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富饶的西沙群岛》的不同版本,看统一教材的必要性

文学私秘 2023-10-20 22:38:14

小学课文《富饶的西沙群岛》是一篇有着历史悠久的课文,可以说,它在受教于它的曾经的学子心目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即如本人,就觉得小学课文里最有好感的就是这一篇课文。

《富饶的西沙群岛》最早出现在教材上的时间是1961年,之后,这篇课文,一直留在教材中。

1961年人教版

即使在文革期间,《富饶的西沙群岛》也没有消失在由各地编写的教科书中。

如1975年的上海版教材里,《富饶的西沙群岛》的课文题目改成了《美丽富饶的西沙群岛》。

笔者在查阅旧教材的时候,发现70年代的“江苏省小学课本”里,也收有这篇课文。

1974年,是文革期间各地出现省编教材的关键年度。之前,教材体系非常混乱,编写教材的功能与权限,已经下放到了县级教育部门。

1974年版

也就是从1974年起,“江苏省小学课本”开始面世发行,也从这一年开始,在“小学语文第八册”中,开始收入《西沙群岛》一课,这一课文,一直保持到江苏版教材的最后一年,也就是1979年11月第6版。

当时这篇课文叫《西沙群岛》,全文如下:

在我国辽阔的南海中,有许许多多美丽富饶的岛屿,它们像一颗颗宝石镶嵌在海面上,组成了四个群岛。根据它们在南海中的位置,被称为东沙群岛、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和南沙群岛。

西沙群岛是南海中靠西北面的一群岛屿,位于海南岛的东南面,那儿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是个相爱的地方。

西沙群岛是由无数珊瑚礁形成的岛屿。海底的沙石上长满了各种颜色的珊瑚。这一带的海水显出种种色彩,深蓝色,淡青色,绿色,淡绿色,杏黄色,一块块一条条地交错着,五光十色,异常美丽。这是因为海底有高耸的山崖,有低陷的峡谷,海水深浅不同,从海面看,色彩就各异了。海滩上有各种美丽的贝壳,大的,小的,各种颜色的,各种形状的,真是千奇百怪,无所不有。

西沙群岛一年四季都很炎热,岛上长满了热带植物,菠萝、香蕉、椰子、棕榈、木瓜处处皆是。

西沙群岛渔业资源十分丰富。海参到处都是,懒洋洋地蠕动着。大龙虾全身披甲,划过来,划过去,样子挺威武。一群群的鱼在珊瑚丛中穿来穿去,有的身上长着彩色的条纹,有的头上长着一簇红缨。有一种飞虎鱼,周身像插满了好些扇子,游动时好看极了。有一种气鼓鱼,眼睛圆溜溜的,身上长满刺儿,有时鼓起气来,像皮球一样圆。各种各样的鱼,多得数也数不清。还有一种海贝,大得出奇,连壳带肉有二百多公斤重,壳的直径达一米,劈开可作两个浴盆。最有趣的要算在海滩上捕捉海龟了。每年四至六月,大量的海龟爬到海滩上来产卵,渔民便急步跑过去,用力把它一翻,几百斤重的海龟就四脚朝天,寸步难行了。海龟的肉和蛋可以吃,背、腹甲上的龟板胶,可做装饰品、钮扣和药材。

西沙群岛又是海鸟的天下。岛上有一片片高大的树林,那是海鸟栖息的地方。树下有一米厚厚的鸟粪,是极为宝贵的天然肥料。

自古以来,我国渔民,世世代代在这儿捕鱼谋生。解放后,党和政府对西沙群岛的开发和建设极为重视。岛上修建了码头、防风堤、气象站和水产站,增加了新的生产工具,改装帆船为机帆船,使生产不断发展,渔民的生活日益改善。今天,美丽富饶的西沙群岛到处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朝气蓬勃的动人景象。

1979年版的江苏教材

从这篇课文的内容来看,其主体就是1961年版的课文,然后在原文的散文体基础上,加进了许多知识介绍,主要是如下的段落:

在我国辽阔的南海中,有许许多多美丽富饶的岛屿,它们像一颗颗宝石镶嵌在海面上,组成了四个群岛。根据它们在南海中的位置,被称为东沙群岛、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和南沙群岛。

西沙群岛一年四季都很炎热,岛上长满了热带植物,菠萝、香蕉、椰子、棕榈、木瓜处处皆是。

自古以来,我国渔民,世世代代在这儿捕鱼谋生。解放后,党和政府对西沙群岛的开发和建设极为重视。岛上修建了码头、防风堤、气象站和水产站,增加了新的生产工具,改装帆船为机帆船,使生产不断发展,渔民的生活日益改善。今天,美丽富饶的西沙群岛到处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朝气蓬勃的动人景象。

这些段落的增加,实际上把原来的纪实体的散文风格,转化为一篇说明文了。

那么,这些增加的段落来自哪里?

