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指标到校大调整!这4类途径“稳”上高中!

家长论坛课程 2025-03-27 21:36:32

2025年指标到校政策已经出来了,今年的变化较大,例如成都二中也会分配市指标,符合条件的高中可以提高指标比例,民办校内直升范围扩大,民办教育集团内可以跨校直升......

总之今年的指标政策和以前不同了,本文梳理一下今年指标类型有哪些、申请和录取条件是什么,小升初、初升高的考生家长都值得关注。

01、市级指标

市级指标的分配范围是面向全市,这点和去年一样,“5+2”区域直接分配到各个初中,其余区域分配到区(市)县,再由区(市)县分配到初中。

去年市指标分配高中是四七九的3校7区,名额为各校“5+2”区域统招计划的50%减去高层次人才子女指标和艺体指标。据媒体消息,今年还会增加成都二中,变成二四七九的4校8区,这样一来今年市级指标数量还是会增加。

2024年的市级指标总额共有1182名,期待一下今年会增加到多少。

去年分配数量上“5+2”区域最多,单个初中最多分到18名,40所初中分到10名及以上;其次是龙泉、温江、双流等6个区域,单个区域分到20名左右;再次是都江堰、大邑、邛崃等10个区域,各分到7个市指标(四七九各1个)。

部分民办学校也分配有市级指标,例如锦江师一、川师大附属实验学校、西川中学、西川实验、成外美年,这些学校共同点是没有高中部,今年可以集团内跨校直升后个别学校是否有变化是关注点之一。

申请市级指标要同时满足三点要求,简单来说就是:不择校、有实际就读初中3年学籍(转学2年)、户籍在本招生区域。

申请到市级指标的同学,要参加中考,只要中考成绩(不含加分)达到普高线就可以被录取。去年要达到重高线才行,取消重高线把市级指标的录取门槛也降低了,今年申请到的同学应该都能被录取吧。

02、区内指标

区内指标是各区的省级示范性高中,和去年在第二批次招生的非省级示范性高中,拿出统招生计划的50%向本区内的初中学校分配。

简单来说,就是比较可以的高中都会有区内指标,例如今年招收第一届高中的石室锦官、墨池书院、石室联中、树德实验应该都会有区内指标的,虽然他们都还没评为省级示范性高中。

去年“5+2”区除了成都十一中、天府五中,其他普高都在第二批次招生,“5+2”区绝大多数公办高中都有区内指标。

个别民办高中也设了区内指标,例如成华嘉祥高中、金牛实外高中、高新成外高中,这些高中有个共同特征是没有校内直升,今年民办集团内可以跨校直升,这些高中区内指标是否有变化也是关注的点之一。

2025年区内指标总数肯定是会增加的,新开学校就会有新指标投入。大原则仍然是按照50%比例设置指标,有三类学校例外:

一是县市新城的优质县中区域指标数可按要求适度增加(可达55%以上),这点突破了50%的上限,对县中发展十分有利,未来会不会推广到其他高中可以关注。

二是招生计划(不含项目班计划)达到12个班,上一年度第二批次未录取满额的高中,例如华阳中学(香山校区),区内指标比例最高可以调到55%,等于是区内指标名额会增加。

三是上一年度第二批次未录取满额的高完中可以申请将区内指标总额最多40%定向分配到本校初中,例如新航中学(西藏中学)、三十六中,等于是增加了指标区内给配给本校的名额,对这类学校的考生有利。

申请区内指标也要同时满足三点要求:不择校、有实际就读初中3年学籍(转学2年)、户籍在本招生区域。分配时会参考初中多次考试成绩,不同区比例略有不同。申请到区指标的同学,不用参加中考,按照申请的班型在第一批次直接录取。

03、校内指标

校内指标就是高完中的高中部面向本校初中部所分配的指标(俗称校内直升),主要是民办高完中,去年像十一中、天府五中这样在第三批次招生的公办高中也有校内指标。

今年校内指标最大的变化是在民办学校,去年只有一贯制学校才有校内指标,例如龙泉师一、实外新都五龙山、成外、实外,2025年新增了两类民办也可以有校内指标:

