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首次出现!2008年,云南村民在老水塘里发现

万象硬核 2025-04-18 10:25:39

文|万象硬核

编辑|万象硬核

前言

2008年11月19日,中国网报道,在云南的一个小山村里的老水塘中,村民意外发现了一种奇怪的生物。

它们的上半身是透明的,下半身是橘红色的,样子看起来有点像虾,但是腿明显要比虾多,又有点像蚰蜒,这种生活在水中的“怪物”还是仰面游泳的。

这究竟是一种什么生物呢?

当地村民十分疑惑,同时也害怕村子里的牲畜喝了老水塘里的水中毒,于是就赶紧求助了水产站的工作人员。

而专业人员也对这种生物感到疑惑,不敢确定,最终经过一番曲折的鉴定,这竟然是一种在中国首次现身的罕见新物种。

【·发现虾状“怪物”·】

发现这一奇怪生物的地方是在云南省泸西县,一个叫井不干村的小山村中,村子的山腰处有一个老水塘,一年四季都不会干涸。

这个老水塘的面积有一亩多,平时村子里的很多孩子都喜欢在水塘里抓泥鳅捞虾捞鱼,村子里的水牛也经常来这喝水。

2008年的9月1日下午,村子里的孔维雷还是跟往常一样来水塘里捉泥鳅,一网兜下去,泥鳅捞上来不少,不过里面还有几只长相很奇怪的生物。

正是后来被村民称之为虾状“怪物”的生物,孔维雷从来没见过这种生物,于是就拿给村子里的其他人看,大家表示都没见过。

村子里的人担心这种生物有毒,会污染老水塘里的水,进而危害到时常到这里玩耍的孩子和水牛。

孔维雷十分好奇,就给水产站和电视台都打了电话,希望有人能认出这种“怪虾”的身份。

水产站的副站长殷建平和他的同事在看到这种生物的时候营业非常奇怪,他们几乎对县里的水生生物无一不识,但是也叫不上来这种“怪虾”的名字。

不过可以确定的是,这种生物应该没有毒,生活在老水塘中的鱼都可以捕食它们,这让村民心安不少。

不过这个老水塘已经在村子里存在有些年头了,为何之前都没发现“怪虾”的踪迹,它们是如何突然冒出来的呢?

为了找出这些“怪虾”的身份,殷建平捉了几只带回去。

通过更细致的观察,人们对这种“怪虾”的外形有了更详细的了解,它们的体型很娇小,只有三四厘米长,上半身透明,几乎可以看见它们的内脏结构,下半身是橘红色,像是虾尾,尾巴末端分叉,类似鱼尾,上面长有纤毛。

“怪虾”的眼睛比较突出,头领还有一对触角,胸部分布有11对泳足,用来辅助它们在水中游动。

雌雄有比较明显的区别,雄性的个头稍大于雌性,嘴巴为钳状,雌性为扇状。

然而这样形象的生物,在殷建平所了解到的水生生物中似乎并不存在,还没等他继续研究,捕捉的这些样本已经相继死去。

于是他将这些“怪虾”的影像资料传给了更权威的专家舒树森,请他进行辨认。

舒树森初步认定这种“怪虾”应该是枝额虫,国内的记载非常少,在美国,人们称呼这种生物为仙女虾。

—【·中国首次发现·】—

但从影像资料做出的判断并不一定完全准确,舒树森就和同事亲自来到了泸西县进行采样,用带来的先进设备进行更精密的鉴定。

舒树森从老水塘里捕捞了30条“仙女虾”,带回了昆明进行研究,然而在专家的鉴别之下发现,这似乎并不是仙女虾。

它的很多身体功能和细部的身体结构都和仙女虾所在的钗额虫科枝额虫属生物的特征不相符,虽然还不确定它们的身份,但可以肯定的是它们并不是仙女虾。

昆明的专家又将“怪虾”的影像资料传给了北京的专家,北京专家研究后发现这一物种似乎在中国还从未有过文献记录。

专家们又进一步扩大了搜寻范围,向国外的专家进行求证,这才找到了答案。

这种生物是地球上非常古老的一种生物,全球的发现数量也很有限,之前仅在印度河太过有过它的相关记录。

这种生物的学名叫做旋额虫,是旋额虫科的一种水生生物,在中国还是首次被发现。

之后在云南的丘北县,人们第二次发现了旋额虫的踪迹,2015年10月27日,昆明信息港报道,是在云南丘北县笼陶村的一处洼地发现的,捕获了2000多只。

明确了“怪虾”的身份之后,专家们对这一物种进行了详细的研究,也发现了它很多特殊的生活习性。

旋额虫的生命非常短暂,不超过3个月,它们在繁殖后不久就会死亡,卵在水中经过一个多星期的发育就会变成幼体。

而这些人工养殖的幼体通常也长不大,一个多月的时间里也都相继死掉了,目前人们养殖的最高时常是26天。

不光是人们捉回来的样本,就连生存在老水塘中的野生个体同样已经失去了踪迹。

专家们也是由此推断,它们很可能此前就已经出现过,但是因为旋额虫的寿命极短,人们可能还没来得及发现它们,它们就已经死掉了。

并且旋额虫对环境的要求比较高,此前舒树森也对老水塘里的水体进行了检测,发现这里的水呈弱碱性,温度在20度左右,可能这也是它们生存的条件之一。

老水塘的地理位置也很特殊,处在半山腰却不干涸,专家研究发现这里还是喀斯特地貌,在几百万年以前这里可能都是一片汪洋。

在地质运动下,出现了很多像老水塘一样靠地下水补给的小湖泊和池塘,而这也正给旋额虫等古老生物提供了适宜的生存环境。

丘北县发现旋额虫的地理位置和泸西县有很多的相似之处,都曾是海底,现在是喀斯特地貌。

不过旋额虫的寿命如此短暂,它们又是如何在地球上生存至今的呢?

旋额虫虽寿命短,但它们的生命力比较顽强,研究发现只要环境合适100度的水温也能孵化,而且卵是有休眠期的,遇上极端或者不适宜生存的环境时,它们就会陷入休眠,时间可能是几十年甚至更久。

只有遇到合适的生存条件之后,它们才会再次孵化,而老水塘中的旋额虫很有可能就是因为环境合适,人们才偶然发现了它们的踪迹。

之后当地有关部门也对老水塘进行了保护,希望可以有机会再次见到这一古老的生物,旋额虫。

参考:

都市时报《鉴定 中国首次现身的新科物种》,2008-11-14

昆明信息港《云南丘北发现2000多只活体旋额虫》,2015-10-27

0 阅读:0
万象硬核

万象硬核

谢谢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