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发红包有禁忌?不妨学一下广东人!

思炊烟 2025-01-26 22:36:45

中国人的传统节日春节,民间称之为过年。

每逢过年都离不开发红包这个话题。

中国人过年讲究个吉利,所以过年时的红包在数额上也有讲究。

不得不说,中国人对吉祥数字的这种执念是深入骨髓的。生活中这样的例子可不算少。

比如车牌,手机号码,有些特别的号码简直是身份的象征。

我就亲眼见,有位富豪老板花上几万块去买所谓的吉祥连8的车牌号。

所以说,过年发红包这件事情上也不会例外。

多数人都会选用中国人认为吉利的数字。比如,2、6、8、等,寓意比较好的数字。

2表示好事成双,6表示66大顺;8代表一路发发。

大多数人也忌讳用4、和3这两个数字,认为这两个字的谐音不够吉利。更不能心血来潮,发个250之类的。

否则,钱花了还弄得亲朋好友之间心生嫌隙,划不来。举个例子。

我朋友过年给侄女发了500块钱红包。但嫂子是个精明到骨子里的人。她立马把500元拆分成两份,分别又回发给朋友的两个孩子。弄得我朋友心里很不舒服,时隔一年了,还不忘吐槽。

正因为如此,许多人在发红包时都会再斟酌一下尽量会绕开这些会引起歧义的数字。

直系亲属间这种小插曲还不算什么。这要是其它有利害非突的关系中,可是一件大事。

同事老张求在银行工作的同学给儿子安排份工作。

在同学生日时买了烟酒,又包了500的红包。

当天晚上礼物和红包就被退回来了。

后来,才知道同学认为过生日送单数红包不吉利。儿子介绍工作的事儿也不了了之了。

有朋友不禁感叹说,过去大家兜里没多少钱,过年给晚辈发一块二块钱,连个红包袋子没有,孩子大人都乐开了花。

如今,大家手里有些钱了。发个红包本来图有个过年气氛,却这个讲究那个讲究的都来了。

发吧,心累,不发吧,都形成了习惯,谁也不想第一个提出非议,做个终结者。

于是,发红包就成了一种走过场和形式。

直到我去了广东,才发觉,在发红包这伴事上我们都该学一下人家广东人。

广东人过年发红包有以下四个特点。

一、面额不是问题,赌你收到就想笑。

由于工作原因,我出差到广东一年。那年春节一开工就收到意外惊喜。

几个不同部门的领导同时过来送红包。到我手里鼓鼓的几个大包。

一开始我还不好意思收,广东的同事告诉我不收才是不礼貌的。我收的时候偷笑。打开后变得大笑。

原来,是调皮的领导们,把钱都换成了一块的。10块钱就鼓鼓的一个大包。

果然是非同凡响的惊喜。

二、广东人发红包,不分亲疏,见者有份。

那应该是05年春节,我在广东过的春节。亲眼所见,我所住的洒店的大门口有个微胖儒雅的中年人向进出的人派送着什么。远看以为是在发传单。

走近了,才知道他是酒店的老总在给大家派发利事,上到经理,下到服务员,包客来用餐的客人见者都有。

当时,就觉得广东人太特别了。这个做法情商太高了。

三、广东人的红包有个好听的名字叫利事。

长辈给晚辈发,领导给下属发,已婚者给末婚者发,代表一种祝福和关爱。因此数额不在大小,只是美好祝愿。

四、广东人对红包的态度也跟其它地区不一样。

广东人是可以主动要红包的,被要的人很高兴,主动要的人也不觉得尴尬。

既图个美好祝福,也拉近人与人之间的感情。何乐而不为呢!

个人认为:

我们都应该学学广东人。这种豁达的处事风格和优良的传统。

过年发红包不应该立那么多规矩和禁忌。发红包就是图个吉利和高兴。数字多少都不是问题。

更主要也是表达心意。

小伙伴儿,怎么看?​

0 阅读:25
思炊烟

思炊烟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