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X剧场新作《棋士》正式开播,由王宝强身兼主演、监制及投资人多重身份,携手韩三平打造,品质背书下,它能否成为国产悬疑剧的新标杆?前三集播出后,《棋士》以细腻的伏笔铺陈和鲜明的人物塑造赢得观众青睐,却也因关键逻辑漏洞引发争议。这部学习《绝命毒师》叙事野心的作品,究竟成色如何?
《棋士》的核心主线与《绝命毒师》异曲同工:一个原本平凡的小人物,因偶然事件被卷入犯罪旋涡。王宝强饰演的围棋老师崔业,去信用社取钱的普通一天,阴差阳错成为劫匪的“帮凶”,从协助逃跑到意外卷入命案,一步步滑向不可控的深渊。这种“蝴蝶效应”式的叙事,正是经典犯罪剧的张力所在。
剧中,崔业的命运转折点被刻画得极具戏剧性——信用社劫案中,他因一句“我能带你们出去”被迫与劫匪绑定,而编剧通过大量前后呼应的细节,让这场“偶然”显得宿命感十足。例如,崔业在少年宫授课时讲解的围棋术语“逢危须弃”,恰成为他后续教劫匪舍弃同伙、分散警方注意力的伏笔;他在铁柜上用磁吸图钉摆出的棋局,最终成为刑警哥哥(陈明昊饰)追查他的关键线索。
《棋士》最突出的优点,在于对90年代氛围的精准复刻和人物关系的“不言自明”。道具组堪称考究:片头的BP机、鸵鸟墨水、《新围棋十诀》书籍(真实出版于1988年),肯德基橱窗里的“奇奇储蓄罐”,甚至信用社破旧的铁柜和少年宫斑驳的招牌,都在无声传递时代的痕迹。
人物塑造同样依赖细节堆砌。崔业的窘迫生活通过几个镜头便跃然纸上:他给儿子买肯德基时的犹豫、因非编制身份收入微薄的无奈,以及前妻围巾上若隐若现的公司logo(与反派王红羽名片上的“红羽”标志呼应),暗示她已投入老板怀抱。母亲的角色虽戏份不多,但一句“出去吃多浪费钱”的唠叨,瞬间立住传统长辈的形象。
然而,《棋士》的高开低走,暴露了国产剧常见的通病——为推进剧情牺牲合理性。劫案发生后,警方竟未从信用社监控或目击者证词中锁定崔业。剧中明确呈现:崔业在众目睽睽下对劫匪喊话,且他是唯一熟悉信用社传菜口通道的“内应”。这一关键漏洞直接导致后续剧情根基不稳,仿佛编剧强行按下“忽略键”。
相较《绝命毒师》中老白每次化险为夷的缜密算计,《棋士》的转折更依赖巧合。例如,劫匪恰好选择崔业当人质、崔伟(陈明昊饰)恰巧是负责此案的刑警,这些设计虽强化戏剧冲突,却削弱了现实质感。
尽管存在瑕疵,《棋士》仍值得推荐。其紧凑的节奏、丰满的配角(如李乃文饰演的傲慢老板王红羽)、对命运无常的探讨,均远超同期流水线古偶剧。王宝强贡献了近年最接地气的表演,将崔业从懦弱到黑化的渐变过程拿捏得当。
若后期能填补逻辑漏洞,《棋士》或可成为国产犯罪题材的一次突破。至少,它证明了:观众依然渴望看到“非爽文式”的、充满人性挣扎的故事。
《棋士》像一盘未下完的棋局,布局精巧却险招频出。它的成败,或许正取决于后续能否“落子无悔”——是成为又一部虎头蛇尾的遗憾之作,还是以缜密收束逆风翻盘?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