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读《金瓶梅词话》第61回之搞笑的赵太医及其他

文一史二ywh 2024-08-24 09:09:32

六神无主的西门庆找来应伯爵商量李瓶儿的病情,正说着,乔大户乔亲家来访。原来是他的外甥崔本(西门庆缎子铺的伙计)回去对他说了李瓶儿的事,因此特意前来探问。

乔大户向西门庆推荐了在清河县门前住的何老人,说是此人大小方脉皆精,医术甚是高明。西门庆说是已经派人去请了赵太医来,等赵太医看了,再请何老人不迟。

乔大户出了个主意,何不干脆将这两人都请来,“教他两个细讲一讲,就论出病源来了。然后下药,无有个不效之理。”乔大户的意思,翻译成我们现在的话,就是让清河县的这两位医学专家前来会诊。

西门庆一听言之在理,便让小厮玳安拿他的拜帖(相当于我们现在的名片)去县前请何老人。

片晌之间,八十一岁的老中医何老人请到了,进门与西门庆、乔大户、应伯爵等人略作寒暄,便请至房中。早有人将李瓶儿扶起,坐在炕上,何老人看了李瓶儿的脉息,出到外边厅上,对西门庆说了李瓶儿的病因:“这位娘子乃是精冲了血管起,然后着了气恼,气与血相搏则血如崩。”

正说着,那位赵太医也请到了。作者兰陵笑笑生对他笔下的,这位人送外号“赵捣鬼”的赵太医,真是极尽讽刺调侃之能事,专有一夫子自道的打油诗将其原形毕露:

我做太医姓赵,门前常有人叫。只会卖杖摇铃,哪有真材实料。

行医不按良方,看脉全凭嘴调。撮药治病无能,下手取积不妙。

头疼须用绳箍,害眼全凭艾醮。心疼定教刀剜,耳聋宜将针掏。

得钱一味胡医,图利不图见效。寻我的少吉多凶,到人家有哭无笑。

众人听了,哈哈大笑。这个韩道国推荐的赵太医也忒不靠谱了。在紧张严肃的气氛中,作者大量地插入这个颇具丑角色彩的赵太医的篇幅,且不说游离于主题之外,似乎也与整个故事的叙述氛围显得极不相容,冲淡了作品的悲剧意味。

赵太医面对西门庆的询问病情,满嘴跑火车,两人的一问一答,着实令人喷饭。最后西门庆实在听不下去了,终于忍无可忍地说出了一句:“这厮俱是胡说”。吩咐手下的小厮将这个“江湖游医”,不,准确地说是“江湖骗子”的赵捣鬼赵太医“与我扠出去”,这出闹剧才堪堪收场。

相比之下,看来还是这住八十多岁的何老人要靠谱些,“老拙到家撮两贴药来。遇缘,若服毕经水少减,胸口稍开,就好用药;只怕下边不止,饮食再不进,就难为矣!”

作为医者的何老人都已经说出“遇缘”之类的话来,不用说,意味着李瓶儿的病势非常严重,已经到了听天由命的份上了。所谓医得了病,医不了命。

此时吴月娘突然想起,之前那个周守备府里来的吴神仙,算到李瓶儿在二十七岁之时有血光之灾。今年恰是李瓶儿整二十七岁,莫不应了他的话,让西门庆赶紧去把那位吴神仙请来,看看李瓶儿是不是犯了什么星宿,好让吴神仙替她禳保禳保。

可惜的是,这边打发人去周守备府一问,说是这位吴神仙本是云游之人,早已离开本地,前往武当山去也。

一切皆是命,半点不由人。奈何!奈何!

本文部分图片来自网络,侵权必删。

0 阅读: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