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尔代夫驱逐印军,搞去印度化,倒向中国?

环球情报员 2024-11-21 20:32:10

印度长期以来就在马尔代夫驻军。

直到2024年5月,印度撤出了驻扎在马尔代夫的最后一批军事人员,终结了印度在马尔代夫长达36年的驻军史。

▲两国地图实际上自2023年底开始,印马两国就爆发了口水战。先是印度总理莫迪到访印度西南部紧邻马尔代夫的拉克沙群岛并投资115亿卢比(约合9.9亿人民币)打造当地旅游设施。这被严重依赖旅游收入的马尔代夫看作极不友好的行为,为此马方3名政府副部长接连发表贬低印度的言论,遭到印度强烈抗议,马尔代夫被迫将3名官员解职。

▲马尔代夫的反印度游行事态并未就此平息,不久后马尔代夫新任总统穆伊兹高调访华,打破了马尔代夫新总统首访印度的传统。穆伊兹还剑指长期盘踞在马境内的印度驻军,公开要求印度撤军。

▲穆伊兹访华印度海军司令库马尔回应“印度军方并未收到印度政府关于从马尔代夫撤军的命令”,马尔代夫政府则回应本国主权不容他国干涉。

▲印度驻军印度为加强对印度洋的监控力度,自1988年起在马尔代夫驻扎军队,依然控制着马境内十座雷达站及大批军用设备。在口水战的推动下,马尔代夫国内要求摆脱印度影响的呼声达到了顶峰。马总统表示“我们国家虽小,但不容他国随意欺负”。

▲马尔代夫民众要求印度撤军印马激烈交锋月余,直到2月2日马外交部宣布印度同意撤离驻军。但印度作为马尔代夫最大邻国,在政治、经贸、文化全方位对其产生影响。撤军风波只是印马关系的一个片段,两国的恩怨纠葛并未就此画上句号。印度为何有权驻军马尔代夫?马尔代夫又如何与庞大的印度开展外交?

▲印度援助马尔代夫的装备

一、真主的珍珠

马尔代夫位于印度半岛西南方500公里的印度洋上,人口约50余万,领土面积仅298平方公里,是南亚最小的国家。该国平均海拔仅3米,农业基础和矿产资源几乎为零。印马两国体量相差悬殊,从古至今,马尔代夫就难以摆脱印度半岛政权的影响。

▲亚洲政区公元前3000年,达罗比荼人最先在印度河流域建立文明。此后来自西亚的雅利安人入侵印度,将达罗比荼人驱逐到印度半岛南端。达罗比荼人不断分化,形成泰米尔等南印度诸民族。南印度各族还跨海来到斯里兰卡,与当地土著融合形成僧伽罗族。

▲印度半岛民族构成复杂马尔代夫自古以来与南印度联系密切。马尔代夫最早的居民是来自南印度的泰米尔人和斯里兰卡的僧伽罗人,但人口规模仅万人。佛教在公元前3世纪传入斯里兰卡、马尔代夫,成为当地主流宗教。此后,马尔代夫作为印度文明的边缘地带,以极低的地缘存在感度过了数个世纪。马尔代夫缺失10世纪之前的历史记载,但据传当地在6世纪时已出现封建王朝,公元658年,马尔代夫国王巴拉迪蒂亚曾遣使来华为唐高宗献上礼物。

▲马尔代夫出土的佛教文物7世纪初,伊斯兰教在阿拉伯帝国扩张的推动下快速传播。马尔代夫位于阿拉伯半岛通往印度和东南亚的航线上,随着海上贸易的兴盛,大批阿拉伯水手、商人和旅行者来到马尔代夫,伊斯兰教随之传播开来。公元1153年,马尔代夫国王布莱戈切斯蒂沃被北非穆斯林学者说服,皈依伊斯兰教并改名为德尔穆斯·穆罕默德·本·阿卜杜拉苏丹。

▲伊斯兰教传入伊斯兰教不断向群岛各处扩散,至14世纪取代佛教成为马尔代夫的全民信仰。在此过程中,马尔代夫人口在原南印度移民后裔的基础上,融入阿拉伯人、东非黑人、东南亚马来人血统,逐渐形成马尔代夫族(马尔代夫唯一民族)。马尔代夫早先通用僧伽罗语和泰米尔语,随着大量阿拉伯语、东非、东南亚词汇的融入,马族的民族语言迪维希语在16世纪后逐步成型。

