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这个名字,如今已经成为了票房的代名词。
自上映20天以来,这部影片的票房成绩直冲云霄。
不仅突破了中国影史的纪录,还在全球范围内引发了影视行业的广泛关注。
随着票房的火爆,它如今已成为全球动画电影中的第二名,全球总票房榜上则荣登前十。
这个火热的走势,让人们不禁猜测,或许它将创造前所未有的成就。
资料显示,后续的海外上映将更进一步推高其票房。
普遍预测“哪吒”的票房至少不会少于160亿。
在这部备受瞩目的影片中,导演饺子展现了他卓越的匠心独具。
影片中的每一个角色,都深深烙印在观众心中,令人难以忘怀。
无论是双手插兜的“哪吒”,还是天真可爱的“申小豹”,又或是帅气的东海龙王,都是极为有趣的人物。
然而,反派角色同样引发了观众对于角色设定的热议。
无量仙翁的复杂纠葛在众多角色中,无量仙翁无疑是一个褒贬不一的角色。
其设定使得他注定无法赢得观众的好感,但更让人意外的是,有人认为最可恨的角色另有其人。
无量仙翁以自认为是正派的身份,实际上却为了私利而不择手段。
为了自身利益,他竟然将无辜百姓纳入他的阴谋之中,导致陈塘关的民众遭受了灭顶之灾。
看到陈塘关的惨状,许多观众不由得握紧拳头,心中涌现出无奈和愤怒。
在《哪吒1》中出现过的熟悉面孔,无论是被哪吒捉弄的熊孩子,还是体格健壮却有少女心的村民,都成为了无量仙翁阴谋的牺牲品。
有这样一个角色,竟然能引起观众的复杂感情,也正是影片的聪明之处。
他的作为令人愤怒,却也让人见到世间的无奈与挣扎。
尽管众人唾骂,这个角色却也隐藏着一份心酸。
他的身份是阐教的大师兄,肩负着重大的责任。
作为一个副总,他不可能像“太乙”那样悠闲自在。
无量仙翁必须考虑整个门派的生存。
在他看来,外部的威胁就如同潜藏在暗处的野兽,随时可能危及到自己的权益。
为此,他情愿成立“捕妖队”,以压制妖族的力量。
这种设定使得无量仙翁成为一个既可怜又让人厌恶的角色。
他的许多决策虽有必要,但却也充满了过度的偏执。
无量仙翁的过激行为使得他将所有妖族一概而论,甚至连那些心中向善的妖族,都被剥夺了机会。
在他的眼中,妖族是敌人,必须加以剿灭。
面对这样的局面,妖族的申公豹也在影片中激起了一番波澜。
申公豹的父亲申正道,心中只渴望通过修炼而获得认可。
但无量仙翁的捕捉与打压,却让一切美好的理想都化为乌有。
电影中有一句台词引发了许多观众的共鸣:“自诩照世明灯,但干的都是恃强凌弱的勾当。”
人们的成见,如同一座高山,妖族并不全是邪恶的化身,而神仙也不一定都是正义的象征。
只有真正干坏事的人,才是罪犯,身份的不同并不能决定善恶的本质。
这样深刻的主题,恰是影片的成功之处。
每一个角色都被刻画得生动而立体。
最初,大家可能认为申公豹是绝对的反派,与龙族同流合污。
但细想之后,才发现他其实是个值得同情和喜爱的人物。
作为弟弟的骄傲,作为师傅的引导者,申公豹在勇敢的外表之下,蕴藏着复杂的情感。
即使身负重任,他也未曾迷失自己。
在申公豹的身上,许多普通人都能看到自己在社会与道德之间的挣扎与琐屑。
而鹿童这个角色,伴随着申公豹而生,却并未能找到同样的救赎。
鹿童因思想的偏执和盲目,成为了仙翁的跟随者。
作为“捕妖队”的头领,他的内心深处却隐藏着与无量仙翁一样的困境。
在他所处的环境中,没有是非观念,只有绝对服从的命令。
在这样的背景下,鹿童比无量仙翁更为令人厌恶。
作为妖族的一员,他却进行着对同族的捕杀,几乎成了第二号帮凶。
然而,在众多角色中,最让人难以接受的角色莫过于西海龙王敖闰。
在造型上,敖闰毫无疑问是画风优美的角色。
但她的行为却令人无法理解与接受。
身为西海龙王,她竟然背叛了龙族,为了生存而向敌人低头。
在她身上,表现得淋漓尽致的不忠与自私,令人唏嘘不已。
这种行为不仅显得可悲,甚至在追求自由的过程中,最终却仅留下被人控制的绝望与无奈。
在影片中,她的戏份虽少,却足以引起观众的强烈反应。
如果她的角色戏份再多,估计将遭遇厄运。
无论角色多么美貌,若其内心的阴暗不衰,总会为观众所不齿。
身为这样一个充满争议的角色,观众的宽恕与苛责并存。
结语《哪吒2》不仅在票房上取得了空前的成功,更在角色的设定与情感的渲染上做出了大胆的探索。
每一个角色都承载着深刻的主题思考。
在善恶的交织中,展现了复杂的人性和社会现实。
影片通过角色的冲突和演绎,引发观众的思考,不禁让人反思:人究竟可以如何去理解善与恶?
总之,这部影片值得每一位观众细细品味。
即便是那些令人讨厌的角色,也都让人思考了更深刻的课题。
光辉与污秽,善与恶,永远在于选择。
这种选择,恰恰是《哪吒2》中每一个人物所面临的真正命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