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莓补锌技巧,坐果关键,美容院休息区,营养别忽视
在众多水果中,草莓那小巧玲珑的外形,红彤彤的色泽,酸甜可口的味道,深受大家的喜爱。无论是作为鲜食水果,还是制作成各种甜品,它都不乏人气。不过,要让草莓长得好,尤其是保证其坐果率,这里面可有不少门道,其中补锌就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
在华北地区,有位昌平的草莓种植户王师傅,他可是种草莓的老把式了。王师傅以前种草莓的时候就发现,有些草莓植株看起来长得挺茂盛的,叶片也不少,可就是坐不住果,产量一直上不去。一开始他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各种办法都试过,施肥、浇水、控温,可效果都不明显。后来,他参加了一个农业技术交流活动,了解到缺锌可能是导致草莓坐果差的一个原因。
锌对于草莓的生长那可是相当重要的。锌参与植物生长素的合成,就像一个小助手,帮助植物细胞长得又大又健康。如果草莓缺锌,叶片就会变得很薄,而且还会有失绿的现象,就像一个营养不良的人脸色不好看一样。小幼苗不长个,老叶子呢,还会早早地干枯。这就好比一个人缺了好多营养,整个人都没精打采的。
我有个朋友的妈妈特别喜欢种花种草,她除了种一些常见的花,在家里的小阳台也种了些草莓。她当初也是发现草莓有上述那些缺锌的症状,可是不知道该怎么办。后来她专门去咨询了农业大学的教授,教授告诉她,补锌是有很多技巧的。
首先呢,在施肥上就要下功夫。在草莓生长的早期,比如刚移栽到盆里后的3 - 7天,可以施一些专门含锌的肥料。这种肥料不能施太多,就像吃饭一样,要适量。一般来说,一盆草莓大概施0.1 - 0.2克的硫酸锌就可以啦。如果是大田种植,每亩用量大概是5 - 10公斤。这个量要是把握不好,多了可能会对草莓造成肥害,少了又没什么效果。
在施肥的频率上也有讲究。像在草莓的生长旺季,一个月大概施2 - 3次含锌的肥料。除了硫酸锌,还有一些螯合锌肥,这些肥料容易被草莓吸收。比如说在南方一些湿度较大的地区,土壤中的一些养分容易被淋失,这时候就可以适当增加施肥的频率。
说到和草莓对比的一些绿植品种,咱先说说蓝莓。蓝莓和草莓一样,也是对土壤要求比较高的水果。蓝莓比较喜欢酸性土壤,而草莓在微酸性到微碱性的土壤里都能长得不错。蓝莓补锌的话,更多需要通过在土壤中添加一些酸性物质来提高锌的有效性,而草莓可以直接补充含锌的肥料。再像火龙果,它的生长速度快,体型大,在补锌方面,火龙果需要从土壤中大量吸收锌元素,不像草莓比较娇弱,对锌的吸收量要小一些。
在草莓的不同生长阶段,补锌的重点也不同。比如说在开花期,这个时候如果缺锌,花朵的质量就会受到影响。我有个网友分享说,她在北方的家里种草莓。她发现开花期的时候,如果不注意补锌,草莓的花朵很小,而且花瓣颜色也不鲜艳。因为锌能促进花器官的发育,缺锌的话,花芽分化就会不好。这个时候补锌就要采取叶面喷施的方法,这样可以更快地让草莓吸收到锌元素。一般可以用0.2% - 0.3%的硼砂加0.1% - 0.2%的硫酸锌溶液进行叶面喷施,每7天喷一次,连喷2 - 3次。
到了坐果期,锌的作用就更明显了。这个时候的锌就像一个“小保镖”,保护着草莓的果实正常发育。如果这时候缺锌,果实的大小就会不均匀,有的时候还容易出现畸形果。我曾经在一些美容院的休息区看到过种着的草莓盆栽,本应是赏心悦目的事物,可是因为缺锌,那些草莓长得歪七扭八的,果实也很小。这也说明不管是在家庭里种草莓,还是在公共场所像美容院休息区摆放草莓盆栽,锌的补充都很重要。
而且不同的地域,补锌的方式也有区别。在南方的一些酸性土壤地区,比如广东、福建等地,土壤中本身锌的含量可能就相对较少,而且容易被水淋失。在这些地区种植草莓,除了在基肥中加入一定量的锌肥之外,在草莓生长的过程中,还需要定期进行叶面补锌。而在北方的一些碱性土壤地区,像山东、河北的部分地区,土壤中的锌容易被固定,不容易被草莓吸收。这里的种植户在施锌肥的时候,要选择一些容易被土壤释放的锌肥,并且配合一些有机肥一起施用,这样可以提高锌的有效性。
除了施肥,土壤的湿度对草莓吸收锌也有影响。如果土壤太干了,锌离子的移动就会受到限制,草莓就不容易吸收到锌。相反,如果土壤太湿,锌可能会形成一些沉淀,也会影响吸收。所以要合理浇水,保持土壤湿润但不积水。比如说在华北地区,夏天天气炎热,水分蒸发快,每天可能需要早、晚各浇一次水;而在长江流域,气候比较湿润,可能3 - 5天浇一次水就可以了。
在家庭种植草莓的时候,很多人都喜欢把它放在阳台上。这阳台上光照条件、通风条件都还不错,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有一次我在一个花卉展览上看到一个年轻人的草莓盆栽,长得并不好。一问才知道,他把草莓放在阳台上,夏天阳光太强烈的时候,没有给它遮荫,结果草莓被晒伤了,叶片枯黄,这时候缺锌的症状就更明显了。所以在不同的摆放场景下,也要注意对草莓的保护,这样才能让它在适宜的环境里吸收锌元素,保证生长和坐果。
