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治元年(1644年)十月十九,主持清朝中枢军政要务的摄政王多尔衮以顺治帝的名义命多铎和阿济格同时率军出征,其中阿济格统军准备先攻取陕北,再南下西安,消灭占据西安的农民军大顺政权;而多铎则统率另一路大军向南进军,预备攻克南明弘光政权所据守的南京,平定中原及东南各地。
正当阿济格和多铎率两路大军分头离开京师,按计划向西、向南出发时,农民军大顺政权军队从陕西东渡黄河,进攻河南,并攻克了济源、孟县,围攻怀庆府(府城在沁阳);在京师坐镇的多尔衮接报后,立即命南下的多铎改变了预定进军计划,先出兵援救怀庆府,再西进攻克大顺政权驻守的潼关天险,与西征的阿济格部会攻西安,消灭大顺农民军政权。
十二月十五,多铎率军西进至陕州(河南三门峡以西),然后在灵宝境内击败大顺农民军,随即直趋潼关。顺治二年(1645年)正月十二,多铎率军在潼关击败大顺农民军,同时阿济格所率军队也一路从陕北南下,即将与多铎会师西安。正月十八,清军进入西安,农民军从陕西撤往河南、湖广。二月,在京师接到捷报的多尔衮命阿济格巩固关中,再率军追剿撤退的农民军,命多铎继续执行原定的南征计划,完成平定南明弘光政权的重任。
顺治二年(1645年)二月十四,多铎率军离开陕西开始南征,很快抵达了河南境内;三月初九,清军合围并攻陷归德府,河南的大半州县都被多铎收降。当时,得知多铎出兵后进展迅速的多尔衮喜不自禁,以顺治帝的名义下诏褒奖多铎的功劳,并赐其嵌珠佩刀、镀金鞋带,以示嘉许。
当时,南北两面受敌的大顺农民军首领永昌帝自率残部弃守西安南逃后,一路经蓝田、商州(陕西商县)撤退,转战河南、湖广地区。顺治二年(1645年)五月十七,永昌帝在路经湖广通城县九宫山途中,因率小股侍卫探路,与农民军主力走散,在九宫山的玄帝庙中休息时被当地乡民所击杀,大顺农民军中枢政权至此宣布消亡,大顺军余部四散,后来大多归属于南明各政权,继续与清朝进行不屈不挠的抗争,直至近二十年后,全军覆没于夔东地区。
顺治二年(1645年)四月,多铎率军破陕之后,奉摄政王多尔衮之命转道向东南出征,直指占据江南等地地南明弘光政权。四月二十四,清军攻打江北重镇扬州,次日扬州城破,南明督师、扬州守臣史可法等人壮烈就义;多铎率军占领扬州以后,以不听招降为由,下令屠城,制造了‘扬州十日’。
随后,多铎率领清军渡过长江,攻克京口(江苏镇江)。南京城内的南明弘光帝朱由崧胆战心惊之下,仓惶出逃芜湖。五月十五,南京城内的南明大臣们献城投降,清军入城;五月二十二,弘光帝于逃跑途中被擒获,然后送往多铎营中。
顺治二年(1645年)十月, 多铎在平定江浙等地、设立江南省后,率大军押送南明弘光帝、伪太子、南明诸王等凯旋回到京师;当时,多尔衮亲奉顺治帝迎多铎于南苑,行郊劳之礼;顺治帝还晋封多铎为‘和硕德豫亲王’,赐丰厚赏赐无数。
在晋封多铎为‘和硕德豫亲王’的册文中,顺治帝还褒奖十五叔(多铎是努尔哈赤第十五子,也就是顺治帝的十五叔)‘自定鼎以来,所建功勋,卓越等伦’;与此同时,摄政王多尔衮也因‘平定江南之功’,被顺治帝加尊号为‘皇叔父摄政王’。
顺治三年(1646年)五月,原先降服清朝的蒙古苏尼特部首领腾机思、腾机特等举兵反叛,并投奔漠北喀尔喀部,与清朝敌对;因此顺治帝下诏再命多铎为扬威大将军,与承泽郡王硕塞(清太宗第五子、顺治帝之兄)一起率军出征苏尼特部。