一是因分类登记造成初中和高中分离的民办学校,二是同一举办者在同一宗土地举办的初中和高中分离的民办学校,例如西川汇锦都学校、锦江嘉祥、实外西区,今年这类学校初中部也可以直升高中部。

往年想要直升的同学虽然最终可以就读本校高中部,但升学路径要参加中考,这样调整之后可以通过校内直升途径就读本校高中部,省去了中考环节,实质上变化不大,只是更加省事。

校内指标的另一个变化,提出了明确的申请条件,同时满足:一是学籍在本校,二是学生选择的升学区域为其就读初中学校所在招生区域。这两点对2025、2026、2027年初升高的同学影响不大,想要直升的同学应该都能满足。

但是,2028年初升高想申请校内指标,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简单来说:一是小升初没有择校,二是有实际就读初中3年学籍(转学2年),三是升学区域为就读初中所在的招生区域。择校的学生就没有申请校内指标的资格,这点对标公办学校申请指标要求。

申请到校内指标的同学,不用参加中考,按照申请的班型在第一批次直接录取。

这里给2025年小升初的家长提个醒,想要3年后有资格申请指标的,就不要择校。对于成绩拔尖的同学没啥影响,一是他们本来就可能放弃直升出来中考,二是他们就算不能直升,也能通过中考进入本校高中部,只是程序、路径不同而已。如果成绩没有优势还跟风去择校的,3年后既不能直升又拼不赢中考,到时会很被动。

那是不是选择民办学校就没有优势了呢?恰恰相反,今年民办学校校内直升范围扩大,反而让更多的同学可以通过直升进入本校高中,避免了中考竞争,解决了原来选择民办无法直升的后顾之忧。

况且择校本来就只是适合小部分学生,比如公办学区不好或者成绩特别拔尖,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还是走正常升学路径比较好。

选择民办学校的理由,也应该回归到学校本身,民办学校在硬件条件、食宿条件、课程多样、升学多元、管理精细等方面还是有优势的,经济条件允许、教育理念相合的家庭,选择民办学校或者国际学校都是没问题的,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04、民办集团内跨校指标

今年民办学校指标另一个变化,是新增了集团内跨校指标生。

“同一举办者举办的民办普高学校,可向民办教育集团提出申请,由民办教育集团统筹协调,分别报高中学段、初中学段所在地的教育行政部门同意,再报市教育局批准后,在成都市域内集团其他民办初中学校招收集团内跨校指标生。”

我们比较熟悉的民办教育集团有成实外、嘉祥、天立、西川汇、师大一中,他们在成都布局有多个校区,也就是说在这些教育集团下的校区上初中,就可以选择直升本校高中部或者是集团内其他校区高中部,选择更多了。

例如郫都嘉祥初中毕业生,既有机会直升本校高中,也有机会直升成华嘉祥、锦江嘉祥;实外西区初中毕业生,既有机会直升本校高中,也有机会直升成外、实外。温江嘉祥可以直升嘉祥本部,成外美年可以直升成外本部,从分校直升本部在几年前是可以的,2025年恢复集团内跨校直升,对考生、学校都是利好。

至于名额会有多少,这点也是需要重点关注的,等到招生计划公布后我们再看。

民办集团内跨校指标是继校内直升后,民办学校的又一优势,小升初想要选择民办学校的也要清楚这一点,3年后的升学途径就有这样一些:直升本校高中部(高完中)、直升集团内其他高中、放弃直升参加中考报考其他公民办高中、公办高中艺体特长生、项目班等,选择是比较多的。

申请民办集团内跨校指标生也是对标公办学校申请指标要求,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简单来说:一是小升初没有择校,二是有实际就读初中3年学籍(转学2年),三是升学区域为就读初中所在的招生区域。

接申请到集团跨校校指标的同学,不用参加中考,按照申请的班型在第一批次直接录取。

以上4种类型的指标,就是2025年的公办、民办学校初三毕业生可以选择的指标种类,三年后各类指标都取消了择校生申请资格,考生家长要结合自身情况选择升学方式,还是那句话: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0 阅读:19
家长论坛课程

家长论坛课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