容易混淆。
白尾海雕的嘴巴较大且厚,呈鲜艳的黄色,上喙边端具有弧形的垂突,这种形状的嘴非常适于撕裂猎物进行吞食。
它的眼睛比人类的要大,虹膜为醒目的黄色,透露出一种犀利的目光,仿佛能洞察一切。
白尾海雕的上体为暗褐色,肩部羽色稍微浅淡,多为土褐色,具有不同程度的斑;
它们的尾巴较短,呈楔形,最为显著的特征是尾羽为纯白色,这也是它被称为白尾海雕的原因,尾下覆羽为淡棕色,有褐色斑。
白尾海雕主要在白天活动,喜欢在水面比较广阔的地方飞翔,冬季有时也能见到3-5只在高空翱翔。
白尾海雕主要栖息在海滨或江河附近的沼泽地区,也见于湖泊、河流、海岸、岛屿及河口地区。
它们是肉食性动物,主要以鱼为食,常在水面低空飞行,发现鱼后利用爪伸入水中抓捕。
当然,它也捕食鸟类和中小型哺乳动物,如各种野鸭、大雁、天鹅、雉鸡、鼠类、野兔、狍子等,在冬季食物缺乏时,偶尔也会攻击家禽和家畜,如猫、狗、羊等。
同时,它还具有食腐性,也会吃腐肉和动物尸体,常通过在空中翱翔和滑翔搜寻猎物。
白尾海雕的繁殖期为每年4-6月,他们会在湖边、河岸或附近的高大树上搭建自己的巢穴,巢位和巢都甚固定,在无干扰的情况下,他们会多次利用这个巢穴。
雌鸟每窝一般情况下就生2个鸟蛋,小鸟出生之后由雌雄亲鸟共同喂养,就这样它们会在巢穴里面生活70天左右的时间,雏鸟即具有飞翔能力和离巢。
在中国,黑龙江省和内蒙古大兴安岭地区的白尾海雕为夏候鸟,其他地区为冬候鸟或旅鸟。
全球范围内,白尾海雕主要分布于格陵兰岛、欧洲、亚洲北部、东亚以及南亚。
在北欧亚大陆进行繁殖,全欧洲最大的白尾海雕族群位于挪威海岸。
在中国主要分布于除海南省之外的其他省份,在东北等地区繁殖,越冬于东部和东南部沿海地区。
2021年,白尾海雕被列入中国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受到国家严格的保护,同一年在国际上白尾海雕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等级为无危(LC)。
虽然目前其种群数量趋势稳定,但由于环境污染、生境丧失和乱捕滥猎等人类活动的影响,在过去其种群数量在大多数地区均已明显减少。
因此仍然需要咱们的共同努力来保护它们的生存环境,确保其种群的持续稳定发展。
参考:
检察日报-要闻版《新春走基层|捡来的标本差点让他获罪》2025-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