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中的很多英雄好汉,在上梁山之前,就已经是江湖上十分有名的人物了,到了梁山之后,靠着出众的武艺大放异彩的好汉也不在少数。
但却有这样一个例外,此人在上梁山之前,武功高超享誉各地,但却在上了梁山之后,从不跟随梁山出征,这到底是为什么,宋江又为何会同意他不去前线呢?
身家富贵,地位出众提及李应,很多人可能对这位好汉并不熟悉,在梁山被招安之后,出征打仗的好汉之中,也不怎么能见到这个名字。
可此人本事却并不小,在前往梁山之前,他便是李家庄庄主,与扈家庄、祝家庄两个庄子是同盟关系。
而且李家庄经营有方,李应这个做庄主的自然也是相当富贵。但他却并不是个富贵闲人,一把钢枪耍得十分出色,甚少有人是他的对手。
李应好端端地做着家主,并没有想加入梁山的意思,但他没想到的是,帮了跟随自己多年的管家一个忙,竟然把整个李家庄给搭了进去。
当时杨雄、石秀和时迁三人,在前往梁山投奔的路上,在祝家庄的客栈离偷了一只鸡,引来了客栈老板的怒火,直接将时迁给扣下了。
对方死活不愿意放人,杨雄无法求到了自己的好友杜兴这里,杜兴又是李应的管家,李应觉得这根本算不了什么事,不就是为了一只鸡吗,他修书一封,送到祝家庄,这事也就平了。
可未曾想到,祝家庄却是铁了心的不放人,李应被落了面子,自然是心中不忿,带着自己的手下亲自去找了祝家庄的人讨说法。
祝家庄庄主本事不及李应,败下阵来,二人就此结怨,虽说人是救出来了,但原本两个庄子的同盟关系也就此破裂。
虽说与同盟结仇,可此时的李应却并没有想要跟着三人去梁山的想法,到底是什么让他转变了想法去了梁山呢?
生活闲适,却被设计李应拒绝了杨雄三人邀请他一同前往梁山的想法,想来他自己原本就是一庄之主,自然是不愿意去梁山屈居人下。
再说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就算再怎么与祝家庄结怨,自己也能带着李家庄安然度日。
可他不知道的是,自己和李家庄已经被梁山惦记上了,杨雄等人将自己在祝家庄发生的事情告诉了宋江,略一思索,便觉得这是个绝佳的机会。
在攻打祝家庄的时候,宋江先礼后兵,先是前往李家庄,“不如庄主加入梁山。”遭到了李应的再一次拒绝。
可宋江并没有放弃对李家庄的图谋,李家庄的财富若是能运送到梁山,那么他们梁山养兵马的钱就不会那么紧巴巴的。
既然邀请他不能让他同意,那就切断他的后路,将他逼上梁山。
趁着李应外出,梁山假借李应本人的名义,将李家庄的财富转移到了了梁山,顺带着将李应的家人也接到了梁山。
回到李家庄的李应看着眼前已经被烧成废墟的李家庄自然是心痛不已,宋江顺势将这事甩到了祝家庄头上,让原本还惦记着两家重归于好的李应,彻底断了与祝家庄的联系,转投到了梁山。
这样的做法有些令人不齿,但宋江显然是想要李应这样的人才为自己所用,毕竟他可是排在梁山好汉的第十一位,能力自然是不用多说。
可后来,宋江却根本不敢重用李应,甚至不让他空置自己一身的本事,不让他去前线作战,这又是为什么呢?
阴谋哄骗,不得不防李应能够加入梁山,可以说是自己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被哄骗去的,他外出回来,自己的家人就已经被接到了梁山,自己的家又被烧了,又与祝家庄结仇,无处可去自然是只能加入梁山。
但是这种哄骗一旦被拆穿,那就意味着宋江他们之前所有的图谋都功亏一篑,毕竟梁山的家底,有不少都是从人家李家庄搬来的。
而且李应又不是李逵那种莽夫不通文墨,很多时候想要蒙骗过他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让他为梁山卖命,其实宋江根本也没有把握。
李应不同于梁山上的其他好汉,折服于宋江的领袖能力,也对梁山并没有多大的归属感,甚至他在山上与众多的梁山好汉,也并没有过多的交际,连顺手切磋都见不到。
由此可见他其实并没有融入梁山,本来宋江就对他心怀愧疚,要是将其放到前线去吃苦,只怕是养尊处优的李庄主并不会多情愿,所以宋江便安排他掌管后勤。
如此一来,既能避免自己当初的蒙骗不被李应发现,也能给他不低的地位,让他在梁山安心待着。
毕竟后期梁山外出打仗,都需要粮草的支持,所以李应虽然不去前线,在梁山上也是备受尊重的。
对李应这样安排,既是安抚,也是防备。但掌管后勤保障这件事情,对于李应来说,并不算是多么困难的事情,他做起来得心应手,甚至于哪怕到了后期,梁山被招安,在他的统筹下,也没让梁山好汉,因为粮草的事情发愁。
梁山上的武将人数众多,但是像李应这样能够保证后勤保障一点问题不出的人才,却是没有,所以他的职位,很难找到人替代。
纵使后来宋江想要让李应这个武艺高强的人前往前线,他也没办法,毕竟粮草才是头等大事,不能耽误。
而李应也算是梁山好汉之中,结局最好的一个了,毕竟他没有跟着梁山众将领在前线作战,对梁山的归属度也没有那么高,甚至管理后勤的才华盖过了朝中不少的臣子。
像他这样的人才,朝廷自然不会像对待一线武将那样对待他,反而给了他优待,让他继续为朝廷卖命。
而梁山不少人,牺牲在了战场上,即便是从战场上下来,也被朝廷当作眼中钉,趁着他们损失过重,对梁山好汉们逐个下手,难以有一个好结局。
有时候枪打出头鸟一点问题都没有,像宋江等人锋芒过剩,却又信任了朝廷,太想要正式为朝廷卖命,抛弃自己的草寇身份,反而是把自己的命脉交给了朝廷。
而李应这种不争不抢,在幕后韬光养晦,却又不是废人,有一定的能力,又没有野心的,才是朝廷能够接纳的。从最后的结果来看,梁山上,没几个李应这样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