▲马尔代夫地图马尔代夫商业价值日益凸显,成为重要的战略节点,引来南印度诸国的多次入侵。15世纪末开辟新航路后,葡萄牙、荷兰等西方国家又将扩张矛头对准马尔代夫。葡萄牙和荷兰分别占领印度果阿、斯里兰卡,并由此进攻马尔代夫。16世纪时马尔代夫人口仅2-3万人,为抵抗入侵只得拼尽全力。

▲马尔代夫面临南印度诸国威胁从1513年到1752年,马尔代夫先后遭到葡、荷、法以及南印度诸国的16次大规模入侵。马尔代夫三次被灭国,阿里四世等多位苏丹或被掳。但马尔代夫孤悬海外,敌军主力撤退后,马尔代夫很快就驱逐侵略者恢复独立。17世纪初,英国加入南亚殖民争夺。英国击败其他殖民势力并利用南亚政治分裂不断扩大殖民范围。

▲英国殖民印度英国在1796年从荷兰手中获得锡兰(今斯里兰卡)并建立英属锡兰(与英属印度平级)。19世纪30年代起,英国以锡兰为踏板不断向马尔代夫渗透。1882年,马尔代夫苏丹伊玛杜丁四世去世。英国扶持的王子赢得王位,英国强迫马尔代夫签订《英马条约》。

▲马尔代夫沦为殖民地条约规定,马尔代夫承认英国为其宗主国、马尔代夫不得与第三国建立外交关系。马尔代夫虽然沦为殖民地,但当地的封建王朝得以延续,英国仅通过英属锡兰间接管理马尔代夫。1911年,马尔代夫首次人口普查显示该国人口7.3万。捕渔业是当地经济支柱,产出十分微薄。同年英属印度全境人口2.6亿,市场庞大且有大量资源。对于英国来说,马尔代夫仅是英国海军在印度洋上的一个普通补给点,重要性略强于无。

▲英王乔治五世加冕为印度皇帝英国极力向殖民地输出本国政治理念,马尔代夫在英国影响下在1932年确立君主立宪制。苏丹的权力被严重制约,这也为日后建立共和政体奠定了基础。二战后英国收缩海外势力,1947年英属印度以宗教标准划分,独立为印度(印度教)与巴基斯坦(伊斯兰教)两国。

▲印巴分治次年,代替英国对马尔代夫行使宗主权的英属锡兰独立,马尔代夫继续由英国控制,实际运作由当地政府负责。因大量海外殖民地丧失,马尔代夫对于英国的重要性不断提升。马尔代夫作为伊斯兰国家,在政治文化上受到伊斯兰世界影响。50年代初,随着巴基斯坦、埃及等共和制伊斯兰国家的出现,马尔代夫内部就实行君主制还是共和制召开激烈讨论。1952年,马尔代夫议会通过废除君主制的决议,苏丹阿卜杜勒·基里吉凡退位,首相阿明出任总统。

▲马尔代夫末代苏丹1953年,副总统易卜拉欣·迪迪通过政变上台并自任苏丹,马尔代夫再度恢复君主制。英国则借力扶持亲英势力,强租甘岛等地建立军事基地。与此同时,新独立的印度积极谋求南亚霸权。印度开国总理尼赫鲁曾说“印度要么做一个有声有色的大国,要么就默默无闻”。

▲尼赫鲁和女儿英吉拉·甘地都是印度史上的政治强人印度继承了英国的政治理念,将尼泊尔、不丹等国看作自家势力范围,强迫这些国家在外交、军事等方面接受印度的“指导”。印度依靠体量在克什米尔等问题上试图压制巴基斯坦,尚未独立的马尔代夫成为印度的另一个关注点。此时马尔代夫消灭了盘踞多个岛礁的亲英分裂势力,在全球去殖民化浪潮下,英国在保留当地军事基地使用权的基础上同意马尔代夫独立。1965年,马尔代夫正式独立,当年加入联合国、英联邦等国际组织,并且与印度等周边邻国建立外交关系。这个数百年来不断遭受外敌入侵又不断融合各处文化的群岛,以全新面貌加入现代国际社会。

