伪装大师:栎黄枯叶蛾将产下的卵粒拟态成一条毛虫

林海伦的自然观察 2024-11-09 14:36:44

撰文/摄影 林海伦

有道是“眼见为实”,我们通常十分信任自己的眼睛,看到的当然是真实的。但是自然界的生物往往会利用遮眼法来迷惑那些迷信眼睛的Tai们,因此五花八门的保护色和拟态就粉墨登场了。

去年8月我曾在野外遇见一条十分奇特的虫卵带,卵带身上的长毛在不停地飘动,看上去活脱脱就是一条毛虫的样子,便带回来观察。后来从这条卵带中孵化出来许多头部呈红色、身体为黄黑相间条纹的毛毛虫。一看这些长满毒毛的小虫子,都是不讨人欢喜的样子。我就没有再去理会它们,让其在野外自生自灭去了。

栎黄枯叶蛾的一排卵带,身上披挂着会飘动的长毛,就像是一条不会动的毛虫,很让人看不懂

前几天,我在五龙潭景区的蕨与蝶体验馆内捉到4只飞入到室内的栎黄枯叶蛾成虫。雄蛾是通体绿色的,十分漂亮,触角相当发达。其中有一只是雌性的成虫,个体比雄虫明显大一号,翅膀上的绿色成分相对较少,还有显著的黄褐色的斑块,感觉与雄蛾差异极大。

晚上,我将它们放在昆虫展翅板上展好翅膀。后来再去看时,发现雌蛾已经在尾部产下22枚卵粒,形状与去年8月观察到的卵带完全相同。雌虫在临死前还能肌肉控制产卵的动作。这下我终于明白去年看到的像虫子一样的卵带其实就是栎黄枯叶蛾的卵。

栎黄枯叶蛾的雌性成虫,在临死前排出一排卵带,活像一条毛虫

栎黄枯叶蛾的雌性成虫,在临死前排出一排卵带,活像一条毛虫,下方体形较小的是雄性成虫,绿色漂亮的枯叶蛾

栎黄枯叶蛾成虫标本,上方较小的是雄性成虫,下方个体大的是雌性成虫,其腹部是密密的鳞片状毛茸,用于卵粒表面的装饰物

由于其卵带是种拟态效果极好的伪装,我突发奇想,想考考“晓虫”是怎么看的,“晓虫”是个很好用的辨别昆虫种类的小程序。它的识别结果很有趣:闪光苔蛾幼虫的相似度为88%,通常这个数值的相似度已经非常接近真实的种类了,看来“晓虫”真的被蒙骗了。其它离谱的答案还有白斑毒蛾幼虫、斜带环蝶幼虫、澳洲吹绵蚧、蚰蜒科、长足卫蜈蚣、蜉蝣目等等。

然后,我将这个栎黄枯叶蛾的卵带置于显微镜下进行细致的观察。卵的表面粘附有大量浓密的毛茸。这些毛茸就是雌蛾在排出卵的过程中,表面粘性很大的卵自动粘住了母体尾部的鳞片造成的。

再来看雌蛾的腹部,全部是浓密的鳞片覆盖,这些鳞片状的毛茸其实就是为了卵的保护作用而准备的。雄蛾显然就没有这个特征。雌蛾的触角明显较小,而雄蛾的触角是非常发达的,主要是雄蛾要借助发达的触角来捕捉到雌蛾释放的性信息素来与之交尾繁殖后代。

栎黄枯叶蛾雌虫的反面,腹部的鳞片状毛茸特别显著,专门用于卵粒表面作装饰物,触角较细不发达

栎黄枯叶蛾雄虫的反面,腹部较小且毛茸并不多,其羽毛状的触角特别发达,用于捕捉雌虫释放出来的性信息素

雌蛾在排出卵粒的过程中,由于卵的表面具有很强的粘性,卵就会自动将母体上的鳞片粘住,位于腹面的粘住较少的鳞片,而位于背面的卵粒粘住的鳞片明显较多。在显微镜下可以清楚地看到,卵粒表面粘着两种不同类型的鳞片,小鳞片将卵的表面完全覆盖,从背面看几乎看不到卵粒的形状。而大鳞片非常长,远远地伸展开来,当有细微的气流通过时,这种十分轻薄的鳞片就会随风飘动,让人产生一种卵带在蠕动的错觉。

