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军》七个遗漏细节,林帅发言被忽略,美军大溃败没拍全

我就是个码字的 2023-10-14 00:20:31

一个问题,有些重大历史题材电影 ,是不是可以考虑不使用商业模式?

国产的《大决战》和国外的《莫斯科保卫战》都不是商业电影,虽然效率看起来不是很高,成本也比较大,但这些巨片都是精心制作可以传世的经典。

商业电影要考虑的东西比较多,其中一个就是院线需求,为了观众的观影体验,一般商业电影的时长都要精心控制,这就导致电影内容有时候不会很全面,尤其是时间跨度比较长的历史题材电影。

本文要说的就是《志愿军:雄兵出击》,从商业电影角度看,该片的制作已经相当精良且很有诚意,但从传世经典角度衡量,这部电影遗漏了不少历史细节,有些细节也没有那么深刻,很难成为历史级佳作。

一、林帅的关键发言

《志愿军》拍出了抗美援朝的艰难决策,这一点是非常值得称赞的,当时国内反对出兵的人不占少数,可惜的是,《志愿军》忽略了两个重要人物的反对意见。

一个人物是当时的东北局高书记,他认为要打的话也应该是苏联主打,如果苏联都不敢打,我们也不打。

另一个是内定的志愿军司令林帅(原定粟大将,但他病倒了),首批入朝的志愿军大部分是四野主力,连美军的情报部门一开始也以为志愿军司令是林帅。

林帅的反对意见比较务实,那就是军事差距比较大很难打赢,这符合他谨慎用兵的特点。另外,林帅在决定出兵后还提了另外一个意见,派兵出去但不参战。

林帅是内定的志愿军司令,高书记是后勤负责人,他们俩的反对意见至关重要,也代表了当时相当多一部分人的看法,可惜这两人的发言在电影里没有拍出来,只用一位军工专家的发言代表了。

二、斯大林的态度

斯大林不愿苏联直接出兵,他希望我国出兵苏联支援空军和武器,毕竟当时没有制空权的话,基本的后勤都没法保障。

但是,当我国决定出兵,彭总和高书记都已经就位时,斯大林又反悔了,他决定暂时不出动苏联空军,这让我们非常被动,甚至一度动摇了出兵的决策,彭高二人连夜被召回来再进行商议,我们几十万部队都出动了,他们连几百个飞行员都不舍得。

商讨后的结果还是出兵,哪怕没有苏联空军支援也要出兵,当斯大林接到我们“参战利益极大,不参战损害极大”的电报后,他被感动了然后决定出动空军。

虽然苏联同意出动空军但又限定了空军的出击范围,但斯大林态度的反复最终还是没有影响我国出兵参战的决心。

《志愿军》拍出了斯大林不想出动空军的细节,没有拍中间的多次反复,可能是为了篇幅考虑,可以理解。

三、总参作战室

《志愿军》让人惊喜的一个地方就是拍了总参几位关键人物,林永健饰演的总参谋长聂帅相似度很高,贾冰饰演的军委作战部部长“胖子将军”李涛可谓神形兼备。

辛柏青饰演的李默尹是一个虚构人物,很多人以为他的原型是总参作战室的雷英夫,但根据后续剧情看应该不是,他只是一个贯穿全片的线索人物。

在朝鲜战争进行过程中的1950年8月23日,总参作战室根据战场态势和潮汐规律将麦克阿瑟指挥美军大规模登陆朝鲜的地点和时间进行了精准预测:仁川,9月15日上午6时或下午19时,上午可能性更大。

这个预测情报及时送给了朝鲜但没有引起重视,9月15日上午6时30分,美军开始全面登陆仁川,将朝鲜人民军战线拦腰切断。

《志愿军》没拍这个历史细节多少让人觉得有些可惜。

四、彭总入朝

志愿军入朝之前,由于朝鲜人民军兵败如山倒,战场态势非常复杂,不知道哪里有敌人,不知道哪里有人民军,也不知道哪里能当战场,两眼一抹黑。

为了尽快联系到金首相搞清楚战场态势,彭总只带了两名警卫一个参谋以及一辆电台车先于大军入朝,由于道路拥挤电台车还掉队了,也就是说彭总身边只有三个人,他们一路上和多股美韩军擦肩而过,历经波折还是找到了金首相,