▲马尔代夫总统府

二、大洋漩涡

独立之初的马尔代夫保留了君主立宪制,但废除世袭制,苏丹仅作为名义元首存在。1968年,马尔代夫议会通过提案建立共和。末代苏丹退位,时任首相的纳西尔成为总统。共和国实行总统制,总统任期4年(1972年改为5年)。内阁成员由总统提名,经议会批准任职。

▲纳西尔印度就时刻关注着马国动向,是马尔代夫独立后最早与其建交的国家之一。为笼络马尔代夫,印度自1965年起每年给予马国少量经济援助。当时马尔代夫人口约12万,全国有1192个岛屿,但只有大约200个可以居住。其中只有3个超过4平方公里。渔业几乎是马尔代夫唯一的创汇手段,联合国认定马尔代夫为“全球最不发达的20个国家”之一。

▲70年代的马尔代夫由于体量过小,马尔代夫注定不是印度地区外交的核心。且独立之初的马尔代夫坚定奉行“不结盟政策”,力图避免沦为大国附庸。如马国与印度一同支持斯里兰卡打造印度洋和平区,但在南亚无核化的问题上,马尔代夫与巴基斯坦站在一起反对印度开发核武器,因此60年代后印度与马尔代夫的关系并未过度亲密。

▲南亚进入70年代,马尔代夫经济结构仍以传统渔业为主。此外英国每年向马尔代夫提供的经济援助,以及马尔代夫为英国驻军提供的劳务也是马国的重要经济来源。因为殖民时期马尔代夫由斯里兰卡代管,即便到独立后斯里兰卡也是马尔代夫的主要经贸伙伴。1973年,纳西尔成功连任总统。但外部局势的微波却给马尔代夫带来了滔天巨浪。先是印度等地渔获进入斯里兰卡市场,挤压了马尔代夫渔产市场。因咸鱼干价格大降,马尔代夫外汇收入减少了一半以上。

▲马尔代夫渔贩1975年,英国因经济危机决定缩减军备,将苏伊士运河以东驻军全部裁撤。阿拉伯半岛东部的阿联酋、卡塔尔等国彻底摆脱英国军事控制。马尔代夫的英军也一并撤退,英国对马经济援助因此减少80%,马国也失去了为英军提供劳务获得的收入。

▲英军基地位于马尔代夫最南端的甘岛接连的打击让马尔代夫经济元气大伤,外加纳西尔总统不断剪除异己引发政治动荡,最终在1978年引发大规模抗议。纳西尔携款逃往新加坡,曾任马国财政、国防等部部长的穆蒙·加尧姆当选新任总统。

▲加尧姆80年代,马尔代夫开始获得中东产油大国的经济援助,如沙特、阿联酋等。加尧姆政府借此大力推行港口、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并把大量资金用于发展教育、环保,马尔代夫年均经济增长达到10%。与马尔代夫关系紧密的斯里兰卡在80年代陷入内战。斯里兰卡主体民族为信仰佛教的僧伽罗族,占人口74%。该国北部居住着信仰印度教的泰米尔人,他们是千年前从印度东南部移民而来,也有相当一部分是20世纪初,英国殖民者以劳工身份引入的。至20世纪末,泰米尔人占斯里兰卡人口18%。激进的泰米尔人希望建立独立的民族国家,文化与宗教的差异进一步激化了两族的矛盾,泰米尔人指责僧伽罗族控制的斯里兰卡政府实行歧视性政策。

▲斯里兰卡陷入内战1983年泰米尔人成立伊拉姆猛虎组织,对斯政府军发动攻击。印度东南部生活着6000万泰米尔人,他们对斯里兰卡泰米尔人的遭遇十分同情。为满足国内泰米尔人政治诉求,外加美英等域外势力介入斯里兰卡内战,引发印度的不安。外加印度想借此事件作为制衡斯里兰卡的政治杠杆,所以印度在表面中立调停的基础上,暗中为斯里兰卡泰米尔武装提供支持。

▲印度泰米尔纳德邦与斯里兰卡隔海相望在斯里兰卡政府努力下,大部分泰米尔武装选择停火或者改组为政党,但规模最大的猛虎组织却坚持战争。印度担心斯里兰卡的动荡外溢到本国泰米尔人聚居区,外加猛虎组织日渐失控,印度决定出兵协助斯里兰卡平叛。斯里兰卡内战的影响外溢到马尔代夫,加尧姆总统带领该国实现经济发展,但存在贪腐问题,引发民众不满。部分反对派与斯里兰卡泰米尔武装分子串通,意图推翻加尧姆的统治。

