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说“小年三不做,来年不惹祸”,今日小年,究竟是哪三不做?

梦录的东方史话 2025-01-22 16:16:53

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编辑|泡泡

“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

各地的忙年歌有着不同的版本,但步骤基本相同。

到了腊月二十三、二十四,就是粘糖瓜、祭灶、打扫尘土的日子。

小年小年,这都带一个年字了,说明春节要正式开始预热,得留给人们足够的准备时间。

小年不仅是一个传统节日,也是一个时间标志,说明离过大年只剩六七天的时间了。

民间忙着祭灶,忙着打扫,风风火火地准备过年。

有句俗语说:“小年三不做,来年不惹祸。”

一些节日的忌讳我们也得知道,不是迷信,就是求个好意头。

那么你知道这“三不做”是什么吗?

01 不杀生

北方小年是腊月二十三,南方小年是腊月二十四,还有的地方是正月十五或者除夕的前一天。

不同的地区选择在不同的日期过小年,也有不完全相同的节日习俗。

而小年就是祭灶的节日,这一点不会变。

起源于上古时期人们对火的崇拜,之后演变出各种神话传说。

“灶神”是平民之神,保佑的是一家的和睦欢乐。

人们对神的尊敬可以起到约束自身的作用,不管神是否真的存在,我们心中的神是一直在我们身边的。

“灶神”喜欢干净,不能让污秽不洁的东西靠近灶台。

不干净的柴火不能用,也不能在灶台上烘鞋,伸出脚来烤火。

而杀生要见血,也是“犯忌讳”的事,最好不要在这一天做。

像刀和斧头这类凶器也是不能放在灶台上的。

不杀生意味着对生命的敬畏和尊重,我们与自然和谐共生,不可滥杀,一定要把握分寸。

杀生太多,人会染上一定的“煞气”,可能会变得更加暴躁易怒。

不谈因果报应,它对人也是有影响的。

在过小年这一天不杀生,也是为了不破坏节日的气氛,大家都心平气和,好好迎接新年。

人周身围绕着一层看不见的气场,我们要尽量避免情绪化,待人友好和善,不被戾气所主导。

而下一点不能做的事情也与此相关。

02 不吵架

“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

我们年年都贴的灶神像上经常写着这两句话。

传说灶神要在小年上天述职,跟玉帝报告这一年发生的事情。

要是这一年里作恶太多,就会被上天惩戒。

粘糖瓜的习俗便是由此产生,用麦芽糖制成的糖瓜甜甜蜜蜜,又特别粘牙。

供奉给灶王爷,是想让他上天汇报的时候多说甜言蜜语,不要说太多坏话的意思。

北方吃饺子,南方吃汤圆,还有的是年糕。

而糖瓜可能是以不同的形态出现,本质上其实是相同的,都是用麦芽糖做的,无论南北都要吃。

北方的可能是直条状,又叫关东糖、灶王糖、麻糖,香酥可口又有黏性。

过年这一段时间也确实该吃一些甜的,对脾胃比较好,能提升气血,缓解一年的疲劳。

名义上是供奉祭祀,结束以后这些贡品还是要进人的肚子里。

而灶王爷享受完了人间的供奉,自然要保佑一家和睦欢乐,让我们少生争端,食物富足,平平安安。

要是在这个时候吵架闹事,那不就相当于撞枪口上了嘛,还怎么让灶神帮忙说好话?

都是一家人,有什么小矛盾就先压下来,凡事商量着来,老吵架可不好。

尤其是在小年这天,更是忌讳吵架。

过年是阖家团圆欢聚,不由分说先吵一顿,伤感情也破坏气氛。

双方都学会忍耐退让,压下怒火,多想点好的,不要总是抱怨,让心态保持积极乐观,我们就能过得更好一点。

人们吵架可能只是当下一件不起眼的小事引起,控制不住情绪,因此爆发出来。

要是能把那种愤怒先压下来,过后再想,似乎也没什么好生气的。

如果能做到在小年这一天不吵架,学会更好地控制情绪,一家人自然可以更加和睦。

用信仰来约束自我,人们的生活会变得更加有秩序。

不吵架不生事,顺顺利利度过年关,我们的幸福感也会增添不少。

03 不捣蒜

“吃肉不吃蒜,香味少一半。”

有的也说是吃面、吃饺子得配蒜,不然香味也要减半。

不管北方还是南方,大家都是要吃蒜的,可能北方人还要吃得更多一些。

生吃大蒜,或者将其制成蒜泥、蒜汁,当做蘸料配肉或者面食,滋味都是极好的。

尤其吃饺子的时候蘸蒜汁,口感层次丰富,蕴含着各种风味,营养价值也极高。

北方过年过节都要吃饺子,以前人们生活不太富裕的时候,可能一年都指望着过年那顿饺子,好吃点肉了。

有了饺子,没有蒜怎么行?

但小年最好还是不要捣蒜的。

一是气味比较冲,可能会熏着灶王爷。

二是因为谐音,寓意不太好。

“捣”的谐音是“倒”,让人联想到倒霉等字眼,过年的时候,还是祈求风调雨顺比较好,触霉头的事就不要干了。

“蒜”谐音“算”,让人想到“算了”这个词,总归是不太积极的词,不适合过年激情昂扬的气氛。

综上,小年这一天我们就不要捣蒜了。

真想吃蒜的话,可以生食,或者提前备好蒜汁蒜泥。

要么腌制糖蒜、腊八蒜,这也是不错的选择。

让家里干干净净,没有气味,这是小年应该做的事,那么还是先不吃蒜最好。

小年除了祭灶以外,打扫卫生是最重要的事。

除尘(陈)布新,既是求一个好兆头,也有切实的意义。

把脏东西全都扫掉,除去灰尘,通风换气,于人身体健康有益。

家里干净整洁,人看着也会更加舒心。

另外就是提前打扫好,过年招待客人的时候也更有面子一些。

让人看见自己家里脏乱得不行,那肯定是不太好的。

一家人全部出动,把上上下下、里里外外全都打扫一遍。

大家一起干活的时候,其实也挺幸福的。

大人小孩都在劳动,也不觉得累了,过程中是享受的,又有一个好的结果。

这种习俗能一直保留下来,自有它的道理。

结语

中国人要回家过年,是刻在根里的东西。

而过年的种种习俗,不仅是仪式感,也是大家心里的一种精神寄托。

我们期待过年,庆祝一年的丰收,是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憧憬和希冀。

自己给自己创造更好的生活环境,在这些习俗中,大家获得了益处。

从小年开始,年味儿一天比一天更浓。

大家开开心心的,对自己和身边人都好。

免责声明

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参考文献

今天明天,都是小年(光明网 2025-1-22)

小年有哪些习俗?南北方小年为何相差一天?(央视新闻 2025-1-22)

二十三“话”小年,人间最美是团圆(长城网 2020-1-17)

0 阅读:0
梦录的东方史话

梦录的东方史话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