彭总作为几十万志愿军的“侦察兵”提前入朝,了解到了第一手的战场资料,迅速确定了第一次战役的部署,虽然非常冒险,但这种大无畏的精神值得后世敬仰。

《志愿军》将遇险的戏份拍到了李默尹带领的电台车,彭总入朝的戏份较少,这是一个让人感到有点儿遗憾的地方。

五、云山之战

抗美援朝第一次战役有两个亮点,第一个就是40军邓岳118师的首战两水洞,纪念意义非常重大,这一天也被定为抗美援朝纪念日。

电影《志愿军》修改了一个细节,由于韩军突然到来,邓岳没穿棉裤穿着单裤冲了出去,后来以讹传讹成了“光着腚冲出去”,电影给改成了补裤子。

第一次战役最重要的战斗发生在云山,39军打的,对手是美国王牌军骑一师,结果39军打出了一个“王牌打败王牌”,胜利的意义不亚于118师首战,证明了志愿军有能力和美军最强部队硬碰硬而且还能战而胜之。

可惜,云山之战在电影《志愿军》里只拍了一个名字。

六、松骨峰三连

电影《志愿军》重点描写了38军113师穿插三所里和龙源里的过程和战斗,十四个小时跑七十多公里路以及三所里龙源里阻击战的激烈程度都是重头戏。

影片最重点的战斗场面则发生在著名的松骨峰,主要刻画的是38军112师335团1营3连的战斗。

问题来了,112师的部队怎么跑到113师附近了?这里就有一个“335团神兵天降”的故事。

335团在一次战役后期担负了飞虎山阻击任务,完成任务后他们就近归40军指挥,团长范天恩认为40军肯定不愿意让他们冲锋“吃肉”,而是会把335团放在后面当预备队“看戏”,所以他想归建。

偏巧335团的电台坏了,接不到任何命令,范天恩干脆带领全团赶往38军的攻击目标德川,路上他们又从韩军俘虏口中得知38军正在攻击嘎日岭,他们又接着跑。

38军命令112师布防松骨峰,但当时112师没有预备队了,师长杨大易准备让后勤人员临时装备起来前往松骨峰。正巧335团在路上捡到一部美军电台和112师取得了联系,杨大易以为335团还在百里之外就没当回事,结果一问得知335团已经神兵天降赶到了战场,干脆让他们去了松骨峰。

这个细节非常有戏剧性,充满了积极的巧合,如果拍在电影里也许会很有意思,也能表现我军战士主动求战的高涨士气,可惜也许是篇幅有限没拍上。

七、美军大溃败

电影《志愿军》将二次战役一直拍到了松骨峰阻击战之后,12月1日美军放弃辎重装备翻山越岭溃退,然后画面直接跳到了12月6日志愿军收复平壤。

实际上,这几天的战斗同样非常关键,美国第八集团军突围后沿着公路向南逃窜,麦克阿瑟在12月3日被迫下令美军退回三八线布防,志愿军展开了追击,美军一路狂奔三百公里,上演了“美国历史上路程最长的退却”(美国务卿艾奇逊)

这一场美军大溃败让战线从鸭绿江清川江一路推进到三八线附近,从此之后双方来回拉锯再也没有大的变化,可谓一战定乾坤。

很可惜,这一场美军大溃败在《志愿军》里也只有寥寥几个镜头,没拍全。

综合来看,《志愿军》从商业电影角度看肯定没有什么问题,主题鲜明重点突出,可惜就是商业电影有商业电影的规律和规则,没法将那段历史中的所有闪光点都收入电影之中,多少有那么一些遗憾吧。

2 阅读:365

我就是个码字的

简介:相声曲艺科普,怀旧影视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