▲猛虎组织1988年11月3日,两名旅居斯里兰卡的马尔代夫商人和80名斯里兰卡泰米尔伊拉姆猛虎组织雇佣军乘两艘船在马尔代夫首都马累登陆。他们与此前就装扮成外国劳工和旅游者的泰米尔人会合,对马国各政府机关发动攻击。马尔代夫独立时就建立了数百人的武装力量,但仅装备少量轻武器。至1988年政变发生时,马尔代夫安全部队已扩容至1400人,但依然是装备轻武器的部队,仅能应对低烈度冲突。且分散在各处岛礁,一时无法做出反应。

▲马国安全部队马尔代夫首都建在一座不足2平方公里的岛上,装备精良的叛军迅速攻占主要建筑物,加尧姆总统仓皇套入安全部门大楼,通过电话向斯里兰卡、印度、美英等国求援。美英对马尔代夫的动乱漠不关心,斯里兰卡则身陷内战泥潭,只有印度做出了回应。

▲叛军攻占马累印度认为这是提升地区影响力,扮演地区警察的绝佳机会。况且此时数万印军正在斯里兰卡北部与泰米尔独立分子交战,如果马尔代夫政权被泰米尔雇佣兵颠覆,势必鼓动泰米尔人进一步反抗印军。印度总理拉吉夫·甘地决定派遣1600名精锐伞兵驰援马尔代夫,行动代号“仙人掌”。印军在半天内就夺回了马国首都,绝大多数叛军被就地消灭。印度的行动获得国际社会认可,增强了其地区影响力,马尔代夫政府对此感激涕零,可谓一石三鸟。

▲印度伞兵印度出兵成为印马关系的分水岭‚政变平息后,加尧姆总统首次允许印军驻扎马尔代夫。印军大部撤回,仅留下百余人,这依然被马尔代夫看作外来的定海神针。1988年后,加尧姆总统几乎每年都要到访印度。印马政治互信不断加深,印度开始为马方外交官、军人提供培训。

▲印马军事合作印军因泰米尔猛虎组织的不断袭击而损失惨重。印度意识到无法通过海外出兵平定泰米尔人叛乱,也无法借此控制斯里兰卡政府。1990年,印军撤出斯里兰卡,斯里兰卡则继续在内战泥潭中前行(2009年平定叛军,内战结束)。为报复印度,泰米尔猛虎组织在1991年通过人体炸弹刺杀了下令出兵斯里兰卡的印度总理拉吉夫·甘地,但印度保持了在马尔代夫的驻军。

▲女刺客靠近拉吉夫90年代后,随着基础设施的完善,加尧姆总统有针对性的开发本国旅游业。马尔代夫没有像样的工农业,却有着无可比拟的热带风景。旅游热度不断升温,成为该国新的经济支柱。来马旅游的多为印度游客,随着知名度的提升,马尔代夫开始吸纳南亚以外区域的国际游客。到2000年,马尔代夫人均GDP达到2200美元,位居南亚首位,马国由此进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同年印度人均GDP仅为442美元。

▲马尔代夫人均GDP增长印马关系不断升温,印度取代了斯里兰卡成为马尔代夫最大贸易伙伴,印度马尔代夫警卫部队接受印度培训。印度在马投资数亿卢比兴建学校、医院,马国55%的合资企业由印资控制。印度每年继续为马尔代夫提供数百万美元的援助。马尔代夫则在外交上倒向印度。例如90年代马尔代夫驱逐了境内超过4000名斯里兰卡籍劳工,就被认为是给印度劳工腾空岗位。

▲外国劳工印马关系从1965-1988年的“平稳时期”过渡到1988年后的“一边倒时期”。印度在政治、文化、经济领域全面影响马尔代夫。印度驻军不多,却是印度大国意志在马尔代夫的具体体现。加尧姆接连5次连任马国总统,其个人情感进一步助推印马关系升温,其任内访问印度16次(访华2次)。

▲加尧姆访印加尧姆的独裁引发了马国民众的不满,民众抗议加尧姆任人唯亲且存在严重的贪腐行为。加尧姆抓捕大量反对者,除其所在的人民党,其他政党均被定为非法。这进一步激化了国内矛盾,也给21世纪的印马关系带来变数。