多铎出征后,于、在克鲁伦河之滨集结了诸外藩蒙古的军队,然后分兵追剿腾机思叛贼,大破,十月间得胜回朝。
当初,与多尔衮一起出任‘摄政王’的郑亲王济尔哈朗在顺治元年(1644年)九月随顺治帝进抵京师后,曾被加封为‘信义辅政叔王’(多尔衮则在同时加封为‘叔父摄政王’);不过,济尔哈朗的这一‘加封’实际上确立了多尔衮为唯一的摄政王、自己只为‘辅政王’的地位差别局面。
顺治四年(1647年),因为多铎先后立下数次大功,所以多尔衮便有心提携这个亲弟弟、并逐步削减、降低‘辅政叔王’济尔哈朗的权利地位。当年正月,多尔衮借口郑亲王府的台基尺寸超过了礼仪规定的度,不但罚了济尔哈朗二千两白银,还顺势罢免了济尔哈朗的辅政之位,从此后不再称其为‘辅政叔王’,仅称‘郑亲王’。
顺治四年(1647年)七月,在所有障碍均被清除的前提下,多尔衮以‘皇叔父摄政王’的名义,安排同母弟豫亲王多铎为新一任的辅政王,全称为‘辅政叔德豫亲王’;这意味着原先由济尔哈朗所担任的‘辅政王’之位,被多铎顺利取代。 多铎也因此成为了清朝统治阶级中排名第三位(实际上的第二位)的统治者。
顺治五年(1648年)三月,宗室贝子屯齐(追封庄亲王舒尔哈齐之孙)、尚善等人告发已经失势的郑亲王济尔哈朗(就是多尔衮指使的),说当年先帝(清太宗皇太极)驾崩初丧之时,济尔哈朗明知两黄旗大臣预备谋立肃亲王豪格而不向议政王会议举报,后来在扈从顺治帝入关期间,又擅自命管辖的两蓝旗越过次序立营和前行,数罪议定当为死罪;多尔衮借此兴大狱,将诸多王公勋贵及其后裔子弟下狱论罪;济尔哈朗因此惶惶不可终日,再不复之前‘辅政叔王’的权势地位。
见打击济尔哈朗的目的已经达到,为了团结宗室高层、显示自己的‘宽大仁厚’,多尔衮宣布从轻发落降济尔哈朗,将其降为多罗郡王,并罚银五千两;而另一个政敌肃亲王豪格,则在出征四川得胜归来后,被多尔衮以‘包庇部属、冒领军功、提拔罪人之弟’等罪名下狱、夺爵;当年三月,豪格瘐死在狱中。
但济尔哈朗毕竟与豪格不同(没有不可调和的矛盾),且确实比较有才能;因此,顺治五年(1648年)闰四月,多尔衮便恢复了济尔哈朗的郑亲王王爵,又在九月间加封济尔哈朗为‘定远大将军’,率师南下,征讨占据湖广等地的南明永历政权;实际上,多尔衮此举是将济尔哈朗给遣送出京师,让他长期带兵在外征战,从而不能对清朝中枢的军政事务产生以前那样大的影响力。
济尔哈朗率军出京后,实际执掌清朝中枢军政大权的,就是‘皇叔父摄政王’、睿亲王多尔衮,以及他的亲弟弟、‘辅政叔德豫亲王’、豫亲王多铎这兄弟二人了;而多尔衮和多铎的同母兄、英亲王阿济格,因为才能平庸,且性情暴躁、为人粗鄙,不堪大用,所以一直没有得到多尔衮的重用;阿济格也因为此事和两个同母弟多尔衮、多铎长期以来关系不睦。
顺治五年(1648年)年底,有同母弟多铎的大力协助,又去掉了肃亲王豪格这个大敌,变相放逐了有一定威胁的郑亲王济尔哈朗,‘皇叔父摄政王’多尔衮再进一步,将自己的尊号改为‘皇父摄政王’(就是顺治帝的爹了)。
从这以后,多尔衮的仪仗、卫队、出入座驾、府邸、礼乐等等,全部和顺治帝一个规格,在礼仪排场上和皇帝没有区别(也就是衣服上稍稍差一点意思)。处理政务时,多尔衮也不再有谦恭请示顺治帝的举动,而是擅自称自己的命令为诏旨,令宗室诸王不入朝办理政事,让他们每天在自己的摄政王府门前候命行事。
