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隐士

太极三皇 2024-07-03 02:13:09

隐士,一向为中华传统文化所重视。著名者,有“商山四皓”。当年,汉高祖刘邦宠爱戚姬,想把太子之位转给她的儿子,吕后恐慌,请张良出策,张子房让吕后请出四位隐士,高祖听其言,遂不复废立之意。隐士,其影响力何其大也!

自有《易》经出世,太极便是中国人心目中的宇宙之大本大源。“易有太极,是生两仪。”至北宋,理学开山鼻祖周敦颐横空出世,他对人生“从哪里来?”的问题给出了唯物论的解释。基本论点是,太极的动与静,生出阳与阴,即“两仪”,阴阳二气交流,而产生五行:木火土金水,五行相互作用,而有万物。为此,周敦颐写下《太极图说》一文。朱熹对濂溪先生甚为赞赏,就在他去世前的第二天,还在讲《太极图》。

尽管周子有贯通天地的功夫,但是他仍有隐士的精神。

孔子说:“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儒家是要为社会为人民做事业做贡献的,然而有了学问,不一定有建功立业的机会,学问在己,机会则有赖于外部条件。如无此命,则藏道于身,隐迹江湖,待时而动:隐士通常是“半隐士”(南怀瑾先生语),国家需要时,则披挂上阵,如太公、张良等道家人物。他们又对功名富贵无所甚求,因而功成名遂身退,一尘不染。因此,常被奉若神明,其言论也被称为“清谈”,对社会有莫大影响力。

周敦颐有近于此。黄庭坚赞叹他道:“廉于取名而锐于求志,陋于希世而尚友千古。”恰恰是隐士之道:不出世,而有出世精神。

当今工商社会,科学世界,各行各业,人才济济,物产丰富,多有被“卷”而无出仕用世机会者。与其怨天尤人,不如静神养气。

太极思想有濂溪先生,太极实务则有太极拳。

太极拳本是一种武术,强身健体之用,并非用来表演、争名次立高下的。然而,商业社会,以功名为尚,少有能脱身于世外者。

少虽少,仍有当代隐士。

陈家沟里有高手!陈氏太极拳创始人陈王廷先生的后裔——陈东海、陈向银父子等传承人——秉持太极拳立心精神,弘扬拳法与拳理,兼顾现代养生与传统武术,身在山林,心容天下。

隐士,顺应自然。陶渊明说:“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

周敦颐太极图

0 阅读:0

太极三皇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