▲街头的马尔代夫警察

三、龙象天平

在马尔代夫反对派的推动下,马尔代夫于2005年开启宪政改革,终于承认执政的人民党以外其他政党的合法性。2008年8月马尔代夫新宪法生效,规定每届总统任期5年,同年10月马尔代夫开启新一轮总统选举。常年呼吁民主,曾27次被捕入狱的民主党候选人纳希德以54.21%的得票率击败加尧姆,加尧姆持续30年的统治宣告结束。

▲纳希德纳希德政府继续加强与印度的合作,在军事层面,除继续允许印度驻军外,马尔代夫在印度援助下将本国的海岸雷达站从2座增加到26座,其中10座由印度驻军运行。马尔代夫将本国雷达链接入印度军方海岸雷达网络,使印度能实时检测马尔代夫周边海域情况,印度空军还定期派遣军机到马国上空巡逻。马尔代夫海域被印度海军西部舰队纳入安全控制范围,自2009年起,印马将军每年定期举行联合军演。

▲印马联合军演加尧姆在马尔代夫民间仍有巨大影响力,纳希德政府并不稳固。而纳希德急于打压反对派势力,关闭了一系列属于敌对政党的娱乐设施,最终引发2012年的军事政变。政变军人宣布纳希德自动辞职,前总统加尧姆的支持者走上街头高呼胜利口号,纳希德本人则躲进了印度驻马尔代夫大使馆寻求庇护。

▲印度驻马使馆2013年,马尔代夫新一轮总统大选开始。前总统加尧姆所在的人民党整组为进步党,推出加尧姆家族的亚明参选。最终亚明以51.39%的得票率击败再度代表民主党出战的纳希德。亚明积极推进马关系,他将印度作为首访国家,2014年参加莫迪印度总理就职典礼时亚明表示“马方接受印度在国际舞台的领导地位,支持印度成为联合国常任理事国”。

▲亚明访印印度则加大对马国的援助,援助金额从2014年的400万美元提升到2016年的3000万美元。马尔代夫作为微型国家,一旦面临巨大自然风险或突发事件将难以自持。2014年,马尔代夫唯一的淡水处理厂崩溃,印度收到援助请求后立即派出重型运输机为马尔代夫运送瓶装水,印度海军也派出两艘装载大型海水淡化设备的军舰抵达马尔代夫。

▲印度出动大型运输机救援马尔代夫印度的救援行动赢得马方各界人士的广泛赞赏,马尔代夫副总统感谢印度大使的迅速行动。但亚明不准备倒向印度,他重视马尔代夫的伊斯兰国家身份,积极开展对沙特等中东大国的外交。马国加入沙特主导的多个伊斯兰国家组织,接受沙特提供的援助。旅游业是马尔代夫的支柱产业,提供了32%的GDP和60%的外汇收入。自2010年起,中国取代印度成为马尔代夫最大的游客来源国(年均30万人次),占马国游客总量的20%-28%,因此亚明也高度重视对华关系。

▲美景宜人亚明多次访华,中马签署多项合作协议。中国援助马尔代夫进行基建项目,其中代表的是马尔代夫第一座现代化桥梁、投资3.6亿人民币的中马友谊大桥。亚明还不顾印度反对,同意中国军舰访问马尔代夫、与中国签订自贸协定。印度长期将中国视为竞争对手,马尔代夫的对华政策在印度看来就是轻视印度。

▲中马友谊大桥印度转而支持在野的马尔代夫民主党,亚明针锋相对,缺席印马军演、要求印度收回印度赠马直升机等。访问印度的前总统纳希德也遭逮捕,马国政治局势不断恶化。

▲逮捕纳希德马尔代夫媒体也放出风声,声称自2009年斯里兰卡的泰米尔猛虎组织被剿灭后,马尔代夫外部威胁已经消失,印度在马尔代夫的驻军已无意义,损害了马国家利益。

▲印度担心马尔代夫倒向中国因为马国无力驱逐印度驻军,因此没有引起印度的过度反制。亚明打压反对派的行为加深了马尔代夫的政治乱像,因而在2018年总统大选中亚明连任失败,民主党的萨利赫当选。萨利赫就任后首当其冲的是改变亚明时期重华轻印的政策,重回“印度优先”轨道。

