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花苔藓共生,湿度控制方案,日式茶室造景,喷淋频率设定
在花卉绿植的世界里,茶花可是一位优雅的“佳人”。它花朵艳丽,花色丰富,从热烈的红色到淡雅的白色,从娇嫩的粉色到神秘的紫色,每一朵都像是在诉说着独特的故事。而且茶花的形态也很迷人,叶片翠绿而有光泽,植株整体颇具观赏价值。不过呢,对于很多想在家里或者在办公室营造日式茶室造景的朋友来说,要让茶花长得好,还有和苔藓和谐共生,湿度控制可是个不小的挑战,再加上喷淋频率不好把握,就更容易让人头疼了。
咱们先说说茶花。在华北地区,像昌平有个爱花的老张,他种了好多茶花。他发现茶花喜欢半阴的环境,太阳太猛了容易把叶子灼伤。而且它对土壤要求也不低,得疏松肥沃,排水性得好。老张之前就是随便弄了些土种茶花,结果有些茶花长得就不咋地。这就说明土壤的选择很重要。
再看看苔藓。苔藓这种小植物看似不起眼,它可是很有特点的。苔藓保水性特别强,就像一个小小的“蓄水容器”。而且在日式茶室造景里,苔藓铺在地上或者石头上,那种绿油油的感觉特别有意境,给整个场景增添了不少自然清新的氛围。
不过,当茶花和苔藓要共生的时候,问题就来了。茶花需要一定的透气性,而苔藓有时候会把土壤盖得太严实,影响茶花根部呼吸。就像网友小丽分享的,她在自家阳台种了茶花和苔藓,一开始以为两个放在一起会很好看,但是过了一段时间发现茶花的叶子有点发黄。她就意识到可能是苔藓太厚影响了茶花的根部。
这时候湿度控制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如果湿度太大,茶花根部长时间泡在水里就容易烂根。像在华南地区,气候比较湿润,种茶花的时候就得特别注意排水。而在干燥的北方地区,要是不注意保湿,茶花又会缺水干枯。对于苔藓来说呢,湿度太低它就会变黄,甚至干死。
说到湿度控制,就不得不提到喷淋了。这喷淋频率可不能乱定。如果你是刚种上茶花和苔藓,在最初的3天,喷淋频率可以高一些,每天早中晚各喷一次。这是因为刚种下去,植物需要足够的水分来适应新环境。比如说我在重庆的朋友,他在当地种了一些不太常见的绿植品种,像空气凤梨和翠云草,他说这两种植物虽然和茶花苔藓不完全一样,但在刚种下去的时候都需要比较高的湿度,就像茶花苔藓刚种时的那3天的湿度需求。
到了第7天左右,如果你发现土壤表面有点干了,就可以适当减少喷淋频率,一天喷两次就行。观察土壤的干湿程度很重要,你拿个小树枝插进土里,如果拔出来的时候树枝上还挂着土,说明土壤还比较湿,就不需要喷淋。我有个邻居在日本旅行的时候看到当地的茶室造景,苔藓始终保持那种恰到好处的湿度,他就特别好奇,后来请教了当地的园艺师才知道这个湿度的把握主要就是靠合理的喷淋频率。
15天的时候,差不多已经进入一个比较稳定的阶段了。这个时候,如果你所在的地方比较潮湿,一周喷淋3 - 4次就可以。要是比较干燥,一天一次。我记得有个花友在云南,云南的气候多样,有些地方比较干,有些地方比较湿。他在干一点的地方种茶花苔藓,按照一周3 - 4次的喷淋频率,茶花长得还不错,苔藓也没怎么枯萎。
到一个月的时候,你对茶花和苔藓的生长状态应该比较了解了。如果它们的叶片饱满,颜色鲜艳,苔藓也是翠绿色,那就说明湿度控制得还不错。这个时候可以根据季节再微调一下。像夏天,气温高,水分蒸发快,就需要多喷淋一点;冬天则要少喷淋,因为植物生长缓慢,对水分的需求也少了。
现在我们来看看不同品种茶花之间的对比。除了常见的红山茶,还有冷门的沈氏山茶。沈氏山茶花朵比较小,但是花期很长,能从春天开到秋天。和红山茶比起来,它对光照的要求更严格,太多光照会严重影响花期。在湿度控制上,因为花期长,所以整个生长周期对湿度的稳定性要求更高。
还有茶梅,它和茶花也很相似。茶梅的花朵颜色比较深,红得像火一样。茶梅耐寒性比很多茶花品种好。在湿度方面,茶梅在干燥环境下如果湿度能保持在一个稳定的数值,它的花色会更加鲜艳。我在北方的一个园艺爱好者那里看到他种的茶梅,他说北方的冬天特别干燥,他会在室内开加湿器,在室外会用特殊的塑料罩子罩住茶梅盆栽,并且调整好喷淋频率来控制湿度,让茶梅的花期在寒冷的冬天也能正常绽放。
在日式茶室造景里,要营造出那种宁静、自然的氛围。苔藓和茶花的共生是关键。首先要把苔藓种得平整,厚度适中。在种茶花的时候,要给它留出足够的生长空间,不能让苔藓覆盖到它的根部和空气流通的地方。如果是在咖啡厅里做日式茶室造景,要考虑人流量对湿度和植物的影响。人多的时候,湿度变化大,那喷淋频率可能就要更灵活一些。比如说在深圳的一家日式咖啡厅,人流比较大,那里的茶室造景里的茶花苔藓组合就很巧妙。他们的园艺师会根据不同时间段的人流量来调整喷淋频率,在人少的时候保持正常湿度,人多的时候适当增加湿度。
在居家环境里,我们也要根据房间的大小和采光情况来做。小房间采光不好的话,植物不能太多,湿度也不能太高,不然容易滋生霉菌。我有个朋友在家里的小书房做了日式小角落,放了几盆茶花和苔藓。因为房间小且采光不充足,他特别注意湿度的控制,每天只喷淋一次,而且还会把花盆放在有小孔的花架上,让多余的水分可以流走。
在办公室营造日式茶室造景的话,要考虑办公时间和办公环境。办公室通常比较封闭,绿化植物不能太多,而且要避免影响办公。喷淋的话,最好是选择在下班后进行,这样可以减少水分蒸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有个在北京做文创工作的网友说,他们在办公室的休息区做了一个简单的日式茶室造景,为了不影响工作,他们把喷淋装置设置成智能的,每天下班后自动喷淋两次。
还有一个误区需要注意,很多人觉得只要湿度够了,茶花和苔藓就能长得好。其实不是的,通风也很重要。就像福建有个种茶花的老农,他说以前他种茶花的时候就只注重湿度和光照,忽略了通风。结果茶花老是生病,长虫子。后来他在花盆下面加了个小风扇,保持良好的通风,再加上合适的苔藓共生和湿度控制,茶花就长得越来越好了。
那关于茶花苔藓共生的湿度控制和喷淋频率,还有哪些细节是我们容易忽略的呢?这是一个很值得大家讨论的问题。是不同海拔地区的差异,还是不同种类苔藓对湿度的特殊需求?或者是在长期养护过程中,如何根据茶花的生长阶段更精准地调整湿度和喷淋频率呢?希望大家可以一起分享自己的经验或者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