在种植草莓的过程中,还有很多容易被忽视的小细节。比如土壤的酸碱度不能忽略,如果土壤过酸或者过碱,都要进行适当的调整。有一次我在网上看到一个东北网友分享,他在家里种草莓的时候,发现土壤很酸,草莓的叶子都发黄了。他测了一下土壤的pH值,发现是4.0左右,太酸了。他就往土壤里加了一些石灰来调节酸碱度,后来草莓的生长状况就改善了很多,而且补锌之后坐果率也提高了。
另外,在草莓的繁殖过程中,不管是分株还是扦插,新种下的苗子都要保证土壤中有足够的锌元素。就像在湖南有一些草莓种植户,他们在繁殖草莓苗的时候,会在种苗的基质里加入少量的锌肥,这样长出来的新苗就比较健壮,移栽到正式种植的地方后,坐果率也比较高。
在草莓的病虫害防治方面,也会间接影响草莓对锌的吸收。比如说草莓感染了病虫害,它的生长就会受到抑制,对养分的吸收能力也会下降。我有个同事在家里种草莓的时候,没有注意防治病虫害,结果草莓叶片上长了蚜虫,蚜虫吸食草莓的汁液,使得草莓长得病恹恹的,补锌的效果也不好。所以在防治病虫害的同时,要关注土壤中锌的含量,确保草莓能正常吸收锌元素。
在南方的一个小镇上,有个农民除了在田地里种水稻,还在自家院子里种了几株草莓。他发现这些草莓一年比一年长得差,坐果也越来越少。他就开始研究,发现原来是以前种的农作物过度使用了一些肥料,导致土壤中某些元素失衡,包括锌元素。后来他调整了施肥方案,注重了锌肥的补充,还改善了土壤结构,草莓的生长就有了很大的改善。这告诉我们,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对草莓生长的影响,补锌只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环节。
在北方的一个花卉市场上,有个摊主在卖草莓盆栽。他的草莓盆栽看起来叶子很绿,可是就是不结果。后来他就找了农业专家来帮忙。专家检查后发现,是他在施肥的时候,只注重氮肥的使用,氮肥施得太多了,把磷肥和锌肥都忽略了。这就好比一个人只吃肉,不吃蔬菜和水果,营养是不均衡的。后来摊主调整了施肥比例,增加了锌肥的使用,草莓盆栽的坐果情况就有了明显的改善。
不同品种的草莓对锌的需求也可能会有差异。比如章姬这个品种,果实比较大,口感鲜美,但是它在生长过程中对锌的需求相对较高。我见过一个哈尔滨的种植户,他种章姬草莓的时候,因为对品种特点不太了解,没有给它补充足够的锌,结果产量和果实品质都不尽如人意。而章姬和另一个品种红颜相比,红颜虽然口感也不错,但是它在生长过程中对锌的吸收能力可能会稍强一些。
在日常的草莓种植管理中,我们要多观察草莓的生长状态。像我之前有个朋友在云南种草莓,他刚开始种草莓的时候,看着草莓长得还行,就是坐果不太好。他没有在意,直到有一位游客在他家店里看到草莓盆栽,指出了可能有缺锌的问题,并分享了一些自己种植的经验。朋友这才意识到问题所在,开始重视锌肥的补充,后来草莓的产量就有了提高。
我们还可以通过一些辅助手段来提高草莓对锌的吸收效率。比如说,在土壤中添加一些微生物菌剂。有一回我在四川看到一个草莓种植园区,他们的草莓长得特别好,坐果率很高。园区的技术人员介绍说,他们经常会给土壤添加一些微生物菌剂,这些微生物菌剂可以改善土壤的结构,提高土壤的肥力,同时也有助于草莓对锌等微量元素的吸收。
而且不同季节种植草莓,补锌的策略也有不同。春天种植草莓的时候,气温逐渐回升,土壤中的微生物开始活跃起来。这个时候可以适量施用锌肥,并且结合翻耕土壤,让锌肥和土壤充分混合。到了秋天,种植草莓要更早地关注锌肥的补充,因为这个时候土壤中的养分含量和活性与春季是不一样的。
在大兴安岭地区,虽然气候比较寒冷,但是也有人在温室里种植草莓。那里的人发现,和在温暖地区种植的草莓相比,在寒冷地区种植的草莓对锌的吸收会更慢一些。这可能是因为温度低,土壤中的微生物活性低,影响了锌肥的转化和草莓对锌的吸收。所以他们会在合适的时间,增加锌肥的施用量,并且采用一些保温措施,来促进草莓对锌的吸收。
再说说和草莓种植场景有关的内容吧。在酒店的休闲区,也经常会摆放一些草莓盆栽。这些盆栽不仅要供客人观赏,有时候客人还可能购买带走。如果因为缺锌导致草莓生长不良,果实又小又不甜,那肯定会影响顾客的购买欲望。所以酒店的工作人员也要注意草莓盆栽的管理,特别是锌肥的补充。
在学校的科普种植区,种着一些草莓盆栽,供学生们观察学习。老师们在教学生种草莓的时候,也会强调补锌这个重要的环节。因为通过种植草莓,可以让学生们了解到植物生长需要各种营养元素,并且知道不同的元素对植物生长有不同的作用。
在草莓的整个生长发育过程中,锌元素就像一把钥匙,打开草莓正常生长和坐果的大门。从种植开始,我们就要考虑到土壤、施肥、环境等各种因素对草莓吸收锌的影响。不管是在北方的田野,还是南方的庭院,不管是家庭种植还是商业种植,补锌都是保证草莓产量和品质的重要措施。
那么,你有没有在自己的小花园里或者阳台上种过草莓呢?在种植过程中有没有遇到过类似缺锌或者其他的问题呢?欢迎大家一起分享自己的种植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