▲萨利赫萨利赫时期,印马高层互访频繁。马尔代夫高官屡屡在公开场合表示本国政府坚持“印度优先”政策,并与印度在安全、经济等领域展开全面合作。印度也积极回应,加大对马尔代夫的投资和援助,2016年莫迪高调宣布将向马提供14亿美元援助,引发马国内亲印派一阵欢呼。

▲雾霾天也要坚持访印萨利赫知道本国在印度地区战略中扮演的角色,他投其所好,允许印军在马尔代夫新建雷达站,借此加强印度对印度洋的监测。2023年萨利赫任期届满,大选前,民主党主席纳希德和总统萨利赫决裂,由萨利赫代表民主党参选。进步党派出马累市长穆伊兹参选,因执政党内部分裂,穆伊兹以54%的得票率击败萨利赫当选总统。

▲马累集中了马国20%的人口穆伊兹在亚明时期担任住房和环境部部长,曾积极推进一系列中马合作基建项目落地。穆伊兹反对亲印派提出的“中国债务陷阱论”,认为中国的投资为马尔代夫发展做出了贡献,中马友谊大桥令数十万马尔代夫人的生活发生积极改变。

▲穆伊兹访华2023年11月18日,即穆伊兹就职次日,穆伊兹公开表态要求印度撤出在马尔代夫的驻军,停止印度对马境内十余座雷达站的使用。支持穆伊兹的民众在马累游行,要求印度撤军。

▲要求印度撤军印度认为,如果马方不坚持“印度优先”就等同于轻视印度,印度随即对马尔代夫发起反制。2024年1月4日,莫迪到访并发文宣传本国靠近马尔代夫的拉克沙群岛景色宜人。马尔代夫议员拉米兹声称印度想在旅游业击败马尔代夫是“痴心妄想”,马信息部副部长舒娜更是公开称莫迪为“小丑”。

▲莫迪宣传拉克沙的推文马国官员言论惹怒了印度人,短短几天内印度游客就取消了赴马的8000份酒店预订和2500张机票。印度多位知名影星、运动员发文反击马尔代夫,认为“马尔代夫的富裕离不开印度游客”、”马尔代夫的种族歧视言论不可接受“。压力之下。马尔代夫被迫解除了3位发表“反印言论”的部长级官员。

▲马尔代夫官员被解职两国的口水仗很快转移到驻军和政治层面,印军表示未接到印度政府命令,所以没有撤军打算。2024年1月,亲印的民主党(前执政党)发起动议,要求穆伊兹总统就与中国合作的言论向印度“诚恳道歉”。反对党还拒绝批准穆伊兹提名的内阁成员,结果双方议员在议会大打出手。印度驻军不走、亲印反对党搞事,对穆伊兹总统的考验远未结束。

▲不服就干作为微型岛国,马尔代夫产业单一、应对自然、政治等方面风险的能力脆弱,一旦发生大型自然灾害或政治危机,最先能提供帮助的就是身边的印度,这注定马尔代夫无法摆脱印度的影响。作为印度洋上的战略节点,印度也看重马尔代夫的地理位置,希望借驻军马尔代夫来扩大印度对印度洋的监控。

▲印度海军将印度洋看作自家后院经过一个月的激烈交锋,马外交部在2024年2月2日宣布“印度同意在2个月内撤离驻扎在马尔代夫的89名军事人员”。3月10日,印度进行了第一批撤军,撤离了20余人。2024年4月,穆伊兹领导人民国家大会党在议会选举中取得压倒性优势,夺得93个席位中的66个,该党追求的“马尔代夫优先”政策将得到进一步贯彻。2024年5月9日,在印度全面撤军最后期限到来的前一天,马尔代夫外长访印并会见印度外长苏杰生。这是穆伊兹上台后首次派出高级官员访印。

▲马尔代夫外长(左)访印马尔代夫外长表示“此行象征着两国持久的友谊”,印度外长则表示如果马尔代夫需要,“印度将随时提供帮助”。第二天印度仍不情不愿的撤离了全部的在马驻军,但印马外交互动仍被视为和解的信号。印马在历史、文化等方面存在天然联系,即便印度撤出军队,两国经贸联系紧密,民间交流频繁。对于马尔代夫来说,印度是一个搬不走、躲不掉的邻居,如何处理与印度的关系,深深考验着马尔代夫领导人的政治智慧。

▲任何一位马尔代夫总统都无法摆脱印度影响

0 阅读:37
环球情报员

环球情报员

带着问题看世界|环球历史, 地理, 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