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飙》播完半年,观众仍对高启强的“咖啡干嚼不加糖”念念不忘,安欣却成了记忆里的模糊符号。这种“配角碾压主角”的现象已成常态:《甄嬛传》里跋扈的华妃靠“一丈红”封神,《隐秘的角落》张东升的“爬山梗”血洗热搜,连《三十而已》最出圈的也是手撕绿茶的全职太太顾佳。观众对配角的偏爱,恰恰揭开了当下剧作的三大隐疾。
主角往往被困在“完美模板”里——大女主必须独立清醒,霸总注定专一深情,这种悬浮人设反而让角色失去生命力。反观配角却能展现人性灰度:《知否》里蠢萌的王大娘子、《人民的名义》里“背锅侠”李达康,正是那些自私、懦弱或偏执的特质,让他们成了观众心中的“互联网嘴替”。当流量明星扎堆演主角时,实力派却在配角位疯狂输出:《扫黑风暴》里王志飞捏着紫砂壶谈笑间定人生死,一个眼神就吊打主角的正义光环。
更深层的,是观众对“普通人困境”的共鸣。996社畜看到《理想之城》里背黑锅的吴红玫,比看苏筱开挂逆袭更有代入感;被生活磋磨的中年人,更能理解《父母爱情》里江德华的委屈而非主角的浪漫。配角身上的瑕疵与挣扎,恰恰照见了现实世界的粗粝模样。当编剧忙着给主角叠buff时,观众早已用脚投票,把真正的人性高光投向了那些“不完美”的配角。
下次写剧本时,或许该把配角的创作自由分点给主角——毕竟好故事里,本不该有工具人。你在哪部剧里为配角意难平过?评论区聊聊!