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消息,当地时间2月15日,德国总理朔尔茨在会见中国外交部长王毅时明确表态,德方反对保护主义,希望欧中尽快妥善解决电动车等经贸摩擦问题。这场发生在慕尼黑安全会议期间的对话,恰逢美国高官万斯发表极具争议性演讲引发欧洲震荡之际。
万斯在慕尼黑安全会议上抛出的"欧洲最大威胁来自内部"论调,犹如投入欧洲政治湖面的巨石。这位美国副总统不仅点名批评德国移民政策,更公开支持德国极右翼选择党,其言论直接触碰欧洲国家主权红线。德国国防部长皮斯托里乌斯当场斥责美方"不可接受",朔尔茨随后更以"不恰当""不合适"严厉定性万斯干涉内政行为。法国外长巴罗在社交媒体划出底线:"没人能把自己的模式强加欧洲。"匈牙利总理欧尔班虽认同部分移民观点,但其选择党盟友与万斯的互动,折射出欧洲政治光谱的深层裂痕。
美国副总统万斯(资料图)
值得注意的是,特朗普政府近期在贸易领域频频亮出"关税大棒"。数据显示,美国对华电动车加征38.1%惩罚性关税的提案,直接导致中欧贸易额在2024年第四季度环比下降12%。这种单边主义做法与朔尔茨"反对保护主义"的表态形成鲜明对比。慕尼黑安全会发布的《2025年报告》尖锐指出,特朗普政府试图以"强制手段"改变巴拿马运河等关键地缘节点控制权,其政策逻辑已脱离现行国际准则框架。
在乌克兰危机持续发酵的背景下,欧洲对美国外交策略的质疑声浪日益高涨。尽管特朗普宣称要推动俄乌谈判"快速收场",但欧洲官员私下透露,美方提出的和平方案更侧重削弱俄罗斯战略空间而非持久和平。中国社科院研究员王俊生指出,美国退出《巴黎协定》《世卫组织》等行为,实质上是在破坏全球南方国家的发展机遇。这种"退群外交"已导致全球气候治理赤字扩大27%,世卫组织应急资金缺口超过40亿美元。
德国总理朔尔茨(资料图)
面对复杂局势,中德高层互动释放出稳定信号。王毅在会见朔尔茨时强调,中德务实合作去年带动双边贸易额逆势增长8.3%,新能源汽车领域合作规模突破150亿欧元。朔尔茨明确表态,德方愿同中方深化新能源、人工智能等新兴领域合作,共同维护自由贸易体制。这种基于具体数据支撑的合作共识,与万斯鼓吹的"文明冲突论"形成强烈反差。
慕尼黑安全会期间,中国专家学者提出的"平等有序世界多极化"主张引发广泛共鸣。清华大学专家肖茜指出,美国智库最新民调显示,58%的欧洲民众认为中美竞争应避免激化,64%的德国工商界期待中欧投资协定升级。这种民意基础支撑着中欧关系发展的现实需求。正如王毅在主旨演讲中所言,中欧建交50年来形成的"对话不对抗、合作不结盟"模式,为全球治理提供了重要启示。
德国总理朔尔茨(资料图)
当万斯在会场高谈阔论"民主普世价值"时,其身后站着的是特斯拉CEO马斯克转发其讲话的嘲讽式点赞。这种荒诞反差恰似当今国际秩序的缩影——美国试图用关税大棒重塑产业链,却不知中国新能源汽车已占据全球65%市场份额;美国高官忙着输出"民主模板",却对德国选择党极右倾向视而不见。朔尔茨当面向华交底的务实态度,或许预示着欧洲正在寻找超越跨大西洋框架的新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