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地铁8号线延伸工程取得重要进展立体路网再添新动能

最城建次 2025-02-22 03:37:16

2025年2月19日,天津地铁8号线延伸工程迎来重大节点——延安路站至雅安道站盾构区间右线顺利贯通。这条总长1.2公里的隧道以单月最高掘进280米的效率,在硬岩地质与城市密集建筑群双重挑战下实现精准贯通,标志着天津轨道交通建设技术实现新突破。

一、技术攻坚展现"天津速度"

该区间穿越地层以中风化砂岩为主,岩石单轴抗压强度最高达80MPa,相当于普通混凝土的3倍。项目团队采用国产首台双模盾构机"津盾1号",通过土压平衡与泥水平衡模式智能切换技术,将地表沉降控制在3毫米以内。施工过程中创新应用三维激光扫描监测系统,对沿线15处历史保护建筑实现毫米级位移监控,创造了同类地质条件下盾构施工速度新纪录。

二、立体路网升级城市能级

8号线延伸段作为中心城区"四纵四横"轨道交通网络的关键补充,贯通后可将西青大学城至海河教育园的通行时间压缩至25分钟。工程全线建成后预计日均客流将达18万人次,使天津轨道交通网络覆盖率提升至82%,直接服务沿线12个大型居住区、6所高校及3大产业园区。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雅安道站创新采用"地铁+公交+慢行"三网融合设计,出入口50米范围内设置5条公交接驳线路,实现交通无缝衔接。

三、民生工程释放经济动能

项目建设高峰期带动周边区域新增就业岗位2300个,其中技术工种占比达65%。据测算,轨道交通每投资1亿元可拉动GDP增长2.83亿元,8号线延伸工程总投资98亿元的建设规模,将激活沿线50万平方米商业开发,预计带动南开区、西青区年经济增长1.2个百分点。目前工程已完成总工程量68%,7座车站主体封顶,盾构施工完成率达81%,2026年全线通车后将新增就业岗位1.2万个。

四、绿色建造树立行业标杆

工程团队践行"双碳"战略,创新应用预制拼装技术,车站主体构件预制率达45%,减少建筑垃圾排放60%。盾构渣土100%资源化利用,年处理量达30万立方米,可转化为60万平方米透水砖。项目还建成天津首个"零排放"智慧工地,通过光伏发电系统年减排二氧化碳1200吨,为轨道交通建设绿色转型提供样板。

这项承载着千万市民期待的民生工程,正以"每天都是冲刺"的姿态加速推进。当钢铁巨龙在地下穿行,它不仅勾勒出城市发展的新轴线,更彰显着天津建设国家综合交通枢纽城市的决心与智慧。随着更多轨道交通"大动脉"的贯通,一幅"轨道上的京津冀"壮美画卷正在渤海之滨徐徐展开。

0 阅读:0
最城建次

最城建次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