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看懂国画如何“造势”,你的艺术欣赏水平就晋级了

一笑墨知 2024-10-28 16:08:47

虽然国画是咱们中国的传统艺术种类,但很多中国人却不懂得欣赏国画,反而是觉得西方写实绘画更容易“看懂”。所以,一笑就斗胆将自己所学,用通俗易懂的话来向各位普及国画知识,让咱们的传统艺术更好的传承下去,也让诸位不至于被一些所谓的“国画大师”、“艺术家”忽悠了。

在开讲前,先问下各位:在观赏中国画时,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有些人画的山水,看起来就像活的一样,仿佛风一吹就能听到树叶沙沙作响,水一流就能感受到清凉湿润?

这里就牵涉到一笑今天要跟大家讲的,一个国画中很重要也很神秘的概念——“势”。

何为“势”?

简单的说,国画中的“势”可以被理解为画面中物象的运动倾向和生命力,是画家通过笔墨传达出的气韵和动感。

想象一下,你站在一幅山水画前,画中有一座大山,巍峨耸立,它不是简单地摆在那里,而是带着一股子“大山堂堂”的气势,仿佛在说:“看,我就是主角!”——这就是“势”的魅力。就像宋代的许道宁在他的《渔父图》里,那座山就是全局的“定海神针”,稳稳地压住了整个画面,而其他元素,比如渔船、江岸人骑,都是围绕这座大山来展开的,有突出,有隐藏,整个画面就像是在讲一个精彩的故事。

许道宁《渔父图》

但光有形状可不够,山还得有“动态”,有“奔腾势”。就像王夫之说的,画山水如果不讲气势,那就跟地理图没啥区别了(原文:咫尺有万里之势,一“势”字宜着眼,若不论势,则缩万里于咫尺直是《广舆记》前一“天下图”耳。)

例如元代的《卢沟运筏图》,画中的桥、水、山峦,以及顺流而下的筏子,无不透露出一种奔腾龙舞的气势,使画面充满了活力和气脉。这种“势”不仅仅是视觉上的冲击,更是心灵上的触动,它让观者仿佛能听到江水的奔腾声,感受到筏子随波逐流的动感。

《卢沟运筏图》

哪怕你不看画,走到大自然中,你同样能感受到”势“的存在。

我国山水画论著《绘事微言》中说:“山自有环抱起伏之势……如跳、如坐、如俯仰、如挂脚”。现代国画家黄宾虹说:“有些两山相迫,如樵夫山径之不让道,其势一变,均有坠崖之险,可见势有奇险之状。”还有“山势两分巫峡雨,江流东压海门潮”,“黄河九曲天边落,华岳三峰马上来。”等等,都是自然景色给人以一种“势”的视觉感。

在国画构图中,“势”体现为画面的动态布局,如“开合争让”、“宾主朝揖”、“纵横交错”等;在绘画过程中,有“气势连贯”一说,就是要求画家在创作过程中保持笔墨气韵连续,一气呵成;在形象表现上,“势”就是画家捕捉到的绘画对象的动态和情感倾向。

对于国画的观赏者来说,“势”能够引导观者的视线和感受,使观者能够在视觉上感受到画面的深远和宽广;“势”还赋予画面以生命力和情感表达,使画面不仅仅是静态的美,更是一种动态的、有节奏的、有生命力的美。画家通过“势”的营造,能够吸引、控制、激动、强化欣赏者的感情思维活动,使观者能够在心理上与画面产生共鸣。

荆浩《匡庐图》

所以,请诸位下次再看中国画时,不妨去观察和感受一下那些“势”的运用。你会发现,原来画里的世界,比现实还要精彩几分呢!

0 阅读:3
一笑墨知

一笑墨知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