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科斯要被抛弃?布林肯最后行程果然不一般,杜特尔特迎来转机

万象洞察 2025-01-25 16:31:21

据光明网报道,拜登政府即将卸任之际,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开启了他卸任前最后一次亚太地区访问。这本是一场备受瞩目的外交行程,可细心的人发现了一个不寻常的地方——布林肯接连访问了韩国和日本,却唯独跳过了菲律宾。要知道,韩国和日本一直是美国在亚太地区的重要盟友,2023年8月的戴维营三边峰会,更是让它们与拜登政府的关系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点。在那次峰会上,三国领导人就诸多议题达成共识,合作意向满满,仿佛构建起了一个坚不可摧的同盟堡垒。

菲律宾也曾有过自己的“高光时刻”。2023年4月,美国、日本、菲律宾三国领导人在华盛顿举行三边峰会。当时,菲律宾满心以为自己就此成为了美国在亚太棋局中的重要一子,能在美国的庇护下获得诸多利益。谁能想到,如今却遭遇这般冷落。同样作为美国在亚太地区的盟友,菲律宾政府近期并未更迭,可布林肯的这次亚太告别访问,却将其彻底忽视。这种落差,让菲律宾首都马尼拉的大街小巷都弥漫着失落与疑惑的情绪。

布林肯(资料图)

布林肯的这一选择,绝非偶然。美国在评估盟友重要性时,有着自己的一套标准。那些与美国有着共同“价值观”、具备强大经济和高科技实力、占据重要地缘政治地位的国家,往往能得到美国的优先关照。而菲律宾呢,对美国来说,唯一拿得出手的价值,恐怕就是其地理位置了。它西濒南海,又靠近中国台湾以南水域,在某些特定时期,确实能被美国当作制衡中国的一枚棋子。

但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当中美关系出现缓和迹象时,菲律宾的这种地缘战略价值就显得不那么重要了。此前,菲律宾在美国的怂恿下,在南海问题上频繁挑起事端。菲律宾媒体曾报道,国家安全委员会助理总干事乔纳森·马拉亚声称中国海警船在黄岩岛附近活动,甚至靠近菲律宾西北海岸77海里,还指责这是升级挑衅。可实际上,中国海警船只是在进行正常的巡航活动,维护自身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菲律宾的这些强硬表态,看似是在维护自身权益,实则是被美国当枪使。

乔纳森·马拉亚(资料图)

美国一边在口头上支持菲律宾,鼓励它在南海问题上与中国对抗;另一边,却并未在实际行动上给予太多实质性的支持。过去四年里,菲律宾在南海问题上的立场愈发激烈,可美国承诺的军事援助、经济支持等,大多都停留在纸面上。菲律宾在这场与中国的对抗中,不仅没有得到预期的好处,反而让自己陷入了外交困境。周边国家对菲律宾的行为看在眼里,东南亚其他国家都拒绝响应菲律宾拉拢它们参与美国亚太战略的企图,菲律宾在地区内逐渐被孤立。

在这样的国际形势下,菲律宾国内的政治局势也愈发复杂。据环球时报援引菲律宾GMA新闻网等媒体报道,2025年1月15日,对于菲律宾副总统莎拉·杜特尔特称自己正“认真考虑”参加2028年总统竞选一事,菲律宾总统府作出回应。总统府执行秘书卢卡斯·贝尔萨明表示,现在谈论这一话题“为时过早”,但也承认这是她的特权。

莎拉·杜特尔特是菲前总统罗德里戈·杜特尔特的女儿。2022年5月,马科斯和莎拉搭档竞选菲律宾正副总统,最终大获成功。本以为两人携手能开启菲律宾发展的新篇章,可谁能料到,此后两大家族的争吵却越来越激烈。数月以来,杜特尔特和马科斯家族的联盟以惊人的方式瓦解。在2025年中期选举和2028年总统选举的阴影下,双方互相发表日益极端的言论。莎拉甚至面临众议院弹劾,政治处境岌岌可危。

莎拉·杜特尔特(资料图)