我们搜索了一下,原来江苏版《西沙群岛》中新增加的部分,取自于发表在1974年2月19日《光明日报》上的《西沙群岛之行》,作者署名为: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陈国孝、宋玉枝。

1979年11月版的江苏小学教材,也应该是最后一本由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教材了,因为正是在这一年,由人教版编写的全国统一教材开始推行,逐渐取代了各地各自为政的教材编写体例。

之后,很长时间,人教版语文教科书独行天下,成为全国共用的教材,这一段时间内的受教的学子,也因为有共同的教材原本,而拥有了共同的文化记忆。

2001年,一纲多本制度开始实施,教材编写权放开,各地又开始了自编教材的各领风头。

江苏版教材再次活跃在教材编写的队列中,苏教版也应运而生。

苏教版有其长处,它注重江苏的特点,教材中有许多地方性的课文,如丹顶鹤题材课文,江苏籍贯的著名人物,且苏教版教材也注重关注最新科技动向,与现实结合较紧。

但缺点是,苏教版有地方的局限性,格局上还显得有一些狭隘性。

更为突出的问题是,地方版教材造成接受这个教材的学生,文化记忆偏失于一隅,让学生失去了共同的文化沉淀的濡染,这种文化记忆的割据,其实后患是相当明显的。

因此,实现全国统一的语文教材,让接受教育的学生,拥有共同的文化记忆,是非常必要且必须的。

在苏教版的教材中,我们可以看到,没有选入人教版一直没有清退出去的《富饶的西沙群岛》,这也显示出地方版教材标新立异、凸显个性的编写动机,但是,苏教版却奇怪地选了一篇与《富饶的西沙群岛》呈镜像式对称的《美丽的南沙群岛》。

我们看一下这篇课文:

传说仙女下凡时,在辽阔的南中国海上撒下了一串串晶莹的珍珠,这就是美丽的南沙群岛。南沙群岛位于祖国的最南端,二百多座岛屿、礁盘星罗棋布。早在两千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在这片浩瀚的大海上航行、捕鱼,在小岛上开垦、种植。茫茫南沙,汇入了祖先搏击风浪的汗水;片片岛屿,留下了祖先生息繁衍的烟火。

南沙是祖国巨大的蓝色宝库。她拥有难以计数的珍贵的海洋生物,蕴藏着极为丰富的矿产资源,贮存了用之不竭的海洋动力。仅曾母暗沙,就以丰富的石油储量而享有“第二波斯湾”的美誉。

南沙也是个迷人的世界。天是一片蓝玉,海是一块翡翠。远望水天相连,翡翠和蓝玉合璧,蔚为壮观。俯看清澈明亮的海水,龙虾、燕鱼、海龟五彩缤纷,令人心旷神怡。碧波浩渺的南沙海域,连浪涛都是美的,每一个浪头都托起洁白的浪花,一团团,一簇簇,仿佛是欢迎的人群在挥舞着花束。可以肯定,将来的南沙群岛会是一个充满魅力的旅游胜地。

作为中国人,怎能不为美丽富饶的南沙群岛而讴歌呢!

《美丽的南沙群岛》与《富饶的西沙群岛》最大的不同,是它采用了一种鸟瞰的手法,纵览俯视,却缺少《富饶的西沙群岛》中深入海底的对眼前所观景象的细节的描摹,在身临其境的感染力方面,要稍逊一筹。

这主要原因是《富饶的西沙群岛》的作者张加毅是一位纪录片编导,在他的笔下的文字中,一直带有一名纪录片导演锐利的捕捉目光,从而使得他形成的文字里,非常关注那些微小的细枝末节,这才使得《富饶的西沙群岛》里的海底生物,被勾勒得栩栩如生,如在眼前。

相对而言,苏教版《美丽的南沙群岛》就显得大而化之,如果把知识性介绍的部分给置换了,你把标题换成《美丽的马尔代夫》、《美丽的帕劳群岛》照样能成立,由此可以看出,苏教版教材里,选择《美丽的南沙群岛》,是有意与人教版教材拉开距离,但同时,也想与《富饶的西沙群岛》这篇经典课文里宣示的蓝色国土的海洋意识有着某种另辟蹊径的企图,所以,才打造出了这样一篇课文。

但显然,能够接受到这篇课文信息与文化意义的受众,只能是江苏一隅的读者,当与人教版教材使用区域的学生发生信息交流的时候,便会发现,同龄人之间的教育经历与感受是完全不同的。

因此,目前全国统一使用部编本教材,是一件功德无量的极其明智的选择。

而全国民众对部编本教材的关注,正因为这本教材可以称着是中国的一张名片,一个社会记忆的输出源,这是好事,反映了全体民众对这张名片的衷爱,对这份源头活水的珍惜,有着这份关注的目光与珍爱的热情,相信统编本教材会越来越好,真正地成为名副其实的文质俱美的文化承载者与传播者。

0 阅读:6

文学私秘

简介:文学是人学,关注人类的所有秘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