但多尔衮已经走到了人生的顶峰,可多铎这位高权重的‘辅政叔德豫亲王’位置却并没有坐多久——顺治六年(1649年)三月,当了不到两年‘辅政王’的多铎就因天花之症病薨于京师豫亲王府中,年三十六岁。
多铎还在病重时,之前降清的前明山西大同总兵姜瓖被坐镇大同的英亲王阿济格逼迫而奋起举兵反清(这就是阿济格为人粗暴不仁所造成的后果),山西北部府县都响应起事,对抗清朝统治(即‘大同反正’)。
当时,多尔衮本想派多铎率军出征,但这时的多铎已经病重,无法率军前往山西平定大同之变;无奈之下,多尔衮只得让同母兄英亲王阿济格为主帅,以‘平西大将军’之名领兵征讨姜瓖。
阿济格出兵后,迟迟不能攻克大同、消灭姜瓖所部;多尔衮闻讯后只能自己亲自前往大同督战,监督兄长阿济格作战(可见多尔衮也不是很信任、看重这个同母兄);但多尔衮到达大同城下后不久,多铎病重的消息就接踵传来,多尔衮忧心忡忡,立刻率亲卫侍从赶回京师,留阿济格一人主持攻打大同事宜;回程到居庸关时,多铎薨逝的急报也抵达此处,多尔衮立即换上素服,号哭着骑马奔向京师,为弟弟多铎服丧、致哀。
回到京师后,多尔衮先是到多铎位于东单三条(今协和医院)的‘和硕豫亲王府’中吊唁亡弟、抚恤家眷,然后再向顺治帝上奏,请顺治帝赐封多铎的次子(嫡长子)多尼,以酬其生前之功。
顺治帝从多尔衮之请,在多铎去世后,下诏让其次子、恩封多罗郡王多尼承袭其父之王爵,仍称‘和硕豫亲王’,而多铎包括第五子多尔博在内的其余诸子,均各有赏赐。多铎的身后之地,则被安排京师东城之外的大北窑区(也就是今天的北京国贸大厦)。
顺治六年(1649年)六月,多铎去世后三个月,还在率军围攻大同的阿济格写信给弟弟、皇父摄政王多尔衮,明目张胆地为自己讨要更高的权力地位,信中说:
“已逝辅政豫王(指多铎)的儿子功劳小,不当如此优异之位;郑亲王乃叔父之子,亦不当称叔王(郑亲王济尔哈朗是舒尔哈齐之子,和顺治帝已经隔了一层);请以我为叔王,以助摄政王安定天下。”(阿济格这是赤裸裸的伸手要权了。)
当然,多尔衮也没惯着阿济格,对这个一向贪婪粗暴、才能低下的同母兄,‘皇父摄政王’毫不客气地‘下诏’大骂,历数他以往种种妄行越权之事,还有擅权任免官爵等罪,将阿济格的罪行交议政王会议议处。
当时,议政王会议向多尔衮提出削阿济格王爵、废为庶人,多尔衮思虑再三,还是以其为自己的同母亲兄、不好过于降罪,于是出面赦免阿济格之罪,但严令他不得妄预中枢军政事务,及私下交接汉官,然后严令阿济格必须在两月之内攻克大同,否则加前罪一并重罚。
八月,在多尔衮的严令之下,灰头土脸的阿济格与宗室贝子巩阿岱率军再征大同;当月二十八,起兵九个月的姜瓖因弹尽粮绝、无法坚持,被私下联络降清的部将杨振威发动兵变杀了全家,献大同城与阿济格。此后阿济格率军进城,毁坏了大同城墙,制造‘大同之屠’才退兵还师。
顺治七年(1650年)正月,率军出征湖广的郑亲王济尔哈朗在攻克湘潭、辰州、宝庆、靖州、衡州,向南进至广西全州、向西进至贵州黎平及乌撒土司辖区,打败南明永历政权湖广多处守将后得胜回京。
虽然心里不待见这个堂兄弟,但毕竟是打了胜仗,所以多尔衮还是装作很开心的样子,亲自郊迎济尔哈朗得胜归来,并以顺治帝的名义赐济尔哈朗金二百两、银二万两,以为酬功。
而接下来的故事,就是多尔衮从‘皇父摄政王’这至高无上的位置上猛然跌落的全过程了;下一篇文章继续为大家讲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