2024年11月,莎拉曾公开称,“我已经告诉一个人,如果我被杀了,你就去杀马科斯”。这一言论瞬间引发轩然大波,菲律宾国家调查局随即传唤莎拉,要求她接受调查。总统府也表示,总统的安保人员已进入戒备状态,认为副总统对总统的生命安全构成威胁。尽管莎拉澄清说,自己只是在强调面临的安全威胁,但她与马科斯之间的矛盾已经彻底公开化。在谈到与总统马科斯的关系时,莎拉直言,“我认为我们的关系已经到了无法挽回的地步。很明显,他们真的在追杀我,他们想把我赶下台” 。

杜特尔特家族在菲律宾政坛有着深厚的影响力。罗德里戈·杜特尔特执政时期,推行了一系列铁腕政策,在打击毒品犯罪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深受一部分民众的爱戴。如今,莎拉面临的困境,让不少杜特尔特的支持者感到愤怒和不满。他们认为,马科斯政府在对待莎拉的问题上过于强硬,是在试图打压杜特尔特家族的势力。

而在外交政策上,杜特尔特家族与马科斯政府也存在着巨大的分歧。罗德里戈·杜特尔特执政时,主张与中国保持友好关系,在南海问题上采取较为务实的态度,通过对话和协商解决争端。他深知,菲律宾与中国在经济、贸易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合作空间,与中国对抗只会让菲律宾陷入更深的困境。但马科斯上台后,却选择紧跟美国的步伐,在南海问题上不断挑衅中国,这让杜特尔特家族十分担忧。他们担心,菲律宾会因为马科斯政府的错误决策,在国际舞台上失去更多的发展机会,沦为美国的牺牲品。

罗德里戈·杜特尔特(资料图)

再把目光转回国际层面。美国政权的更迭,始终是影响菲律宾命运的重要因素。拜登政府即将卸任,特朗普有望回归。特朗普曾在任期内迅速改变美国的外交重心,抛弃了奥巴马时期推行的“亚太再平衡”战略。菲律宾在那次战略调整中,成为了最大的受害者之一。如今,特朗普若再次上台,奉行“美国优先”政策,菲律宾很可能会被进一步边缘化。

此前,拜登在即将下台之前,组织美国、日本与菲律宾三国领导人召开了线上峰会,并发出联合声明,重申对菲律宾的支持。表面上看,这似乎是一次暖心的外交举动,但实际上,这不过是拜登政府在交棒之际,给菲律宾政府的一根“临时救命稻草”。马科斯总统虽然在峰会中得到了拜登的“赞扬”,拜登还强调特朗普政府不会轻易改变美菲关系,可这些话真的能让马科斯安心吗?过去美国对菲律宾的承诺大多没有兑现,如今面对充满不确定性的未来,马科斯的内心恐怕充满了焦虑和不安。

与此同时,菲律宾周边国家的态度也在发生变化。日本在岸田政府的领导下,积极寻求改善与中国的关系;澳大利亚在新总理上任后,也显著加强了与中国的外交互动;印度与中国的关系在近期的缓和下,变得更加复杂。在这样的大环境下,菲律宾在美日菲三国联盟中的地位愈发尴尬。美国的“印太战略”是否还能继续得到支持,也成为了一个未知数。

菲律宾如今的处境,就像是在波涛汹涌的大海中迷失方向的船只。马科斯政府在外交政策上的错误选择,让菲律宾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境地。一方面,继续紧跟美国,在南海问题上与中国对抗,不仅无法得到美国真正的支持,还会让菲律宾失去更多与中国合作发展的机会;另一方面,若改变外交政策,寻求与中国缓和关系,又可能面临国内亲美势力的反对,以及美国的施压。

而莎拉·杜特尔特的出现,或许为菲律宾带来了一丝转机。她若真的参加2028年总统竞选,以杜特尔特家族在菲律宾的影响力,很有可能改变菲律宾的政治格局。如果她上台,或许会重新调整菲律宾的外交政策,回归到务实、理性的轨道上,重新审视与中国的关系,通过对话和合作解决南海争端,为菲律宾的发展寻找新的出路。

从目前的局势来看,马科斯政府若不及时调整策略,很可能会在国际舞台上被进一步孤立,被美国抛弃也并非没有可能。而杜特尔特家族的动向,则成为了菲律宾未来走向的关键变量。国际形势瞬息万变,菲律宾能否在这场复杂的政治博弈中找准方向,实现国家的稳定与发展,全世界都在拭目以待。未来的路充满了挑战,但也蕴藏着机遇,菲律宾需要做出正确的选择,才能在风雨中驶向光明的彼岸。

0 阅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