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俄罗斯联邦安全会议秘书绍伊古访问中国珠海航展,并且对中国的装备十分感兴趣,那么,绍伊古此行,到底是想要买什么呢?
如今产能和创新都严重不足的俄罗斯军工,还有机会回暖吗?
其实,绍伊古这次来,并不是想要买某种武器的,而是想要看看中国军工目前的研究方向,看看俄罗斯是否能抄作业。
从俄乌战争以来,俄罗斯的经济受到了严重的影响,因此俄罗斯军工体系长期处于投资和生产不足的状态。这直接导致了其军工产品的更新换代缓慢,部分关键设备的生产能力严重不足。
以航空工业为例,尽管俄罗斯拥有先进的战斗机设计技术,但由于生产线老旧、资金匮乏等问题,其战斗机的生产速度和规模都受到了极大的限制。
2023年一整年,俄罗斯交付了12架苏-57,比2022年的产量提升了一倍,并且还有其他零星的各类战机交付,例如苏-30SM2等。
从这里,其实我们也能明显的发现问题,那就是最新的苏-57,俄罗斯虽然实现了产能翻倍,但是,如今的俄罗斯可是战争时期。
其他那些战斗机,全都是上世纪的产物,有些甚至是苏联的遗产,用的估计也都是之前的老旧生产线。
因此,俄军工看似美好,但实际上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
不仅是空军,俄军的坦克、装甲车产能也严重不足,如果不是之前苏联留下的家底太多,可能都要入不敷出。
军工其实是一个比较神奇的产业,经济发展作用于军事力量发展,拥有一定的滞后性,一般要10年甚至更久,经济发展才能作用于军工发展。
就像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经济发展突飞猛进,但各种技术需要大量的时间和金钱研发,因此我军军工的技术大爆发,是从2012年开始,一直持续至今的。
但是,经济衰退,却会直接作用于军工产业之上,直接导致的结果就是产能不足,几乎没有创新能力。
俄军工目前面临的,正是经济衰退带来的种种问题,除了苏-57之外,俄罗斯已经多少年没搞出过大动作了?
中国近些年来的珠海航展,可谓是一年一个样,每年都有各种黑科技。
反观俄罗斯,这个曾经军工甚至压了美国一头的超级大国,现在却萎靡不振。
当然,俄罗斯军工是有救的,俄军工的优势,在于目前仍处在优势的核潜艇技术,以及起步极早,底蕴极深的重工业。
俄乌战争一旦结束,俄罗斯全面缓过气来,俄罗斯的军工同样也会回暖。
对于绍伊古来说,这次很有可能,是对俄军工未来做一个大致的规划,看看中国在搞什么,等俄罗斯有钱了也可以搞。
而且,俄罗斯的产能衰退,是经济导致的,重工业实力还在那摆着,完全可以和中国合作,中国出技术,俄罗斯出工业。
当然,这也只是一种设想,毕竟世界局势怎么发展,谁又能真的看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