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高炽在位不足一年,为何能名垂青史?只因他解决了四个天大难题

谭子涵啊 2025-01-26 12:44:29

明朝这个朝代总给人一种很倔的感觉,不跟外族和亲也不称臣,但是说起明朝最有意思的皇帝,那肯定得说说明仁宗朱高炽,这个当了十个月皇帝的胖子,居然在短短时间里给明朝解决了好多大问题。

朱高炽从小就胖乎乎的,这让他爹朱棣看着就来气,毕竟自己打江山的时候那都是骑马打仗的主,结果生了这么个爱读书的儿子,这让朱棣觉得特别没面子。

要说朱高炽也是够倒霉的,他弟弟朱高煦那是真能打,跟着朱棣南征北战立下了不少功劳,这让朱棣对这个二儿子是越看越喜欢。

朱棣其实一直想换太子,他觉得朱高炽这样的性格根本就当不好皇帝,但是大臣们都不同意,说这样做会让天下人寒心。

朱高炽知道自己老爹不喜欢自己,所以当太子的时候那是真的小心翼翼,生怕哪句话说错了就被废了太子之位。

但是朱高炽的儿子朱瞻基却特别得朱棣的心,这让朱高炽的太子位置稳了不少,因为朱棣想让孙子将来能名正言顺地当皇帝。

朱高炽虽然不受老爹待见,但是他一直都很孝顺,从来不跟朱棣顶嘴,这种性格虽然看着怂,但是保住了太子之位。

朱棣在位的时候,朱高炽就发现朝廷里有很多问题,但是他不敢说,只能在心里记着,等自己当了皇帝再解决。

朱高炽这个人虽然性格软,但是心里门清,他知道自己要是强硬起来,可能连太子都当不成,所以一直在忍着。

朱棣死后,朱高炽终于当上了皇帝,他一上来就开始处理朝廷里的各种问题,一点都不含糊。

朱高炽发现朝廷里的老臣们都不敢说真话,整天就知道拍马屁,这让他特别烦,于是就想了个办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他发明了一种叫绳愆纠缪的银令,大臣们可以用这个银令私下给皇帝递奏折,这样就不用担心在朝堂上得罪人了。

朱高炽还规定七十岁以上的官员可以回家养老,这样就能让一些年轻人有机会当官,给朝廷注入新鲜血液。

当时的大明虽然看着挺厉害,但其实国库都快空了,因为朱棣搞了很多大工程,花了特别多钱。

朱高炽看到老百姓活得不容易,就下令减免了很多税,还让那些逃难的人回来后不用补交以前的税。

他还从国库里拿出粮食救济灾民,虽然国库本来就不富裕,但是他觉得老百姓的日子更重要。

朱高炽还改革了科举制度,规定南方考生占六成,北方考生占四成,这样南北的读书人都有机会当官。

虽然朱高炽只当了十个月的皇帝就死了,但是他在这短短的时间里干了不少大事,为明朝解决了很多问题。

他虽然看着软弱,但是当皇帝后一点都不含糊,该改革的就改革,该处理的就处理,一点都不拖泥带水。

朱高炽这个人虽然不会打仗,但是他特别会治国,知道怎么让老百姓过好日子,怎么让朝廷运转得更好。

他的这些政策后来都被他儿子朱瞻基继续执行,这才有了明朝最好的时期,就是历史上说的仁宣之治。

朱高炽虽然胖,虽然不像他爹那样威风,但是他当皇帝的这十个月,给明朝解决了很多大问题。

他这个人虽然看着不起眼,但是做事情特别实在,不搞那些花里胡哨的东西,就是踏踏实实地解决问题。

朱高炽这个皇帝虽然在位时间短,但是他的政策都特别管用,让明朝的情况变得好多了。

历史上给他的评价都挺高,说他是个好皇帝,这从他的庙号叫仁宗就能看出来。

0 阅读:129
谭子涵啊

谭子涵啊

谭子涵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