身披长毛的栎黄枯叶蛾的卵带,活脱脱是一条毛虫的样子,22枚卵形成长约3cm的假虫,与普通的毛虫大小粗细相当,真可谓以假乱真

身披长毛的栎黄枯叶蛾的卵带

身披长毛的栎黄枯叶蛾的卵带,活脱脱是一条毛虫的样子,去年见到的是呈一条直线,这次卵带的端部拐弯成幼虫头部的样子,看上去更加逼真了。

将栎黄枯叶蛾的卵带放大可见卵的表面附着有两种类型的鳞片状毛茸,长的鳞片轻薄会飘动,细的毛茸紧贴着卵粒的表面,使其更具隐蔽性。

将栎黄枯叶蛾的卵带放大,可见卵带的背面附着的细毛茸紧贴着卵粒的表面,使卵的表面全部覆盖,几乎看不出卵的形状和轮廓,这样的确更具隐蔽性。

将栎黄枯叶蛾的卵带放大,可见卵带的腹面附着的细毛茸相对较少,仍然能看出卵的形状和轮廓,因为腹面天敌是看不到的。

粘附在卵带表面的鳞片非常长,在有轻微的气流时总能飘动几下,让人有种它是活虫能动的错觉

从卵带上分离下来3个卵粒,鳞片状毛茸是牢牢地粘附在表面的,卵粒的直径约1.5mm,属于比较大的卵粒规格了。

将卵粒表面的鳞片状毛茸全部除尽,卵粒的直径约1.5mm,是无法用镊子将卵粒夹碎的,卵的皮壳特别厚而坚韧

将卵粒表面的鳞片状毛茸全部除尽,是无法用镊子将卵粒夹碎的,卵的皮壳特别厚而坚韧,只能用刀片将其切开,里边有淡黄色浓稠的营养物质。

我想这是种非常独特有创意的保护卵的好方法。卵带要越冬后,在来年的春天才会孵化成幼虫的,成虫则在产下卵后不久就会死亡。从去年8月看到刚刚孵化出幼虫的事例来判断,宁波的栎黄枯叶蛾应该是一年要发生二代的,而据资料记载在我国北方地区每年是只发生一代的。

将球形的卵粒串联成卵带,并覆盖上两种不同类型的鳞毛,使其转化成毒蛾幼虫的样子,这是何等高明的创意啊!

这是2023年8月7日刚刚从卵粒中孵化出来的栎黄枯叶蛾的一龄幼虫,也是浑身长毛的家伙

这是2023年8月7日刚刚从卵粒中孵化出来的栎黄枯叶蛾的一龄幼虫,也是浑身长毛的家伙,黄黑相间的条纹警告天敌自己有毒,是不好惹的主儿。

这是2023年8月7日刚刚从卵粒中孵化出来的栎黄枯叶蛾的一龄幼虫

将卵带上的长毛取下,放大后可见是种典型的鳞翅目身上特有的鳞片,像植物的花瓣一样

将卵带上的长毛取下,放大后可见是种典型的鳞翅目身上特有的鳞片,有的鳞片顶端卷曲呈漏斗状,结构极其精细,这是种质地坚韧的高分子蛋白质。

小鳞片的边缘还有极微细的缘毛

大鳞片的边缘也有极微细的缘毛,可增加其飘动的效果

将鳞片的局部放大后,可见鳞片的结构极其精细

栎黄枯叶蛾的成虫在深秋时节羽化出来,很难想象它们的成虫能越冬,相反,它们在寒冬来临前交尾后将卵产下,以卵的方式越冬则是比较稳妥的办法。宁波十分常见的银杏大蚕蛾也是以卵的方式越冬的。我将卵粒从卵带上分离下来,除去表面的毛茸,直径约1.5mm,这是种规格不小的虫卵。我想用镊子直接夹碎卵粒来看看卵里边的情况,结果失败了。卵的表皮非常坚韧,只好用锋利的刀片将其切开,发现里边有十分浓稠的营养液,这是供卵孵化时的物质保障,以脂肪和蛋白质为主。

我在制作大型蛾子的标本时,都会将其腹中的内脏和卵块取出,不然这些卵在标本的贮藏过程中会走油变质,从而污染了标本。这次因为标本的个体并不是很大,需将腹中的卵取出的步骤给忽略了,雌虫自己将卵排出来,给了我一次认识这种奇特卵带的极好机会,同时也救了这个难得的标本。

我将卵带表面的鳞片放置在高倍显微镜下观察时发现,它们都是具有极其精细构造的鳞片,有的边缘还有很小的缘毛,大鳞片的顶端有的呈漏斗状内卷。这种由高分子蛋白质形成的鳞片质地既轻薄又坚韧,具有很理想的保护卵带顺利越冬的效果。

在这个地球上,每个物种都有自己独特的生存绝技,这让我们看到五彩缤纷的生命世界,总给我们美感和启示。

林海伦 2024年11月8日

作者简介:林海伦,宁波市药品检验所主任中药师,30多年来一直关注研究宁波的乡土动植物资源,发现过大量珍稀物种,并长期致力于科普宣传工作

0 阅读:4

林海伦的自然观察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