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俄乌冲突爆发后,有不少人开始关心起了核大战的问题。因为俄罗斯多次表示“核武器进入战备值班状态”,这让很多人非常紧张。对此,美国军事媒体《1945》还曾发文称,如果美俄之间爆发核大战,全球可能死亡50~67亿人。核冬天该文章认为,一旦美俄之间爆发核大战,将会有3700万吨的烟尘被抛进大气层中。这些烟尘会遮挡阳光,让地球温度下降5摄氏度左右。如此一来人类将面临历史上规模最大的粮食危机,全球会有超过20亿人被饿死。加上美俄引发全球核大战中,死于爆炸和核辐射的人数,全球死亡人数可能达到50~67亿。不过对于这篇文章的估计,只能说仁者见仁了。该文章对于全球核大战的损失估计,来源于一个非常经典的谣言——核冬天。核冬天理论认为,当人类的核武器到处乱丢后,核爆炸会产生很多的粉尘。这些粉尘漂浮在大气中会遮挡阳光并吸走太阳光的热量,最终导致核冬天。事实上核冬天理论是上个世纪60年代的科学家,基于核武器威力计算出的一个数据模型。在这个数据模型中,最大的问题是人们过于高估了核武器的威力。毕竟上世纪60年代是人类最有可能爆发核大战的年代,美苏一直在对对方实施核讹诈。基于这种大背景,全社会都对核武器高度恐惧,而这种恐惧也让科学家们高估了核弹的威力。
在本世纪,随着各类超级计算机的出现,以及越来越清晰的核武器数据,科学家们得以计算出更准确的核战数据模型。然后科学家们就发现,核冬天理论纯粹是杞人忧天。根据当时核冬天理论的模型,当大量直径小于1微米的粉尘进入大气层后,全球温度会降低14~20摄氏度,并保持1年甚至更久。但问题是,以核武器爆炸后产生的反应,压根不可能让泥土、建筑材料等东西达到“粉尘状”的状态。所以核爆后被炸碎的颗粒会在未来几小时内落到地上,压根就不会导致全球降温的问题。事实上,在核冬天理论极为盛行的上世纪60年代,就有不少专业的核物理学家反对这一学说。比如美国的氢弹之父爱德华·泰勒就曾公开表示,核冬天效应微小到人类难以察觉。在所有核冬天理论的支持者中,最有影响力的人物是卡尔·萨根。他是一个天体物理学家,曾在1990年公开发文支持核冬天理论,并探究核冬天可能带来的各种影响。不过站在局外人的角度看,一个核物理学家和一个天体物理学家,谁对核武器了解更高深不言而喻。
核大战和农业不过核冬天理论虽然有误,但并不是说核大战的受害者只集中于被爆炸致死和辐射致死,还是有很多人会被饿死。其原因是现代农业高度依附于现代工业,而工业是全球化的,一环断开整个产业链都会出问题。中、美、俄、法几国建立的核打击体系,基本都是奔着打击对面的工业城市去的。也就是说,一旦爆发全球性的核大战,人类的工业体系会被直接摧毁。当这种情况出现后,人类的肥料生产会停止,现代农业建立的育种体系会倒退,各个为增加农业产出建立的水利系统也会崩溃。到时候人类的农业将倒退回一战之前的水平,压根就没法养活全球这80亿人口。其实现在的世界上就有一个国家因为脱离了现代农业导致了粮食危机,它就是斯里兰卡。斯里兰卡前总统戈塔巴亚·拉贾帕克萨在2019年上任之后,就开始着手在斯里兰卡推行有机农业。于是斯里兰卡开始了种地不用化肥,不用农药的道路。然后到2022年时,斯里兰卡就爆发了粮食危机。
斯里兰卡有2200余万人,原本农业基本能维持自给自足。但现在斯里兰卡需要一直从国外进口粮食,因为斯里兰卡的债务问题,进口的粮食完全无法达到需要的粮食量。2022年11月联合国就预测过,斯里兰卡现在国内有34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救援”。一战之前全球人口20亿多一点,如果人类的农业水平退回到一战之前,到时候饿死的人会是一个天文数字。加上个全球核大战对人口较为集中的工业城市的打击,《1945》这篇文章估计的死亡50~67亿人口算是一个比较合理的数字。核大战的可能性不过对于全球核战我们也不需要太担心,因为以上种种猜测都建立在一个基础上,那就是美俄之间会打核大战。事实上在俄乌冲突打到今天的情况下,两边爆发核大战的可能性已经非常小了。
俄罗斯多次核讹诈的目的,无非就是想让北约不要插手俄乌冲突。对于这一点其实五常之间都很有默契,现在北约对乌克兰的支援虽然很大,但并未直接派兵到乌克兰战场,至少没有公开派兵,这明显还没有踩到俄罗斯的底线。由此可见两边现在其实都很冷静,没有打上头乱丢核武器的趋势。事实上就算没有核武器这种东西,现在北约也不大可能亲自下场和俄罗斯打仗。两次世界大战给人类造成的记忆太惨痛了,不到万不得已没有国家想开启第三次世界大战。毕竟打仗是有风险的,即使是高高在上的政客,当其所在国家打输战争后,纽伦堡审判和东京审判就是前车之鉴。
杰胡子
听没听说过死手系统。制造投弹全部ai控制。你想要多少核弹他就会打出多少核弹。[哭笑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